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李春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温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李春雨

李春雨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目的:评价温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方法:对照研究,从2015年8月开始筛选患者入组,筛选门诊入组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截至2016年7月,共纳入患者84例,每入选2例患者进行分组,抽到1号签患者67例纳入对照组,抽到2号签患者73例纳入观察组。分别采用地氯雷他定片、温针灸治疗,持续4周。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退出4例,对照组退出2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NSS、TNNSS、RQLQ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RQLQ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SS、TNNS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在控制症状方面与地氯雷他定相近,但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温针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324-02

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粘膜炎症为主要病理表现,我国发病率约为37.74%[1]。过敏性鼻炎危害较大,可反复发作,患者可出现反复发作性鼻痒、喷嚏、清涕、鼻塞,气流受限,生活质量下降。长病程过敏性鼻炎,还可出现嗅觉减退、智力减退等改变,过敏性鼻炎还与支气管哮喘、鼾症、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及早治疗、控制可使患者获益。临床上采用温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并不多见,关于其疗效、按需的争议仍较大。本次研究采用对照分析,评价温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研究,从2015年8月开始筛选患者入组,筛选门诊入组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纳入标准:(1)参照《变应性鼻炎指南2012》诊断,有典型症状、过敏性病史、皮试以及特异性血清IgE抗体阳性、1年内反复发作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等[1];(2)年龄18~50岁;(3)皮针刺前治疗1周症状总分(TNSS)>4分;(3)症状发作期;(4)近1周内未给予相应药物;(5)无晕针史;(6)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鼻部疾病;(2)正在接收H1抗组胺药物治疗;(3)认知、精神障碍;(4)哺乳期、妊娠期女性;(5)晕针史;(6)其他疾病急性发作,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拒绝参与研究;(8)针刺穴位部位有皮肤损伤,不适合针灸;(9)酒精滥用、药物滥用;(10)因工作等原因,容易退出。退出标准:(1)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晕针;(2)失访;(3)采取其他治疗方法;(4)其他疾病急性发作。截至2016年7月,共纳入患者84例,其中男58例、女26例,年龄18~58岁、平均(37.4±11.5)岁。病程1~14年、平均(5.1±2.2)年。急性期病程(11±5)日。水样或粘液样鼻涕14例、鼻甲水肿7例。吸烟32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A组、B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鼻内镜检查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对象140例,每入选2例患者进行分组,抽到1号签患者67例纳入对照组,抽到2号签患者73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其中男44例、女23例,年龄19~47岁,平均(37.3±4.2)岁。病程(4.4±1.2)年。观察组,其中男48例、女25例,年龄20~49岁,平均(37.0±5.2)岁。病程(4.6±1.1)年。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地氯雷他定片,5mg/次,1次/日。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主穴印堂、上迎香、迎香、足三里、合谷,前三穴采用平补平泻法,后两穴采用补法,得气留针30min。针灸时,艾条点燃在皮肤2cm左右熏烤,至出现红晕为度。每隔10min再开始下一个穴位,1日1次,每隔1日治疗1次,持续4周。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治疗前、后,鼻症状总分表(TNSS)、生活质量问卷(RQLQ)、伴随症状总分(TNNSS)。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服从正态分布量表评分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退出4例,对照组退出2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NSS、TNNSS、RQLQ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RQLQ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SS、TNNS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过敏性鼻炎属于变态反应疾病,反复发作,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肺气虚弱、脾虚水泛、肾气虚弱为主要证型。温针灸治疗,可发挥针刺、透热作用,温针灸迎香穴改善鼻粘膜毛细血管循环状态,抑制炎症物质渗出,解除鼻部症状以及伴随症状,针对足三里能够提高红细胞、血浆及其其他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自由基对线粒体的损伤,恢复细胞、器官功能。过敏性疾病长病程患者,以虚证为主,阴阳皆虚,火自当之,适合温针灸治疗,温针灸通过能量辐射,能够加加速局部血液流变学,抑制血管通透性提高,减轻炎症反应[2]。研究显示,温针灸在控制鼻部主症以及伴随症状方面与西药地氯雷他定相近,但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这可能与接收针灸后,有助于获得更舒适的感受、减轻抗过敏治疗压力有关。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H].中华耳鼻咽唆头颈外科杂志,2009,44:977-978.

[2]梁超,王静芝,姜涛.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6):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