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康复护理饶敏

/ 2

骨质疏松的康复护理饶敏

饶敏

饶敏(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康复中心四川成都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310-0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组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或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主要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据统计,80岁以上的老人半数以上都患有OP,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OP所引发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6例,男性32例,女性64例;年龄51岁~88岁,其中1例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2例,住院日17~66d,除5例采取手术治疗外,均采取保守治疗。

2.影响因素分析

2.1种族,性别,年龄,体型,体重因素有研究发现[1],种族是骨密度的另一决定因素。黑人妇女骨密度高于白人,此差异可能与青春期激素的变化有关。当骨骼发育完全时,女性的骨密度比男性低15%,骨质低30%,骨质丢失在女性表现为以骨吸收减少为特征,而在男性则以骨质形成减少为特征,所以男性发生率低于女性。

2.2低骨密度,骨强度下降老年人体内的成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相对减少,而破骨相对增多,导致骨的总量减少,同时骨内小梁变薄导致骨结构改变,骨强度下降。据相关文献报道,骨密度每下降一个标准差,OP概率增加1到3倍。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有机质和无机质也会减少,最终导致OP的发生[2]。

2.3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偏食习性,大量长期饮酒,吸烟,碳酸饮料的摄入,缺乏运动及日光照射,钙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均能使骨量降低,发生OP。

2.4其它因素失重状态或长期卧床,制动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肝素等抗凝药或利尿剂都被证实是OP发生的危险因素。

3.康复护理

3.1药物治疗的护理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大致分为三类:①促骨矿化剂如碳酸钙,维生素D等,口服钙剂每日1.0~1.5g,连续服用1年。服用期间,应注意不可与绿叶蔬菜同福,增加饮水量,防止泌尿系统结石或便秘。②抗骨吸收剂如降钙素,雌激素,降钙素不能口服,可肌内或肌肉注射,使用期间要观察有无低血钙。雌激素使用者,应定期检查,防止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③促骨形成剂如氟化钠及合成类固醇,服用此类药最佳时间为晨起空腹时,服药后大量饮水,半小时内禁饮食,禁平卧,注意有无消化道反应。药物治疗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来说,OP的药物治疗3~6个月为1个疗程,可视病情的轻重,连续治疗1~3个疗程。

3.2功能训练护理

3.2.1呼吸运动在运动时,指导进行正确深呼吸练习,可适当减轻紧张感。

3.2.2被动关节活动维持训练每种运动各3~5次,手法轻柔,力度适中,避免引起疼痛,速度缓慢有节奏。

3.2.3静力性体位训练坐或立位时应伸直腰背,收缩腰肌和臀部肌肉,增加腹压,吸气时扩胸伸背,收下颌和向前压肩,坐直背靠椅;卧位时应平卧,低枕,尽量使背部伸直,坚持睡硬板床。

3.2.4运动骨折患者均应在复位,固定的前提下进行运动治疗,运动强度应由小到大,以防发生运动损伤,适当的运动可对成骨细胞产生刺激,防止骨质的丢失,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运动,让病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慢慢开始,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强度。

3.3体位护理

产生剧烈疼痛时病人应卧床休息,仰卧时应在双下肢下垫一软枕(高度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以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侧卧位时应使腰椎在同一水平线上(可在腰后垫一枕头),下肢保持稍屈髋、屈膝。俯卧位时则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对于合并骨折的病人,应按照骨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卧位方法,疼痛减轻后应戴柔软的背部支架下床活动,忌跑,跳,久站等运动,以免发生意外骨折。股骨骨折者注意将两下肢置于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或旋转。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卧床期间,应协助患者进行轴向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3]

3.4康复治疗

可通过低频脉冲波、中频脉冲波、超短波、运动疗法等,以缓解肌肉痉挛、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磁疗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今年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3.5日常生活护理

多在太阳光下活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通过皮肤合成维生素D,调节钙的代谢。保持正确姿势,不要弯腰驼背,不要经常采取同一姿势,以免增加骨骼负担,年龄越大应避免从事太激烈的运动或负重,防止碰伤,跌倒等。

3.6饮食护理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摄入钙800mg,中老年人为1000mg,适量进食蛋白质,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如乳类或乳制品,大豆及豆制品,绿叶蔬菜,水果,蛋黄,虾皮,黑芝麻等,减少钠盐的摄入,少吃腌制食物[4]少饮含磷多的饮料,减少或避免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也可以采用钙剂或钙强化食物来补钙。

3.7预防意外发生

可采用Morse评分表判断是否为跌倒高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适当改造老年人生活环境,去除家庭和周边环境的障碍,以防止跌倒或坠床的发生。

3.8心理护理

由于OP病程较长,疗效较慢,多种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心理改变,如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护理过程中,加强对病人生活上的支持,主动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积极调动病人的内在潜力,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同时在功能锻炼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心理护理并非独立于其他治疗护理之外,而是自始至终融入病人的长期、规律的康复治疗和各项护理操作中

4.小结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的一组内分泌疾病。中国城乡居民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自身生活及社交能力下降,给家庭,社会带来经济和生活上的沉重负担。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从年轻时就应该注意坚持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掉不良嗜好,保持正确的站坐卧位,降低OP的发生。对于已发生OP的患者,我们应进行全方面的护理,提高患者自身的保健能力和生活,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及社会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CummingsSR,BatesD,BlackDM.Clinicaluseofbonedensitometry:scientificreview[J].JAMA2002,288(15):1889.

[2]陈丽.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求医问药,2012年第10卷第7期.

[3]王丽娇,宋彩萍,肖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12月第25卷第24期.

[4]邹再莉,王居笃,廖玉梅.骨质疏松的康复护理.内蒙古中医药,1006-0979(2012)08-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