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装配流水线信息化处理的设计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家电装配流水线信息化处理的设计研讨

刘文洪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11

摘要:在我国家电行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当前很多家电企业在装配流水线信息化处理与设计的过程时,不能保证流水线的合理设计与完善,严重影响整体工作效果。因此,应完善整体工作体系与模式,提升信息化工作质量,为其生产管理和企业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家电装配流水线;信息化处理;设计

对于家电装配流水线而言,在信息化处理的过程中,应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提升信息化设计工作效果,结合家电行业生产特点,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优化整体工作模式与体系,达到预期的信息化处理目的。

1家电装配流水线设计现状

1.1设计问题分析

当前,在家电装配产品生产过程中,具有大批量、多品种的特点,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可按照流水线装配处理要求,结合生产节拍与工艺特点进行处理,但是,由于工艺的变动较少,不能在短时间之内进行合理的装配处理,无法使用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式进行整机测试处理,在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中,没有针对监管节奏与物料进行合理的管理,未能实时化的开展管理工作,一些库存与制品会导致流动资金出现严重的占用现象,不利于开展零配件与元器件的合理设计与处理,难以使用合理的生产与管理方式开展工作。一方面,不利于针对材料编号进行管理,家电产品的结构较为复杂,物料的种类很多,都是使用手工操作的方法开展编号处理,很容易出现缺号或是漏号的现象,不能保证整体工作准确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未能针对产品设计进行合理的变更管理,经常会受到生命周期的影响,不能保证设计管理工作效果。且产品设计工作较为繁琐,对客户的需求已经呈现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能保证工作效果。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订单的数量很多,经常会出现跟踪困难的现象,很容易出现交货进度延迟的现象,不利于进行详细的管理与协调,无法使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协调。

1.2设计现状分析

在车间生产工作中,灵活性与流动性较高,需针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首先,在独立车间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局部功能划分的现象,在分工明确的情况下,应进行科学的协调与控制。然而,在设计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功能与布局方面的问题,不能进行科学的处理,严重影响整体设计工作效果。在日常设计工作中,未能科学开展设备的管理工作,无法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体系与模式,严重影响整体工作效果,甚至会发生协议问题,不能保证整体工作效果。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意想图,在科学研究与分析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模式,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发展与创新[1]。

图1

(三)装配流程的设计现状

在装配流程设计工作中,应进行合理的创新,结合产品的装配简易处理机制。在装配流程设计工作中,可针对订单进行处理,创建分类与分工处理机制,在合理装配与检测的情况下,进行记录与反馈,形成良好的工作体系[2]。

2家电装配流水线信息化处理设计措施

在信息化设计工作中,需针对基本模式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各方面的分析方式,提升工作效果。

2.1基本信息化模式的设计

在基本信息化模式实际设计工作中,应针对EPR模式进行合理的开发,创建接口与数据库系统,在订单任务处理的情况下,使用本地逻辑方式开展处理工作,在信息化技术方式的支持下,提升各方面工作效率与质量,优化工作方式与体系,提升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效果,全面考虑流水线的设计特点,提升工作质量与水平,更好的进行信息反馈与数据处理[3]。

2.2科学开展本地逻辑的设计工作

在本地逻辑设计的过程中,应编制完善的工作方案,开展程序逻辑模块的处理工作,提升逻辑管理工作效果,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对于本地的逻辑基本模块而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总结丰富经验,利用合理方式开展设计活动[4]。例如:在本地逻辑设计过程中,应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在本地逻辑设计的时候,结合网络信息系统与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保证整体设计工作符合要求,在提升本地逻辑设计软件水平与硬件质量的基础上,增强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2.3信息的合理获取

在流水线信息化处理的过程中,应针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在合理下达任务的情况下,科学进行数据库信息的检测,提升信息搜集工作效果。在日常工作中需提升螺丝的安装准确性,保证工序安装的合理性,保证监测工作符合要求。在信息处理工作与交换工作中,需完善装配工作的独立性,提升各类设计系统的应用效果,保证信息化工作效果[5]。对于信息获取而言,就是在系统运行期间,应创建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针对流水线进行合理的研究,明确其中的数据库系统应用特点,搜集各类数据信息,在数据的应用之下,提升网络系统的应用效果,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

2.4科学开展传输网络的设计工作

在传输网络设计工作中,应制定完善的流水线改革与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网络传输工作效果。一方面,在传输网络系统设计工作中,应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另一方面,在设计工作中,应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作效果[6]。同时,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应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总结丰富经验,加大信息技术与传输技术的应用力度,在网络传输中,提升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确保符合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增强管理效果。

结语:

在家电装配流水线信息化设计工作中,应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促进流水线信息化设计工作的良好发展。针对各方面工作制度与规范进行创新改革,提升信息化工作质量与水平,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生产力水平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汪可,张书琦,李金忠,等.基于灰度图像分解的局部放电特征提取与优化[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8(5):25-34.

[2]郑堃,周林,张前进,等.数字控制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及参数优化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8(8):1802-1813.

[3]苏玉刚,谢诗云,唐春森,等.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的恒压型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18(8):1685-1695.

[4]贾晋,赖志达,王瑞妙,等.共模电流扫描法在汽车电子部件电磁辐射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8(8):1674-1684.

[5]蔡杰,周雒维,彭英舟,等.一种IGBT模块端口等效耦合热阻抗的离散化方波提取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8(7):1440-1449.

[6]廖瑞金,冯大伟,邓帮飞,等.绝缘油中抗氧化剂DBPC对油纸绝缘老化速率及糠醛生成特性影响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8(7):1652-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