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单体设备运维成本费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3

电网单体设备运维成本费用研究

张纬高尚兵董苏郭碧翔

(国网阜阳供电公司安徽阜阳230051)

内容摘要:某供电公司变电设备2013-2017年运维费用总体上呈现前三年高、后两年显著降低的特点,平均单体运维费用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智能化设备投运以及对于大额运维费用的有效控制。公司今后应该继续加强制度建设、维护云平台构建和特别大的主变压器检修控制等方面加强管理,既要保障公司安全稳定运行,又使得公司运维费用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单体设备;运维费用;非经常项目

一.引言

关于包括变电站在内的输变电单体设备运维成本费用归集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徐宛容、余钟民、刘艺贺等(2010)从输变电运维成本成因进行研究,将运维分为人工、材料和机械等几项内容进行分析运维成本的构成,通过运维成本费用实际工序和标准工序的比较来分析输变电运维成本费用的合理性,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是对于运维服务外包或者通过招标来进行输变电单体设备运维是失效的,因为要从提供运维服务的外部公司拿到相关数据确属不易。

许满库(2011)注意到传统成本费用管理模式下,变电站单体设备运维成本费用相关数据只能通过平均方法获得,无法准确地计量和归集,从而不利于有效控制变电站单体运维成本费用。于是提出变电站单体设备在基建、大修和技改、运行维护、物资出库等各个阶段要严格记录对应单体设备,以便数据归集准确、记录清楚,为变电站单体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研究奠定真实的数据基础。这种方法理论上完全没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难免在成本费用归集方面存在主观判断而可能会导致数据失真。

二.某供电公司变电设备运维费用状况

(一)公司变电设备的总体状况

2009年,某供电公司共管理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8座(其中,500千伏变电所1座,22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变电站21座),10千伏及以上线路总长2.2万公里,变电总容量3783兆伏安(MVA),供电服务营业网点152个。

随着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用电需求的增长,又新建变电站和扩容了变电总容量,同时输电线路也增长了。截至2014年,?共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6座(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5座、110千伏变电站41座),变电总容量11920兆伏安。10千伏公变2.54万台,配变容量424万千伏安,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2.3万公里。

(二)公司变电设备运维费用纵向状况

首先,从公司运维费用总体纵向进行研究,观察公司变电运维费用的发展规律以从整体上预测未来的运维费用状况。

1.某供电公司最近五年运维费用状

从公司最近5年运维费用来看,2014年运维费用和2013年相比,增幅3.17%。而到了2016年公司总体运费费用又呈现较为显著的下降,降幅高达65.78%。2017年运维费用再次上升,增幅高达45.10%。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公司运维费用可能因为某些异常或非经常性事项而导致运维费用不会处于一个均衡或者稳定状态,表现出某些年份运维费用因非经常事项的发生突然上升、而另外一些年份没有非经常事项又呈现急剧下降的特点。

2.扣除非经常事项后的运维费用

本研究项目定义变电运维费用较高并且不经常发生的事项为非经常事项,符合非经常事项的运维项目有两个标准:首先,单体设备运维费用超过15万元;其次,没有连续3年发生。上面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把该项目称为非经常事项,把因该非经常事项而导致的费用称之为非经常事项的运维费用,简称为非经常运维费用。

之所以提出非经常事项这个概念,是因为处理运维费用数据的需要。由于供电公司变电站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功能特点,因为设备运维周期、不可避免或者无法预测的事项所导致的损害而引起的巨额运维费用会导致本年度的运维总费用畸高。这引起本年度运维费用异常而不具有分析意义,因此为了分析正常年份应该发生的变电运维费用以预测未来运维费用,剔除非经常事项后的运维费用。

从表2可以看出,单体运维费用超出15万元的非经常运维费用占2013年、2017年运维总费用比例较高,而其它年份占比较小。扣除非经常运维费用后的变电运维费用和变电运维费用趋势基本一致,只是在2017年有所背离,并且从(2)/(1)结果来看,即扣除非经常运维费用后的运维费用除以运维总费用结果来看,这说明除了2017年外,其它四年发生的正常运维费用主导了运维总费用的趋势,而非经常运维费用并没有成为主导运维总费用的主要力量。公司变电设备运行正常,没有发生导致运维费用过度异常的生产经营事故。

3.某供电公司扣除非经常事项后的运维费用最近5年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马鞍形状

从图2可以看出,某供电公司变电设备运维费用呈现典型的马鞍形状,即从2013年起,运维费用起点处于较低水平,2014年上升较快,达到最高,2015年基本和2014年持平,增幅较小,2016年迅速下降到较低位置,2017年持续下降。整体看近似于马鞍形状。

某供电公司变电设备最近5年扣除非经常事项后的运维费用为什么会呈现马鞍形状呢?

