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胡宏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生命生命胡宏伟

胡宏伟杜海霞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小学教务副主任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小学教学副校长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条课标要求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理解、体会;学习水平是:理解、了解;学习内容是:词句的意思和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前提条件是:能联系上下文。

第二条要求上半部分体现的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把握;学习水平是:了解;学习内容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半部分体现的是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体会;学习水平:经历;学习内容是: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生命”这个专题编写,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它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通过三个小故事从不同的方面来谈对生命的认识,展示了生命的意义。学习本文,要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能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充分理解作者对生命热爱、尊重、珍惜的人生观,辅助之后文章阅读方法的运用和思想的提升。

学情分析:

优势: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渐渐地会开始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关生命的话题是学生渴望了解的,进行生命的思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同时,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对学习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劣势: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对生命意义的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并抓关键词句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作者的人生观。

课标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较少,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预设时间2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19课《生命生命》,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问什么?学生质疑,老师梳理: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怎样的?应当怎样对待生命?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做题目?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感悟,去思考。

【点评:质疑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引思质疑(预设时间5分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三个事例?2、学生交流。

【点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感悟文本的空间,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三、合作探究(预设时间20分钟)

1、作者对生命进行了怎样的思考?默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

2、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糟蹋”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怎样叫白白糟蹋?怎样叫好好使用?

3、谁能用书中的话来告诉大家,当飞蛾受到威胁时,它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出示品读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1)读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飞蛾动作的词“挣扎、鼓动”,体会飞蛾保护自己,渴望生命的强烈欲望。(2)想象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3)出示动画,让学生观察想象,如果飞蛾会说话,此时此刻,它会说什么?(4)再读,读出感情。

4、香瓜子又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读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5、刚才,我们都静听了自己的心跳,为什么一次小小的心跳也能引起作者深深的思考呢?

6、选择自己喜欢的或心灵受到触动的句子,背下来。

7、走进杏林子,感悟她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态度。

杏林子这样说了,她是这样做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杏林子,看看她是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出示杏林子的图片及资料,师介绍。

【点评:抓住重点词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深刻地体会到了飞蛾对生命的珍视与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生朗读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杏林子的生平资料,让学生充分理解杏林子及生活中的人们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

四、归纳拓展(预设时间10分钟)

1、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课文中“有限的生命”什么意思?“无限的价值”指什么?对于作者来说怎样让自己的生命活得“光彩有力”?(作者顽强的与病魔抗争,著书四十余部,成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又是如何对待生命的?播放图片、名人名言、视频,教师介绍。

【点评:在学生朗读理解的基础上,播放图片、视频,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感受生命就是这样短暂,这样可贵,我们都应该珍惜生命,让它更加光彩有力。】

五、巩固练习(预设时间3分钟)

1、其实,社会生活中也有很多能引发我们思考“生命”这一话题的人或事,谁能来说说?

2、小结:你打算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文章可以结束,课堂也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点评:在课文结尾处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他们在感受生命的同时,学会珍爱生命。】

板书设计:19.生命生命

动物:灯下飞蛾的跃动

生命是什么植物:冲破硬壳的香瓜子珍惜生命

人类:心脏的跳动

总体点评:

一、注重朗读,在共鸣中积累。“书读万遍,其义自见。”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反复品读重点的语句,并体会如何珍惜生命。

二、教学中结合学生自己对大自然中的生命及身边的人事的感悟进行深入学习。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逐步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

三、适当运用资料,加以拓展。由于学生在课前搜索并整理了资料,让他们通过名人故事(如文中的杏林子,外国的保尔、海伦凯勒等人物)感受珍惜生命就会活出光彩;并通过自己整理并背诵的名人名言,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真谛。这篇课文对四年级的学生有点难,不是难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上,而是理解重点句子。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积累又相对较少。如何让学生从文中普通的事物中感悟生命的含义,体会杏林子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命运不幸的不屈。让这两个“生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胡老师解决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