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厂成本管理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炼铁厂成本管理实践

王建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质量决定企业的生命,成本决定企业的寿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钢铁行业得到飞速发展,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并没有形成突出的代表企业或者龙头企业。钢铁工程发展的重要环节就是成本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使用与经济效益。因此,文章结合实践研究了钢铁厂成本预算以及动态控制问题,阐述了炼铁厂成本构成以及控制方法,希望对钢铁企业的成本预算和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炼铁厂成本管理实践

引言::近年来随着环保形势日益严峻,全国钢铁厂对环保整改的投入日益增加,甚至到达吨铁近180元,这无疑对钢铁厂成本管控提出更严格要求。在金融危机时代经济长期发展的影响下,成本优势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铁前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利润空间极度缩小的钢铁行业,成本控制已经成为钢铁企业必须重要的问题。现阶段,对钢铁厂铁前成本控制实践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文章基于流程管理的炼铁厂成本预算和动态控制进行分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炼铁厂铁前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

首先,传统上我们经常将钢铁厂成本控制放在炼钢、轧钢等后道工序,忽视了对铁前成本的控制。铁前成本控制是直接影响钢铁厂成本的主要因素。铁前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工作,从本质上说管理并不容易,在成本控制管理实践中会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项目建设具有一次性、周期长等特点,事前工程计价以及成本预算很难全面、客观反应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与环境,更无法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走向与内在发展规律。我国炼铁厂项目建设每年投资达200亿元以上,从项目的决策阶段到竣工验收阶段,都对应着一定的工程成本控制问题,导致了项目投标时与实际施工时的市场环境产生很大的波动,也就是说预算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过于弹性的预算在成本上会影响着炼铁厂的经济效益。

同时,由于铁前成本控制管理方式与理念的落后,在炼铁厂建设初期虽然做了预算,并对市场风险、材料价格波动等多种情况作出大概预测,也在预算中留有余地,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时效性,各项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利用与管理好资金是炼铁厂发展重要的内容,加强铁前成本控制可以为相关建设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再者,炼铁厂超估算、超预算以及超结算现象严重。铁前成本控制管理是炼铁厂投资规模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其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炼铁厂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由于设计工作便存在诸多问题,在经营过程中又因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加之工程结构极其复杂,建设周期长,从而导致的不确定因素错综复杂,为炼铁厂造价管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二、炼铁厂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首先,加强内部生产操作管理,科学合理编制预结算。炼铁厂生产要想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在初步设计进行之前,管理者应该对设计单位、产品设备厂家以及设备选用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察与调研。还需要确保高炉高产、稳定的进行,如果高炉不能长期稳定运行,喷煤富氧就不能正常实施,原材料与动力消耗必然上升,针对生产区域有个详细的了解【3】。一是按时间顺序从框算到精算的过程;二是从项目性质上分为标准项目和特殊项目进行预算。炼铁厂立项阶段一直是工程控制的重点问题,如果不重视不仅会导致成本整体失控,从而大大降低炼铁厂投资效益。每个炼铁厂建筑项目都具有唯一性,都需要根据每个建筑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探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相应措施,增强炼铁厂的预算管理能力。同时加强对特殊项目投入力度,减少大量成本预测时间与精力,随时了解与掌握材料、机械设备以及人工的市场发展趋势。然后对拟建所在地进行详细勘察和深入调查当地的交通量状况、经济发展以及周围环境等,防止因为预测问题超出实际成本,并且对技术经济进行全面论证与分析,在形成科学合理的数据基础之上,再制定路线走向方案、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

其次,生产组织上的优化,做好成本分析。结合炼铁厂自身的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对生产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组织设计完成后,应保证铁前成本控制所采用的预算定额和实际生产定额相互协调统一,炼铁厂相关审核机构对设计文件与项目进行全面审查,深入了解炼铁厂各工序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财务人员配合生产统计人员改变工作方法,依照周、月、季度对原燃料、备品备件等主要消耗进行盘库、核算,形成书面分析报告上报相关管理部门审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并规定调整期限,后期进行跟踪检查落实情况。并且应建立责任到个人制度,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完善的制度可以实现对成本的动态管理,将企业的各种资源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在月末对生铁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本月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分析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导致,重点是针对本月完成不好的要制定改进措施并要有具体改善目标、明确到个人并与个人绩效进行挂钩,最终下个月成本计划执行上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待下月铁水成本出来之后跟踪上月改进措施落实效果,并对相关责任人落实绩效奖惩,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与效用,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成本意识和管理水平,确保成本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再次,建立健全铁前成本控制制度,把控好原材料以及产品的质量关。在经过决策确定之后,设计就成为了铁前成本控制的关键,对于炼铁厂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都在知道材料是炼铁厂生产与发展必备要素之一,主要指的是炼铁厂所使用的一切材料,其费用几乎占据整个发展与经营的70%左右,也就说只要对材料进行合理造价控制,必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表明,当前大部分企业并不重视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数据表示设计阶段影响铁前成本控制的程度占据着60%。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对炼铁厂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或者进行详实的研究,在平面设计中对地形、地质以及周围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编制铁前成本控制预算的时候防止出现漏项或是缺项等问题,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度以及生产的产品与机械质量进行严格审查,通过多方对比与调查,采购性价比最高的材料与机械设备。同时,还需要将铁前成本控制的各种信息纳入到炼铁厂知识库中,形成科学数据信息,为后续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人工效率,严格控制工程变革和合理确定工程变更单价,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最终将铁前成本控制管理费用降下来,从多个方面对铁前成本控制进行严格管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成本管理直接关系着炼铁厂生产的质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是增强炼铁厂竞争力和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科学的造价管理体系,关注项目的成本管理,对生产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进行全过程的严格监督与控制,是实现炼铁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