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建筑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的管理

李丽珊

高州市高茗工程造价事务所5252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投资决策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现简单介绍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并就建筑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提出了几大控制要点。

关键词:建筑;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围绕项目建设所形成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各项决策,对项目投资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都有着决定性影响,是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要实现对项目建设投资的最终控制目标,必须把好“入口关”,也就是首先要做好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监控。

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简介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的投资,分析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编制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财务分析,考察建设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等。具体内容如下:

2建筑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要点分析

2.1分析影响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1)确定建设项目的合理建设规模

建设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小,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生产规模大,有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容易造成产品积压,经济效益变低。

只有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才能保证工程投资的合理性,保证拟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水平

建设标准的作用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对控制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和指导工程建设活动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建设标准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其标准或指标的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设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人员等,具体内容应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而定。

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原则合理的建设标准能使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幅度降低,因此,建设标准水平确定得合理与否十分关键。若标建设准定得过高,不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超越社会财力、物力的实际承受能力,势必导致建设投资的不合理增加和资金的浪费;建设标准定得过低,又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而降低社会效益。所以,在具体制定建设标准时,应认真、准确地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和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标准水平。

(3)建设地区选择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拟建工程项目所在建设地区的选择时,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应当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应当服从国家基本建设统一规划布局的要求:三是应当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具体应当根据市场的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资源、能源、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条件,从较广泛的地理范围内选择拟建项目的建设地区。

建设地区选择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建设地区选择时,从投资控制角度出发,应当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

首先,应该靠近原料、能源和消费地的原则。对于工业建设项目来说,宜靠近原料、能源和消费地选址。这样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就能够避免原科、能源、成品的远途运输,减少运营费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产品价格优势。工业建设项目靠近原料、能源和消费地选址,可以缩短原料、能源和生产产品的运输距离,减少流通时间,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有利于综合信息反馈。及时词整产品结构、生产管理和经营。

在实际进行工业建设项目选址时,由于原料地、能源地和消费地自然分布的客观差异,“靠近”的原则往往不可能同时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不同项目各自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取舍。例如,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失重比例大的工业建设项目。像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矿产品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建设项目,应首先选择靠近原料产地作为建设项目选址;对技术密集型建设项目。应当在工业和科技力量雄厚而且集中、协作和配套条件完备,信息灵通的大中城市选址。

其次,工业规模适当聚集的原则工业规模适当聚集,是指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基本建设中,通过总体规划和工业布局的逐步实现,将一系列的工、矿企业以及能源、交通运输设施等,聚集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基地和城镇,以利于形成“集聚效益”。这种“集聚效益”的具体表现:相关企业集中配置,便于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对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能够充分利用。也便于发展提高、技术革新和开发新产品,有利于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企业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在节约投资和提高效益的前提下统一建设完整、配套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为充分发挥企业现代化生产能力和效率提供基础条件。

(4)材料设备与技术工艺

选择设备考虑的因素很多,有技术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设备的选用应该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国产或进口一些技术资料就可仿制的材料设备,达到降低产品成本、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还可以促进我国建筑机械产业的发展。但要注意引进国外设备的配套性,要保证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等都可以顺利进行。

在工艺方面。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先进性二是适用性,工艺的先进性可以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以及效率,保证建筑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要。适用性是保证在节约成本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工艺,以期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2.2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造价文件,它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的组成部分,投资估算对于项目的决策及投资的成败十分重要。编制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时,应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国家有关规定和估算指标等,以估算编制时的价格进行编制,并应按照有关规定,合理地预测估算编制后至竣工期间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动态因素的变化对投资的影响,打足建设投资,确保投资估算的编制质量。

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认真收集整理各种建设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的实际造价资料,不能生搬硬套工程造价数据,要结合时间、物价及现场条件和装备水平等因素做出充分的调查研究;提高造价专业人员和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合理估算工程预备费,对引进设备和技术项目要考虑每年的价格浮动和外汇折算变化等。

2.3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经济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目的经济分析是指以建设工程项目和技术方案为对象的经济方面的研究。它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工程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其主要内容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和投资效益进行分析。进行项目经济评价就是在项目决策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价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经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内投入产出等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作出全面的经济评价,提出投资决策的经济依据,确定最佳投资方案。

3结语

总之,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审计单位等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共同努力、恪守职责,尤其是加强前期阶段的主动控制,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建设的总投资,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4:23~24.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1~32.

[3]何汝彩.工程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J].广东建材,2000(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