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分析

赵建业

山西康伟集团孟子峪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503

摘要: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开采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安全问题和当地环境的保护问题,如果一味追求煤炭开采速度,只重视了经济效益,那么很容易导致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问题,对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中国的煤炭开采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开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煤矿地质灾害事故发生频率也在上涨。针对这一现象,需要政府部门重视地质灾害治理,充分认识到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和预防措施,避免地质灾害发生。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防治

近年来煤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煤矿灾害也随之发生得更加频繁,煤矿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给煤矿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煤矿地质灾害成为重大危害之一,受到广泛关注。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开采过程中人们过于注重开采,而忽视安全问题,不正确开采手段引起地质灾害。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成为当前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

1.1群发性

所谓群发性,是指煤矿地质灾害通常不是孤立的,会引起连锁反应。由于煤矿的不合理开采,经常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遇到顶板灾害、塌陷灾害等。同时,灾害的发生通常在某一时段形成灾害群,例如煤矿的塌陷灾害,会引起煤矿顶板灾害与煤矿充水,进一步扩大灾害范围。此外,煤矿地质灾害还有衍生性特点,当地质灾害发生时,表示采煤工程破坏了地质环境的平衡,从而影响一系列有联系的灾害链,例如地面塌陷会引起顶板事故、地裂缝可能导致地表径流的改道,从而导致矿井水害。此外,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还会引起附近水体污染,使有害元素进入农作物,破坏附近自然生态平衡。

1.2不可避免性

地质灾害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做好防范措施,才能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受到当地区域性构造条件、岩层组合的影响。因此要注意加强煤矿周围地质的勘察,并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不良影响。

2诱发煤矿地质灾害的原因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诱发煤矿地质灾害的原因有很多。煤矿开采工人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认真按照规范进行,或在工作过程中忽视安全工作,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尤其是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会导致煤矿周围的地应力也不断增大,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导致出现大面积冒顶,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岩爆等煤矿地质灾害。而很多煤矿出于对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操作上的规范性,甚至在采煤过程中只采富煤,放弃质量较差的贫煤,这样的做法也给后续的开采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中国有些煤矿开采技术差,早期是由农民开采,由于技术的不规范性给后续的开采业留下安全隐患。有的煤矿在开采过后不及时回填,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料不按规定排放,这些都是日后引发煤矿地质灾害的重大隐患。

3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3.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教育力度

各个地区的政府都要重视煤矿开采安全,加强当地煤矿企业的地质灾害宣传力度,提升煤矿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重视程度,养成忧患意识,充分发挥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规范煤矿企业的煤炭资源开采工作,杜绝过度开采、肆意开采行为的出现。只有从政府到煤矿企业都具备较高的忧患意识,才能引起施工中高层管理和基层职工的施工安全重视,从根本上降低煤矿地质灾害的出现频率,提升煤炭资源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处于煤矿地质灾害的频发地带,一定要及时做好灾害预测工作,按照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来规范施工,尽可能降低煤炭资源挖掘过程中的危险性。

3.2制定合理的防治计划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煤矿开采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法规,并严格执行。在开采前必须对开采地区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分析,明确开采地区的地质结构。同时开采地区的确定应避开人口密集区域,尽量选择地质比较稳定的区域进行开采。在开采过程中,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将地质环境保护放到首要位置,时刻注意对地质环境问题的预防,通过合理的开采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在煤矿开采的初始阶段,很多煤矿开采技术比较落后,缺乏科学的指导工作,开采方式比较传统。传统的开采技术虽然比较好掌握,但是陈旧的理念往往会造成相关管理人员轻视矿工的生命安全,对环境保护更是没有概念,这也是煤矿造成严重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开采计划,更新开采技术的科学新理念。同时,科学的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最大程度上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3提高煤矿开采技术和效率

当前中国技术水平虽然不足以解决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地质灾害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技术防御,如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地层漏水及矿坑产生的水,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在某些条件作用下形成水灾,可以选用采掘工程和合适的矿井模型进行防治;对于一些易自燃煤矿的开采,要选用合理的开采技术,使煤矿开采更安全;矿压容易使矿体破裂或冒顶现象发生,而采用合适的开采技术,并对开采区进行合理布局,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合适的开采技术可有效防治地质危害的发生,所以相关的人员应该加强对开采技术的研究,提高煤矿开采技术和效率。

3.4完善通风系统降低事故发生

煤矿开采中通风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及时检查出瓦斯等气体,在事故严重之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防治更大灾害的发生。完善通风系统的建立,要求矿区中实现资源的共享,一旦某个系统发生问题,其他系统也可及时获得信息,使各个部门在最快时间内做好应急预案,降低事故发生,同时提高煤矿地区的安全系数。

综上所述,针对煤矿地质灾害频发的现象,应对开采地区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科学方案,在开采前做好防护准备。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减少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从而保证煤矿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成东,王传兵.煤矿地质灾害特点与防治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5):7+11.

[2]王鹏举.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4):27+29.

[3]李海波.煤矿地质灾害特点与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2):6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