最可能的原因是设备运维周期。2014、2015年某供电公司变电设备进入集中维护保养期所导致的运维费用较高,2015年之后,由于前期的保养使得公司变电设备在2016年、2017年不需要再进行相同的保养而导致运维费用急速下降。这样2013-2017年公司运维费用就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分布特点。

4.公司最近5年变电单体设备运维费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某供电公司最近5年变电单体平均运维费用显然是个有用的信息。对于功能性单体设备来讲,为了恢复其功能而进行的维护费用长期来看,因为人工工资增加、维修零件物价上涨等因素应该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但是通过表3可以看出,公司单体设备运维费用不但没有上升,而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三.某供电公司变电单体设备运维费用现状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是公司变电设备运维总费用下降的首要原因

变电站既要满足全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又要控制、甚至降低变电站的运维费用,要达到这种结果,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公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控制变电设备运维费用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是否能够防范故意创造不需要的维修项目、过度维修、维修不足等现象。

故意创造不需要的维修项目只能导致运维费用上升而又不能使变电站的单体设备功能提升,这种情况常常是在内外勾结的情况发生的,这意味着腐败、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本来5年一次维护的项目,现在提高的一年维护一次,这是典型的过度维修;而第三种情况是在维修费用发生的情况下,故意维修不到位、维修存在瑕疵等。

为什么某供电公司2013-2017年前3年变电站运维费用较高、而后2年运维费用处于较低水平,这可能首先得益于公司内部制度的完善来杜绝故意创造不需要的维修项目、过度维修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也使得维修不足的项目难以结项。公司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完善,使得最近两年变电设备维护费用大幅度下降。

(二)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改造为变电设备运维费用下降奠定技术基础

近年来公司先后实施了输变电信息化、ERP、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变电站智能巡检、运营监测“量价费损”,这些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改造不但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而且也有效显著降低了输变电的运维费用。原来通过人工抽检、巡检、检测等日常维护,现在通过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变电站智能巡检等手段可以代替,减少了人工工时,而且效率大幅度的提高,这为变电设备运维费用近两年大幅度下降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变压器的技术垄断导致变压器的运维费用较高

变压器作为变电设备的核心部件,结构复杂、技术标准较高、价值较高,可能只有生产厂家才能提供,这就为变压器生产厂家进行日常维修技术垄断提供了可能。垄断造成维护费用较高,这一点通过变压器工厂化修理较高的修理费用得到验证。有关数据统计,运维费用达到50万元以上的修理基本上都是主变压器工厂化检修,2013年主变压器工厂化检修甚至高达145万元。公司必须加强变电设备非经常项目管理,特别是要有效管理运维费用超过50万元以上的非经常项目,这样才能促使变电设备运维费用有效降低。

四.某供电公司控制变电单体运维费用的经验

(一)严格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招标责任制度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阜阳变电设备安全运行、控制运维费用的基础,根据国家电网要求建设严格内部控制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执行。

对于新建项目,如果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最低管理目标的要求,公司应该在设计、招投标、建设过程监督、验收、运行维护、维修、报废处理等诸多环节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杜绝新项目领导指定、内定、权钱交易、内外勾结、形式主义等现象,实现既要电网安全运行,又有效降低变电设备运维费用和LCC。

对于老项目,由于没有实施LCC管理,日常运行维护需要进行招标来实施维护。招标过程不能走过场、走形式,要根据投标企业历史维护记录和本次投标标准来进行严格筛选,加强维护过程监督,避免维护不足现象。

(二)加强智慧型变电设备建设,使得降低日常运维费用在技术上可行

公司已经投资建设了输变电信息化、ERP、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变电站智能巡检、运营监测“量价费损”,有效降低了最近两年变电设备的运维费用。但是公司似乎在维护检修过程方面还缺少相关数据积累,可以通过构建维护检修云平台来积累维护检修数据,为以后维护检修时间、招标对象的确定、验收等方面进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签订变压器运维服务的长期协议,计提主变压器运维基金

针对变电设备的核心部件主变压器维修费用较高问题,可以根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要求,和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使得“变电企业变压器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工厂化检修+报废清理”等成本费用之和最小。

由于主变压器维护费用较高,可以通过计提主变压器运维基金的形式来积累主变压器运维准备,一方面可以通过计提准备事先预留资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计提准备平滑公司利润,避免主变压器在维修年份和不维修年份利润的波动。

五.总结

综上所述,某供电公司变电设备运维费用虽然最近2016-2017年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但是通过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继续完善、智慧运维项目的实施和对于大额运维费用重点监控和提前计提准备,可以使得公司运维费用进一步下降。

论文创新之处可能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提出了非正常项目运维费用的概念,目的在于重点监测较大的运维费用;(2)运维存在的三种问题:创造出不需要的运维项目、过度运维、运维不足,目的在于公司要重点监控运维过程,强化验收,使得运维资金较高效率的使用;(3)设计了维护检修云平台的搭建框架,目的在于监测运维过程,为验收提供数据标准,同时为以后运维选择供应商提供决策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黎明,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变电设备维修决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2.徐宛容、余钟民、刘艺贺,输电网设备运维定额归集方法初探(Z),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委员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2010;

3.许满库,创新成本管理模式、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J),会计之友,2011-12-25;

4.孙贤,电力公司成本效益精细化管理模型及实践(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