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大班额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议大班额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黄碧江

四川省威远县第一初级中学黄碧江

一、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存在的现实困难

1.教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班额数多,学生差异大,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物理教师的教学只能定位在中等水平的学生,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以至于一些地方的大班额物理教学最后只能“放羊”,造成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上课往往没事可做;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则完不成实验任务,这部分学生因得不到有效的帮扶,长期下去,便沦落为数量众多的学习失败者。

2.实验探究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大班额条件下的学校,受办学条件所限,实验室建设普遍跟不上,探究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表现在:①没有专职实验员。物理教师往往要身兼数职,兼实验员,甚至有的还要兼仪器保管员,教师的工作量大,导致部分教师为了省事,学生的实验探究干脆不进实验室,只在教室讲台上用一套仪器完成。②实验室场所不够。教师上实验课时常“撞车”,一些教师只得把本应在实验室进行的所有学生参与的实验探究变成在教室讲台上进行的个别学生实验探究,甚至变成教师本人的实验探究。③仪器数量不足。即使学生能进实验室,由于人数多,仪器不足,往往只能进行多人的学生分组实验。不能保证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便难以落实新课标为了全体学生发展的要求。

3.给教师的教学管理带来极大困难

由于班额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实验课学生本来就活跃,实验课的纪律维持和组织管理对物理教师带来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一些新教师,教学经验欠缺,实验课纪律难维持,实验器材极易损坏。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有限,实验探究往往不能一次结束,教师只好挤占其他时间补上;加上大班额条件下物理教师工作量大,压力大,许多教师对组织学生进实验室上课有一种畏难情绪。

二、大班额条件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策略

1.发挥备课小组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采用新老教师“一帮一”结对活动,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等,设法提高每位教师驾驭新课程下物理教学的能力,提高实验探究课的水平。

(2)采取团结协作,集体备实验课。备课小组提前制定好详细周全的学期实验教学计划,确保每个班级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验。备课小组要形成一定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明确每位教师实验教学中的任务,明确每个实验的注意事项。简化仪器交接手续,可采取分工后某位教师从实验室借出仪器,其他教师互相借用的方法。

(3)搞好实验课堂文化建设。要提高大班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构建新的课堂文化。建立课堂教学的新制度,营造良好的课堂实验探究环境。如培养建立课堂教学的“五要五不要”:不要先讨论,不要大喊大叫,不要急于举手,不要窜位,不要等待教师讲;要学会提出实验问题,要独立自主地思考,要主动积极地探索,要善于归纳总结,要学会轻声交流与评估。这不仅是实验课顺利进行下去的纪律保证,更是对学生科学实验素养的培养。

2.组建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1)首先教师对全班学生深入全面了解,调查摸清学生情况,包括家庭状况、思想状况、学习态度、知识底子、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特长、同学关系等,再按班级总人数的1/3精心选定合作学习小组长。

(2)班上其他学生采用“自愿”的方式与小组长互结成学习小组。

(3)明确各学习小组成员的责任。

3.教师的实验探究备课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精心搞好实验教学设计。备课时,要广泛阅读相关教学资料,进行提炼,形成自己的特色。多注意备问题设计,备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实验能力提高。备课时要明确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内容,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实验器材设计:教师要对相应的探究实验预做,仔细揣摩,对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周全,确定好最佳实验方案。

(3)时间设计:教师的导学、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等时间不超过8分钟;学生小组实验(3人,每人10分钟)30分钟;整理器材与教师实验小结5分钟。

(4)学生实验探究教学设计:教师把每个实验小组分成小组长、组员甲、组员乙三人,三人分别轮流承担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的任务。这样可使实验紧凑,学生分工合作,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实验能力训练。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动指导作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

4.教师上课设计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需要”去诱发学生;用“任务”去驱动学生;用“评价”去保障教学,设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实验的热情。

教师上课时要精神饱满,激情教学。用亲近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用精彩生动的实验吸引学生,用物理和谐美和科学思想陶冶学生。教学方式要丰富多样。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动手实践,让不同学生在课堂上都体验到成功。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他们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必要时,教师可让学生暂停实验,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实验结束时,教师要作出小结和点评,并检查各小组实验器材的整理和每位学生记录的实验原始数据,督促学生完成课后的实验报告。规范实验报告形式,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有积极的作用。注意检查每位学生是否都完成了实验,对个别没完成的学生,教师要延长实验时间,耐心等待学生完成实验。

教师要做好实验教学的反思,及时反馈到以后的教学中,并反馈给本组其他教师。

教师要善于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构建自己的家庭实验室,勤于动手,使知识拓展提高。

5.教师的作业辅导设计

教师对作业布置要仔细研究,精心布置。可将作业进行分层,分为基础作业与提高作业,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作业布置形式要丰富多样,反对题海战术。作业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实践的,比如可布置一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和小发明、通过科学探究完成一些小论文等。

作业要规范格式,要求学生仔细审题,文字整洁,作图规范,订正到位,通过作业养成学生严谨认真的习惯。要求学生作业之前要复习回忆相关内容,弄清后再动手作业。如果是练习册或做试卷,要求学生限定时间,像考试一样认真对待,以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练习时要求学生不能询问和查找相关资料,限时完成并及时订正答案,用醒目的红笔显示错误之处,仔细分析错解原因。学会举一反三,不就题论题,要把思维发散拓展,通过一道题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全批全改,通过批语和符号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订正。对不同学生批改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成绩较优生侧重方法思路技巧的点拨,对学困生侧重解题的规范化。作业或考试后,教师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对常见错误做到有针对性的讲评,布置相应的巩固练习。对作业或考试进步者要经常班上表扬,定期评出优秀作业、优秀作品在班级展示;对学习困难和退步学生找出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扶助他们及时跟上。

6.课外培优帮扶设计

对学困生的帮扶,我们可采用学习小组互助和教师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学困生,除小组长落实责任定点帮扶外,教师要经常与这些学生沟通,鼓舞士气,诊断思维盲点,定出学习对策。学生随时可向教师提问,也可通过作业本里夹条子提问来把学习问题及时处理。对实验没过关的学生,集中对他们开放实验室,直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实验。

对接受力强的学生的培优,我们可采取学生自愿提出申请后通过选拔让他们参加物理竞赛辅导班的形式,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对这部分学生要适当加压,布置一些课外实践探究课题,设法使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吃得饱”。

当然,在实验探究教学的设计中,教师还应考虑到实验的“可行性、必要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简而言之,大班额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是实施物理新课改的难点。我们只要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真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精心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努力探索实践,不断总结完善,大班额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一定能走出目前的困难,取得良好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