不同麻醉方法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不同麻醉方法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吴一帆

吴一帆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就不同麻醉方法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展开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时间段入我院接受分娩的孕妇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全身麻醉,对照组使用椎管内麻醉,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1minApgar评分(8.71±0.65)、5minApgar评分(9.27±0.43)相较于对照组(8.51±0.66)、(9.33±0.45)无明显差距,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全身麻醉还是椎管内麻醉对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影响,临床选取适宜麻醉方法应当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麻醉方法;新生儿;Apgar评分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191-02

产科临床麻醉指南中常规麻醉方法为椎管内麻醉,倘若产妇出现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情况,临床医务人员、产妇以及家属则会顾虑全麻会新生儿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对全麻心生忌惮[1]。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时间段入我院接受分娩的孕妇100例,初步了解不同麻醉方法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不同麻醉方法对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现进行下述探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时间段入我院接受分娩的孕妇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年龄范围25~37岁,平均年龄(28.3±2.4)岁;平均孕周(39.3±1.4)周;ASAI级32例,ASAII级18例。对照组中,年龄范围24~39岁,平均年龄(27.9±2.6)岁;平均孕周(39.1±1.3)周;ASAI级31例,ASAII级19例。两组受检人员年龄、孕周、ASA评级以及其他健康指标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具备研究对比价值。

1.2方法

两组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均接受静脉通道构建,迅速输液,并对其心电图、血压计血样饱和度等展开严密观测。观察组使用全身麻醉,即产妇在得到快速麻醉诱导之后,依次对其进行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瑞芬太尼1ug/kg以及阿曲库铵1mg/kg,同时产妇接受气管插管。围术期对产妇持续泵入丙泊酚5~6mg/(kg?h)。带新生儿分娩后,给予产妇芬太尼5~6μg/kg、咪唑安定0.05mg/kg。对照组使用椎管内麻醉,即选取产妇L3~4间隙穿刺点,消毒完毕后开展腰麻穿刺,在脑脊液显露之后注射0.5%布比卡因1.5ml于蛛网膜下腔,并保证把麻醉平面调节至T6~8。

1.3观察指标

两组100例受检患者不同临床护理后,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根据医院新生儿出生情况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1minApgar评分、5minApgar评分)进行观察对比,将各项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于调查表中,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2]。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3.0软件包开展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计量数据对比应用t值检验,计数数据应用χ2值检验,将P<0.05表示数据对比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距

观察组1minApgar评分(8.71±0.65)、5minApgar评分(9.27±0.43)相较于对照组(8.51±0.66)、(9.33±0.45)无明显差距,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x-±s)

*

3.讨论

剖宫产应用于消除产科临床难产、并发症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现如今临床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然后剖宫产对麻醉方法有着十分高的要求[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1minApgar评分(8.71±0.65)、5minApgar评分(9.27±0.43)相较于对照组(8.51±0.66)、(9.33±0.45)无明显差距,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认为,经两组Apgar评分相比较,能够有效鉴别新生儿是否存在缺氧、抑制等不良反应[4]。全身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表现为麻醉药物可抑制新生儿机体酸碱平衡及呼吸,因而要提升对麻醉药物选择的重视度,一方面要衡量麻醉深度,防止麻醉过浅造成应激反映,另一方面要权衡药物本身对产妇、新生儿造成影响[5]。椎管内麻醉是把局麻药注射进蛛网膜下腔,局麻药经脑脊液对机体脊神经根及脊神经节直接产生作用。鉴于此,椎管内麻醉有着较好的的阻滞效果,分别有较好的感觉阻滞、较好的运动阻滞以及较好的自主神经纤维阻滞,此外除去有着较好的镇痛效果外,肌松同样也令人满意[6],对胎儿无直接的抑制作用。

总而言之,无论全身麻醉还是椎管内麻醉对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影响,临床选取何种麻醉方法应当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蒋奕红,熊威威,姚军等.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1,24(2):150-153.

[2]CharlesSAlgert,JenniferRBowen,WarwickBGiles,etal.Regionalblockversusgeneralanaesthesiaforcaesareansectionandneonataloutcomes:apopulation-basedstudy[J].BMCmedicine,2009,7(4):20.

[3]于永群,黄洁莲.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5):305-306.

[4]王杏调.剖宫产不同麻醉方法对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4(27):1576-1578.

[5]刘鹏,刘红阁.全麻药物在剖宫产中的应用体会[J].中原医刊,2006,33(2):43

[6]潘国秋.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