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运作模式选择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2

供应链运作模式选择策略初探

邱小兵

邱小兵(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摘要:供应链管理倡导一种全新的企业运作方式,其运作模式则是执行这一思想的方法和工具。与企业战略和产品类型相匹配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战略;使企业能够根据客户需求重组业务流程,消除业务流程中不增值的无效活动,在所有业务环节中追求高效率和及时响应,从而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而不相匹配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则有可能带来负面的效果。因此,企业供应链运作模式选择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

关键词:供应链运作模式选择策略

1供应链及其类型

供应链(SupplyChain)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和跨国企业的出现,供应链在企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成为继MRP、ERP和JIT之后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链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1]。

供应链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功能:物理功能与市场调节功能[2]。物理功能表现为:从原材料供应开始,沿着供应链上的逐个环节,把原材料转化为在制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直至配送至用户的过程,体现为供应链物流的效率,这种供应链称为效能型(Efficient)供应链。市场调节功能则表现为根据市场顾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及时调节生产与供应,以准时供应、生产来满足用户需要,体现为供应链对用户的快速反应,这种供应链称为反应型(Effective)供应链。根据供应链的功能,可以将供应链分为:效能型(Efficient)供应链和反应型(Effective)供应链[2];除此之外,根据供应链的结构类型,可以将供应链分为直线型供应链和网状型供应链[3];最近,还有一些新型的供应链类型,如:有效客户响应供应链(ECR)[3]、快速响应供应链(QR)[4]、敏捷供应链[5]、E—供应链等[6]。依据供应链对于顾客需求的执行顺序,可以将供应链分为推式(Push)供应链和拉式(Pull)供应链[7]。

2供应链运作模式选择的原则

企业选择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基本原则是:企业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的匹配性,即实现战略吻合(StrategicFit)。任何企业要获得成功,其竞争战略和供应链战略必须相吻合。实现战略吻合是供应链运作模式选择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竞争战略由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的顾客需求的类型界定,建立在顾客对产品成本、产品送达时间、产品质量、产品种类偏好的基础上,以某个顾客群体为目标,提供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7][8]。企业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为了执行公司的竞争战略,公司的价值链,从新产品开发,经营销、生产、分销、到服务、以及财务、会计、信息、人事等辅助职能都要发生作用,每个职能部门必须制定各自相应的策略。供应链战略包括传统的供应商战略,生产战略和物流战略,供应链中有关库存,运输,生产设施和信息传递的决策都是供应链战略的一部分。从价值链的观点来看,供应链战略指明了生产、分销和服务所要做好的工作。因此,竞争战略和供应链战略具有相同的目标。而战略吻合(Strategicfit)意味着竞争战略所要满足的客户优先(Customerpriorities)与供应链战略建立的供应链运作模式所具有的能力之间应保持一致。

3供应链运作模式选择策略

费舍尔(MarshalIL.Fisher1997)认为供应链模式的设计要以顾客需求和产品为中心,供应链的选择也同样如此。因此,可从两方面考虑供应链运作模式的选择策略:

3.1顾客需求特点视角下的选择策略。为了明确市场顾客需求,管理层必须考虑市场状况,顾客需求及其购买产品动机。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不同顾客需求通常会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即,每单位包装数量、响应时间、所需产品种类、价格、服务水平。基于此,顾客需求特性上差别十分明显,也使得顾客需求的潜在不确定性增大。

资料来源:SunilChopraandPeterMeindl.SupplyChainManagement:Strategy,Planning,andOperation”.PrenticeHall2001:Chapter1-2整理

需求不确定性决定了不同的供应链类型与之相匹配。潜在需求不确定性越高,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就该越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战略匹配。供应链反应能力的不断提高,恰恰弥补了顾客潜在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大的风险。二者关系见战略匹配

依据不同的标准,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两个方面来着手产品特点:产品类型和产品生产流程。

3.2产品视角下的选择策略。依据不同的标准,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两个方面来着手产品特点:产品类型和产品生产流程。

产品类型方面,费舍尔(MarshalIL.Fisher1997)根据产品需求特点将产品分为两类,即功能性产品(FunctionalProduct)和创新性产品(InnovativeProduct)。功能性产品主要面向基本需求,具有生命周期较长、需求稳定便于预测、产品改变异程度小等特点;相反,创新性产品主要面向创新性需求生命周期较短需求不稳定难以预测产品改变异程度大。由于功能性产品与创新性产品具有截然不同的需求特点,需要构建不同类型的供应链,所以供应链问题的根源在于产品和供应链类型的不匹配[2]。

生产流程方面,供应链设计(选择)既是从管理新思维的角度去改造企业,也是先进制造模式的客观要求和推动的结果[9]。在现实中,企业供应链运作面临的许多难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提前期很长,导致供应链反应能力差,顾客响应速度慢。另一方面,顾客往往要求产品生产周期短,响应速度快且产品多样化。一些按顺序进行生产步骤的生产工艺结构,如连续流程(ContinuousFlow)——原材料经过一个连续工艺转化为成品,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10][11]。

生产延迟是解决这种矛盾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手段。它将供应链上的拉动部分,即定制化活动延迟至接到顾客订单为止。LeeH指出了四种实施延迟策略的主要措施:部件的通用化部件的模块化、作业延迟执行、作业重新排序[10]。其中,部件的通用化指一个产成品系列通常是分别用不同的部件制造、装配出来的,部件的通用化是指将那些不同的部件用一种标准化的产品替代,以使产品的差异化点向后续流程延迟;部件的模块化指当产成品的某个部件很难用一个通用件或者标准件代替,但是可以将它们设计成易于添减的两个或者多个功能模块,通过对“通用化”模块保留原有作业不变,而把那些“使产品发生差异化”的功能模块的装配工作推迟到工艺流程的后面阶段来进行以实现延迟策略;作业延迟执行指把同处于一个阶段的作业分离为两部分——通用化的作业与差异化的作业,然后将差异化的作业向供应链下游延迟;作业重新排序:作业重新排序是指将产品生产步骤进行调整,使构成具体产成品或对产品进行差异化的作业步骤尽可能地往后延迟。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8-64.

[2]Fisher,MarshallL."WhatIstheRightSupplyChainforYourProduct?"HarvardBusinessReview,March-April.1997:83-93.

[3]汪丽华,马传军,赵林度.供应商合作的博弈分析.物流技术.2004年第12期.

[4]约翰·盖特纳.战略供应链联盟.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5]朱顺泉.供应链企业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其分析研究.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总第111期.

[6]庄品,王宁生.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研究.现代管理.2003年第7期:31-33.

[7]SunilChopraandPeterMeindl.SupplyChainManagement:Strategy,Planning,andOperation”.PrenticeHall2001:Chapter1-2

[8]DavidSimchi-Levi,PhilipKaminsky“DesigningandManagementtheSupplyChain:Concepts,Strategies,andCaseStudies.McGraw-Hill2000:Chapter5,8,9.

[9]陈志祥,马士华,陈秋荣.供应链的设计与重建.工业工程与管理.1999年第4期:28-32.

[10]DavidSimchi-Levi,PhilipKaminsky“DesigningandManagementtheSupplyChain:Concepts,Strategies,andCaseStudies.McGraw-Hill2000:Chapter5,8,9.

[11]陈志祥,马士华,陈秋荣.供应链的设计与重建.工业工程与管理.1999年第4期:28-32.

[12](美)RichardB.Chase,NicholasJ.Aquilano,F.RobertJacobs著.任建标等译.OperationsManagementforCompetitiveAdvantage,9thedition.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