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印刷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业操作的差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浅析高校印刷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业操作的差异

陈毓秀韦一文周庭宝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1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50

摘要:我国由原来只有少数高校开设有印刷专业,但随着印刷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有不少高校也开设了印刷专业,使得印刷人才在数量上有了一定的保证,但在技术上的人才却远远达不到印刷行业实际操作的要求。

关键词:印刷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操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印刷行业也随其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印刷领域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使印刷业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急需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良好的技能型人才。但从各髙校印刷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他们的培养模式目前还一直停留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停滞不前,导致岀现印刷技术人才能力低下,直接影响了我国印刷行业未来的发展,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适应不了印刷行业的新发展。

1目前印刷行业实际操作及发展现况

1.1印前数字网络化

在十多年前印刷企业的印前晒版是通过晒菲林再晒印版然后手工冲洗印刷等多道复杂而又烦锁的工序来进行,需要操作的人员也很多,容易浪费人力物力。现在印前晒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别是印前流程技术和工艺实现了印前晒版数字网络,使得从排版到最后晒成印版只需要一个人在电脑上操作就能完成,不仅使得印前图文信息内容处理速度得到提高而且实现全部的数字化处理,使得印前流程控制也逐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印刷计算机集成管理,形成印前数字网络化。

1.2印刷多色高效化

以往印刷企业大多用单色机进行印刷,而且印刷幅面也不大每天只能印一万多的印刷品,耗费人力、物力资源大,现在采取四色打开、八色打开甚至是更多颜色和幅面更大的印刷机印刷速度也提高到十多万印次每天甚至是更髙速度,操作也更方便快捷。

1.3印后自动化

印刷厂在印后加工这一方面由原来的人力操作向自动化转变,例如一个彩盒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模切,以前都是半自动模切机需要大量的人力,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是使用全自动模切,使彩盒从模切到除废一步完成,实现了在印后加工广一块的自动化,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高校印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高校印刷教育课程与实际工业操作脱节

由于师资和实训设备的缺乏,高校对印刷教育基本采取裁减课程的课时,特别是实训课程,使理论知识讲授多于实践操作,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并未使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基本与企业用工操作脱节。而在理论课程上用的课本绝大这部分内容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编辑的,未能跟上印刷行业目前发展而更新,这样使得高校印刷教育课程与实际工业操作脱节更进一步的脱节。

2.2高校实训设施匮乏残旧

我国开设了印刷专业的高校大部分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缺乏资金、实训场地和机械设备残旧,使实训课程难以实行。因为印刷技术这个专业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而且价格高,而绝大多数开设印刷专业的高校难以能够获得国家教育资金支持,特别是私立高校。从而使得绝大多数高校只能向印刷厂购买那些将被弃用的印刷设备来对学生开展印刷实训课,虽然实训课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采购的设备都是比较落后的,有些功能未必是完整的,这样使得学生学不到印刷行业现行的新技术。

2.3缺乏技术型和经验型的教师

目前很多印刷专业的老师对于在印刷行业的实际工作很少,对于行业里的新技术,新机器,新管理经营模式更是少了解。更说不是上有技术和经验型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时只能根据他们在校学习的课本知识和经验来培养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就更少而且跟不上印刷行业新技术、技能发展的脚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对专业失去兴趣,实习或者找工作时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2.4课程内容的安排不合理

在髙校中课程的内容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教学中都是以软件的操作理论和基本使用为主,而对专业的排版和设计的功能极少提及。这样对学生毕业后工作时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造成学生应该社会竞争力低下。

3对高校印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建议

3.1与印刷企业建立合作交流的友好关系

高校的印刷职业教育受传统理论教育的影响,使印刷专业的学生的实践与印刷企业的实际生产工作产生了严重的脱节,这种局面的改变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去改变。高校应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关系,学校应定期安排老师和学生到印刷企业里去顶岗实习和交流。

3.2加强印刷实训室的建设

一方面国家应该进一向印刷类专业的提供教育资金的帮助,因为印刷业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之一,印刷教育的好坏关乎国庆家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髙校也应该注重印刷职业教育的合理地增加实训场地和购买相应实训设备,加强印刷实训室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3加强印刷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在国内髙校中对于老师的要求都有学历限制,需要硕士学历以上,而这些髙学历的教师大部分都缺少印刷操作技能的的经验,而那些只有大专或者中专学历在印刷企业里工作的技师型工作者却拥有髙超的操作技能、经验和掌握到目前印刷企业的各种新技能和工作程序。髙校应摒弃这种学历观,应积极引进有髙超操作技能和经验的技师型教师,加强印刷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3.4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印刷专业教育普遍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印刷企业需要的人才,印刷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制定明确的、灵活的、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全方位地就业,以促进印刷行业的发展。

4结语

印刷行业作为一个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殊行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之一,然而我国高校印刷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业操作的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另一方也体现了髙校印刷教育需要改革的必要性。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升高校印刷职业教育的方向和质量,从而减少与印刷企业实际工业操作的差异。这样才能真正地发展好髙校印刷职业教育,推动印刷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慕风.从印刷发展需要谈印刷教育[J].出版与印刷,1990,01

[2]张步堂.从印刷技术发展探讨印刷人才的培养[J].出版与印刷,1990,01

[3]韦一文.广东省印刷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