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锁孔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临床分析

/ 2

微创锁孔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临床分析

唐阳军庞建宏

达州市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锁孔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对25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刚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存活24例,存活率达96%,死亡1例,死亡率4%;对照组术后存活22例,存活率88%,死亡3例,死亡率12%;术后存活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I级率和IV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级率、III级率和V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锁孔入路微创手术作为创伤相对较小、操作安全简单、止血确切的方法,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为实用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要加强护理措施、保护重要脏器、控制血压、控制高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提供充分营养等,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预后。

【关键词】微创锁孔;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神经科常见的临床危重急症之一,基底节区是HICH的高发部位,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1],所以应高度重视,选择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不管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还是内科保守治疗,总体疗效及预后后遗症仍不理想,是神经科医生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次研究采用微创锁孔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将此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6~66岁,平均年龄(56.6±10.4)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7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7.6±10.6)岁;两组患者在病情、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麻后完成手术,观察组对25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根据CT定位,选取术侧翼点纵型直切口为手术切口,头皮切口长度大概为3~4cm,在术中可根据患者血肿显露位置情况上下扩大骨窗,以充分显露、减少创伤为原则,在直视下由浅入深寻找血肿,部分清除血肿,沿血肿周边寻找出血点,双极电凝对有活动出血的动脉进行确切止血,随后可将血肿大部分吸除并不可对血肿壁造成损伤,对血肿腔残存的少量血肿不必强行完全清除,血肿腔内置管引流管,将硬脑膜覆盖于脑表面或用人工硬脑膜减张缝合,最后进行关颅。如手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残余血量较少,可拔除引流管。对照组25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刚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1.3疗效评价

观察并记录手术近期1个月GCS评分来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2],以及患者的远期效果,术后半年内对存活患者进行随访,按ADL分级标准分为I级、II级、III级、IV级与V级5种[3],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I级为完全恢复日常生活,无须帮助;II级为恢复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指导;III级为需要具体帮助方能完成日常活动;IV级为无活动能力,只能卧床但意识清醒;V级为植物人状态。其中其中I~III级为效果良好,IV~V级为效果不良。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行χ2检验,比较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结果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术后存活24例,存活率达96%,死亡1例,死亡率4%;对照组术后存活22例,存活率88%,死亡3例,死亡率12%;术后存活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半年内进行随访记录,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I级率和IV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级率、III级率和V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高血压脑出血绝大多数的发病原因是非损伤性脑出血,主要是指长期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可引发脑内穿支动脉的玻璃样变或纤维样变,形成局部性缺血坏死或微小动脉瘤,在血压骤升时将引起血管坏死灶漏血或微小动脉瘤破裂导致出血[4]。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临床表现为头痛、对侧偏瘫、意识障碍、同向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和呕吐等,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有效止血和清除血肿是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5]。本研究采用小骨窗锁孔入路清除血肿,具有开颅简便、创伤小、止血可靠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致残、致死率低等优势。而且手术定位准确,操作时间短,组织创伤和出血量少,符合以最小化医源性损伤达到最好效果的微创手术原则[6]。结果显示,观察组采取小骨窗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明优于于对照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术后恢复更理想有效。综上所述,小骨窗锁孔入路微创手术作为创伤相对较小、操作安全简单、止血确切的方法,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为实用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要加强护理措施、保护重要脏器、控制血压、控制高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提供充分营养等,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程波,吴海,谈志辉,等.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行高血压脑出血62例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3):1591-1593.

[2]廖驭国,杨建雄,赖余柱.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78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9(29):550-552.

[3]刘显明,吴鹏杰,等.经额_颞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解剖及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3,1(108)2:159-162.

[4]赵海康,李建,杨磊,等.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146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7(18):438-440.

[5]朱映辉.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应用,2014,8(3):39-40.

[6]王涛,刘从国,王翔宇,等.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0(17):62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