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与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陕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与优化研究

刘忠举

刘忠举

(西安工程大学体育部,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目前陕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促进陕西高校学校体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环境;优化对策;普通高校;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249-01

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地、主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两种教育观所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大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于落实素质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是影响学校体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学校体育教学环境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陕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物质环境的状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质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环境中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对于目前快速发展的高校而言,基础设施状况与校园硬件环境是学校整体建设的关键环节,可以认为是学校的门面。其中,体育基础设施,如:体育场馆、运动场、游泳池、各类体育器材等用于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投入。如果高等院校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依然是缩手缩脚,学校连一块像样的运动场都没有,何谈素质教育、何谈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一)体育教学的场所状况

体育教学场所是实施体育教学的场地和设施情况。体育教学场所首先要和谐美观,基本做到从校园整体建设上进行规划,整体上要体现合理、协调、美观的要求。在实际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施与学校其他建筑和设施之间要协调一致。如体育场、体育馆与学校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实验室、食堂等建筑设施之间在功能、布局、色彩搭配、连接通道等方面要和谐、美观、方便,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二,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施之间要协调一致,美观简练。如排球场、篮球场、田径场之间,单杠和双杠之间,无论是布局,还是相互的间隔距离都要尽量合理协调。在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场地器材的布置也应尽量避免相互干扰,便于管理,而且要层次分明、整洁有序,在需要标画的地方放置好标志物或用白灰画上标记,使人一目了然。此外,各种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的颜色搭配要美观,也要合理,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如体育馆的墙面和有些体育场地的地面颜色一般采用比较温和的颜色,诸如柔和的黄色、珊瑚色和桃红色等,因为暖色调可使人在视觉上和情感上的兴趣趋向外界,可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第三,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要与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的设计和优化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园自然环境,如利用学校的小山坡,设计攀爬或越野跑的场地;在学校的树林中间,点缀几张乒乓球桌,或放置几副单、双杠;在校园的小水沟上,建一座“独木桥”等。此外,还要注意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周围的绿化,如田径场和足球场上要种植草坪等,尽量营造出夏秋有果,冬春有花,常绿植物和季节花木植物相互搭配,生机盎然,景色怡人的体育教学环境。

在实际调查中可以明显的发现目前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场所的建设不够合理,建设中随意性较强,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

(二)体育教学设备状况

体育教学设备是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场地、器材以及一些辅助性设施。体育教学设备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笔者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陕西省10所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与器材配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80%的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大约在1~2万人之间;90%以上的高校是多校区运行,一般有两个校区,部分学校有两个以上校区;40%的高校不清楚体育经费占学校教育经费的比例,而只有2%的高校用于发展体育事业的体育经费占学校教育经费的比例超过1%;调查对象中没有完全达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要求的高校;50%的高校认为体育场馆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课外活动及运动训练的需要;70%的高校认为体育器材配备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课外活动及运动训练的需要。

二、陕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物质环境的优化措施

(一)体育教学场所的优化措施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场所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果说完全按照合理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也不够现实。为了更好的优化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状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做规范化、人性的改造。比如说:大力加强校园绿化的建设,特别是体育教学场所周边绿地和树木的栽种;尽力将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等课程搬进室内进行授课。

(二)体育教学设备的优化措施

第一,加快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更新,及时淘汰一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不合格产品。

第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购买要适应学生身体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及时调整器材设备,与器材供应厂家保持充分沟通,为其制定专用的学生运动器材,保证学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使学生在体育健身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第三,随着教育事业的开展,对学校体育器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种类、功能日趋增加,发展迅猛。学校在体育器材的配备上,应该本着全面、细致、专业的特点为学生进行安排,以达到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四,寻找好的购买渠道,既节省资金,也能提高效率,获得最佳的服务。

三、结束语

目前,陕西省普通高校中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基本与学校整体建设相一致,但是也有一部分学校对于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学场所的建设极其不重视,部分高校到目前为止,就连标准的塑胶田径运动长都没有,还说要建设一流大学,真是痴人说梦呀。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场所建设基本完成,虽然缺乏一定的整体观、美观、实用性但总体上还能满足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场所还有许多地方值得优化,这还有赖于学校主管领导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3]金晓阳.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特点及其调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6)

[4]苏晓榕.关注校园体育教学环境,提高体育教学锻炼效果[J].中国学校体育.2002(5)

[5]林立.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现状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刘忠举(1978—),男,汉,工作单位:西安工程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注: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资助课题阶段结题报告(课题编号:09JK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