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分析莫济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分析莫济星

莫济星

(赫兹曼电力(广东)有限公司528300)

摘要:提高电力系统能源利用率的主要方法就是将终端能源的电能占比提高,对于我国的电网未来发展,这一策略的提出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时,必须在电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智能电网的自动化建设,使电网跳出传统模式,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保持用电清洁。因此,本文主要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进行分析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经济水平持续增强,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地位也在持续提升,其不单是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也属于社会大众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进行整体性地分析,对促进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具备关键价值。

1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按照有关调研能够发现,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根据配电规模、容量等给予划分,则包括三类,即小型、中型、大型,不过对于配电自动化来说,其概念是指站房总和自动化、有关自动化系统、调度中心至末端站房的安全监督、故障预报和维护、自动化抄表与一系列信息资料整合等。自动化水平强,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一定要认真遵循有关政策标准进行实施,且进一步促进操作水平的提升,从而保障全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营。

2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与建设标准

2.1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

其结构则是根据系统中所蕴藏的容量进行分类,包括三大类,其分别是:小型、中型、大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确定适宜的型号一般是按照具体应用要求、应用规划等进行选择,另外也需要在选择相应类型的自动化系统之后,确定今后实现的发展规模。不过不管是选择哪一类系统,均需满足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能拓展性等要求,确保系统可以稳健、有效地运营下去。对于配电自动化来说,具备一个显著的优点,即:灵活性强。不少电力公司在应用配电系统的过程中,一般会考虑中型的自动化系统,再增设一个重要的配电站,也包括末端与子站等。电力公司若要进一步扩大配电系统的规模,则需把主站转变成中心站,再按照中心站的具体规模增添其它主站。在按照各个层次结构特点的过程中,也可以将中心站划分成三个不一样的层级。根据具体的耗电需求,对两层之下的电力结构实施针对性地整改。

2.2配电自动化建设标准

当电力公司在颁布标准期间,需遵循电网的具体标准,其可以与智能电网技术相兼容。对于智能电网技术的标准来说,其对应的专业较多,总计有8个,且涉及到27个技术领域,对于其专业分布来说,大部分是指智能变电、智能配电等。对于智能配电来说,也涉及到不少技术领域,而其中有三个极其重要,其分别是:配电储能系统并网、配电的自动化、配电分布式电源网。

3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必要性

智能电网发展是相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号召,满足当前机械生产与工业发展需求的重要改革手段。智能电网创新中,需要配电自动化的辅助,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加强,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在的智能电网积极应用自动化技术,提高自动化建设质量,同时改善电力企业在电网运行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要提升整体发展效率,这样才能保证电能产品更加安全可靠。当然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帮助电力企业很好的降低了人员劳动力的压力,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竞争增大的同时,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整体得到提升。积极建设自动化系统,保证智能电网的发展质量,满足智能电网运行期间的标准需求,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4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

4.1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供电的安全性

在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时候,前期工作必须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智能配电工作主要关注的是3个关键性的技术领域,包括配电自动化、配电储能系统并网和配电分布式电源并网。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标准主要是从建设系列标准、验收和运行维护方面的标准、配电自动化的技术标准以及运行过程控制的标准方面进行制定的,参考的标准规范和准则也是与这些内容相关的系列规范。按照标准和具体的规范进行相应的智能配电工作,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系统的安全性。首先使用双电源的环网模式,能够对邻近的电线线路进行连接,通常每条线路上都应该有一个电源进行供电工作,将这两个电源进行连接操作,能够形成双电源的环网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使得两条线路进行同时供电,大大提高了供电效率。其次,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开关进行应用,需要保护出线,同时还要能够对开关连续多次进行闭合的功能进行管理和控制。对保护开关进行控制,能够逐渐实现配网工作远程操作,增强工作效率。如果配网系统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故障和问题,采用远程控制的系统就能够对故障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再者,还需要对自动重合闸开关和电压测量设备进行有效使用。变电站在进行出线安装工作的时候,需要保证该开关的保护功能能够正常发挥,同时将多组自动配电分离器进行安装,主要是安装在线路之中,一旦线路出现了问题,分离器装置能够确定出开关的闭合时间。

4.2优化系统网络结构,减少线损

为了减少供电线路上的电力损失,在进行电网的建设时需要对其进行优化,为此可以采用以下建议:首先是安装远程的数据传输系统,通过该系统的运行能够减少线路上的电能损失,且通过电压检测装置的检测功能能够实时对线路上的电压进行检测,当出现不符合规定的输电线路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善,通过这种数据传输系统能够及时的对不合理的供电线路进行解决。然后是推广负荷管控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建立,供电站能够实现对用户的用电控制,且对用户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发现,然后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解决,这大大减少了用户用电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另外,还能够通过电力监测系统对用户的用电数量进行实时的监管,当出现偷电现象时及时进行处理,保证供电站的经济效益。最后,是配置终端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对变压器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然后根据数据对变压器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选择最合适的供电方案。另外,在出现问题之后能够及时的发现,这能够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需求。此外,该检测系统还能对当地的变压器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了解,然后根据当地的实际用电情况及时对其进行改善,帮助当地更好的使用电力资源,促进当地的发展。

4.3通过计算机系统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实现自动化管理

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来说,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实现对电能的自动配置和检测,通过该系统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对配电网的管理能力,促进当地的用电需求。通过该系统的使用,能够实时对线路上的损耗进行了解,然后选取最合适的供电线路方案,另外,通过和企业的信息链接,实现对企业的自动供电功能,促进了当地企业的经济发展需要。

结语

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使使电网的运作质量实现全面的提高,进而使电能产品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全面的保障,使人们的生产及生活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所以必须要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经验进行不断地总结,全面的保证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杜艳彬.浅析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福建质量管理,2016(5):162.

[2]秦雯.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改造建设[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1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