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游戏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融入游戏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马忠良

马忠良新疆农八师石河子133团第一中学832064

摘要:为了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将体育游戏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本文就将对体育游戏的作用和具体开展办法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希望对广大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师游戏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我国的教育已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其中也包括了体育教育的重大变革。以往的体育教学以完成课程任务为指标,学生在体育课上机械反复地练习考试项目,如长跑、跳远、铅球等等。在这样枯燥乏味的体育课上学生不仅身心疲惫,而且丧失了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融入游戏教学内容就是一些体育老师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将游戏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而且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游戏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从而提升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本文就将对体育课堂中融入游戏内容的作用和引进游戏的方法、要点做一个较为详细的阐述。

一、融入游戏教学的作用

融入到体育教学课堂当中的游戏可以简称为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因其特有的丰富性内容和趣味性活动能够为传统的体育课堂增彩添色。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对于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具体来说,传统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堂上学生大多是敷衍了事,注意力十分分散,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但是在体育课堂当中穿插一些游戏,寓教于乐,体育课堂的氛围就会完全不同。体育游戏的开展刺激了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游戏当中,以往的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一扫而空,每个学生都尽情放松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让学生对往后的体育课堂都充满了期待。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训练中,难免有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教师通过增加训练强度的方式希望学生掌握,但是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对这些有较高难度的动作产生了畏惧和排斥心理。此时如果体育教师有意识地融入游戏内容,将所教学的内容融入到体育游戏当中,通过游戏的开展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和排斥心理,熟知这一体育动作,然后教师在游戏的基础上适当讲解和训练,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掌握这一课程内容。

二、融入游戏教学的过程

有些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体育游戏的重要性,但是粗暴生硬地在体育课中插入一些所谓的游戏不仅不能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此如何将游戏自然地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一般来说,教学阶段不同,体育游戏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在每节课伊始,学生往往都不能迅速投入状态。此时教师适当开展一些体育游戏就可以迅速组织好学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进入良好的课堂状态。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教师可以安排报数游戏,将全体同学分成若干组,开展报数竞赛,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报数最慢的小组可以安排他们搬运体育器材作为一个小小的惩罚。适当奖惩对学生来说也具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在正式体育教学当中,体育游戏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应当注意的是,针对不用的训练项目,也应当有各自不同的针对性体育游戏。例如针对短跑体育项目,有些同学对起跑口令的反应较慢,教师就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贴膏药”、“喊号追人”等类似的体育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而在体育课结束之前,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恢复一个较为安静放松的状态。此时就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较为轻松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尽快恢复身体状态。此时的体育游戏不同于训练过程中的游戏,应当更加注重轻松感和幽默度,使学生从之前紧张的课堂状态中放松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做做放松操,在做放松操的过程中,让学生达到一个较为平衡的身体状态。

三、融入游戏教学的要点

教师对于体育游戏的态度不应当是可有可无,而是应该把他放到一个教学内容当中,因此应当慎重选择和开展体育游戏。对体育游戏的选择上应当格外注意其针对性,游戏的目的应当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因此不能随意选择一些无关紧要的游戏,必须安排一些和教学内容、教材紧密相关的游戏。甚至为了提高紧密程度,教师可以适当改变一些游戏规则,使游戏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其次,在游戏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纪律性和组织性,如果无法保证学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在游戏中就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师可以对违反规则和纪律的同学做一些适当的处罚,以保证组织整体的纪律性和安全性。但是笔者认为,最好的惩罚就是让其看着同学做游戏,这样效果最好,见效最快。

总之,实践已经表明,融入游戏内容对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都能通过游戏充分调动起来。只要体育教师正确认识体育游戏的作用,合理开展体育游戏,保证游戏的针对性和纪律性,就一定能使体育游戏成为体育教学中有效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娟游戏、游戏精神与体育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2]吕致远试论游戏精神[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韩剑华发展体育文化,弘扬游戏精神——中学体育现状初探[J].价值工程,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