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注真情实感的数学作业批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倾注真情实感的数学作业批改

张德凤

张德凤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

〖背景分析〗

作业是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也是教师教学的一架反光镜。然而由于日常的繁琐工作,教师可能无暇顾及到学生作业中的方方面面,最后在作业中仅仅反馈的是A、B、C或者优、良、中。尤其是数学教师,经常会以百分制来评价作业,以此来反馈作业的不同层次。事实表明,这样批改的作业,几乎不能引起学生对作业反馈的重视。倘若作业评价中的分数较高,学生定然高兴,但是他们多数会将作业置之一旁;倘若等次不好,学生也未必会定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作业中的不足,而是将作业搁在一边。

作为一名教育者,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一问题,就知道这样简单的批改评价方式,显得微弱无力。毕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需要真情的交流,这是孩子成长阶段中一种心理需求。家庭作业不同于课堂上的面批,后者可以直接和学生交流,无论从语言上还是形体上,哪怕是一个眼神都可以。而家庭作业,是和学生的另一种交流,同样需要真情的流露。其实我们在批改作业时,只要给学生一个中肯、合理以及充满感情的评语,效果往往会比简单的分数或者等第结果要好得多。

〖案例描述〗

班级李同学就是一位学习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作业一直很拖拉,然而一天他非常主动地交作业,并且书写也不错,准确率还可以。姑且不考虑他认真做作业的原因,但是教师可以确定,李同学这一次是很用心在做事,他肯定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老师的我,立即抓住这个机会,马上在他的作业中写到,“你的作业做得真棒!老师坚信只要你用心做事情,肯定能够做得很好。今天的作业是你崭新的开始。老师会一直关注你,帮助你,在你需要的任何时候”。

本子发到他手中,我看到他低着头看了许久。之后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那节课上,他坐得特别直,目光一直注视着我,是那么地聚精会神。这与往日那个课堂上坐姿懒散、三心二意的他完全两样了。

第二天,作业本再次回到我的手上,我看到我先前的评语下面有两个小字“谢谢”。我想,这段鼓励性的话语应该在他内心掀起了不小的波浪。接下来的作业本,都有这样的鼓励性评语。例如,“今天上课很认真”,“分数和整数的知识你已经巩固得很好”,“字迹越来越工整了”..而每次我的评语后面都有一行明显看得出来是很认真写上去的却还是有点歪歪扭扭的字:如“老师,今天数的整除中求三个数的公倍数我还没有弄清楚”,“老师,盈亏问题我还不太清楚”等等。每次我看到这样的信息,我都会在下课的时候,去他的身边教他。这样,作业本成为我们之间交流的另一个媒介,平时和老师交流非常羞涩的他,在作业本上通过文字架起了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

期中考试他得了78分,对于以前不及格的他而言是历史性的突破。在最后一次的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85分的好成绩。当更多的同学惊叹他的进步时,谁又能知道,竟然是作业本上一些充满关爱和温馨的话语,成了他不断向前的巨大动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真情的作业批改不仅仅在这部分学生身上可以挖掘他们的潜能,在其他同学身上也同样有效。当学生在作业中表现懈怠的时候,老师一个小小的提醒,都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应该做得更好;即使学生一直都非常平凡的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也可以给予肯定以及鼓励性的话语,如“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等等,这些都能够让学生持之以恒,有毅力、有信心做好作业,这是学习中的关键一步。

每位学生都希望被尊重、被关注,尤其是后进生。日常生活中,他们在班级中一般是两个极端,要么特别安静,他们用沉默让教师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要么特别活泼甚至调皮,让教师整天围着他们,为他们收拾后场。前者自卑,把自己裹着;后者通过自己要赢得大家的关注。然而他们都希望被关心,都希望有殷切的目光投向自己,感受自己在这个群体中是被关注的一员。

〖总结〗

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更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栋梁之才。他们的健康成长,他们的素质提高,每个孩子潜力的激发,都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

作业是为学生巩固学习成果而设计,而老师的作业评价,不仅仅是一项常规工作,当这项常规工作倾注感情的时候,就能让这项工作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感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老师可以通过情感的桥梁,以真诚的关怀和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教学服务,让我们的教学走向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