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隋银华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乳山寨镇卫生院264508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54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然后采集新生儿血液,用ELIS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若存在反应,2周后复查。结果:2周后重新采血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低于0.03U/mL。结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会让少部分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反应呈弱性,并不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表面抗原;检测

乙型肝炎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现阶段,临床对于乙型肝炎的治疗尚未研发出特效药,故而疫苗接种,成为了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1]。从1992年开始,我国对新生儿进行免疫接种,通过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很好的控制住了乙型肝炎的传播。我国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扩大国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要求人人尽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通常根据0、1、6个月方式施行[2]。近两年临床实践发现,有些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之后,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反应呈弱性,而检测父母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呈非反应性,本文特此分析了此现象。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观察的对象为54例新生儿,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其中男性观察对象29例,女性观察对象25例,日龄1-21d,平均(12.2±1.9)d。检测新生儿感染性标志物,针对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结果呈弱反应性的新生儿,2周后再一次采血复查。经确认,其父母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为非反应性。

1.2方法

1.2.1检验试剂与检验仪器

选择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以及相关配套试剂,由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所提供,定量检测样本。RT-3100洗板机、RT-6100酶标仪由深圳雷杜公司所提供,万泰试剂,定性检测样本。

1.2.1检验方法

新生儿出生7d内,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检查,通过化学发光法对样本实施定量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呈弱反应性,以每分钟12000r转速,进行10min的离心后,再复检。与此同时,进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严格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严格判断检测结果。定性分析结果呈阳性的判定标准为>界定值(cutoff),定量分析结果呈阳性的判定标准为>0.03U/mL。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用卡方检验[n(%)]计数资料差异;用t检验(x±s)计量资料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文54例新生儿观察对象,均在出生后1周内进行血清检验,结果表现为单一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若反应性,测定结果为0.08-0.30U/m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一致,2周之后再一次采血复查,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实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结果呈阴性,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为<0.03U/mL。

3.讨论

现阶段,我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主要以重组酵母类型的乙型肝炎疫苗为主。此种类型的疫苗中,包含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亚单位,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构建分子生物学,克隆于啤酒酵母中,对重组酵母进行培养,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亚单位[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中并没有病毒遗传物质,所以不会致病,也不会引起感染,但是免疫原性得到了良好的保留,即促使机体生成保护性抗体[4]。少部分新生儿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之后,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现为若反应性,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有可能会引起干扰反应,但是干扰程度轻微且时间短暂。

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在2008版《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中提出,我国乙型病毒感染比较高发、流行,乙型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逐步呈攀升趋势,在人口总数中慢性乙肝者大约占比1.6%左右[5]。本文通过试验检测,结果发现,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之后,短时间可在循环中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0.08-0.30U/mL,呈低滴度,而且持续时间比较短暂,7-14d左右就会慢慢减低,并逐步降低到正常范围。临床对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时,最好规避这一时间段。若是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结果呈弱反应性,也应当谨慎对待,做好复查,在检测报告单上,详细标注“已复查,建议定期测定或者是检测乙肝病毒”,与医师及时沟通,掌握父母血清标志物检验情况,动态随访患者,进一步确认。

于2周后复查,结果虽然呈阴性,但还是要继续监测,就算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也还是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放松。要想继续保持良好的结果,就需要患者、医生的共同努力,在日后生活中,注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禁止抽烟喝酒、忌高铜、高蛋白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乙肝复发几率就会大大减低。

【参考文献】

[1]罗建宏.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在预防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8(17):31+33.

[2]尹加忠.新生儿第一次乙肝疫苗注射后3~6d产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调查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7):132-133.

[3]武疆鸿,张英.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测定结果影响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20):2992-2993.

[4]刘华,王颖智,沈云岳,等.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5,30(11):1107-1112.

[5]王爱芹.坊子区0~14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况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6):4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