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西和县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石煜1韩建煕2

(1.西和县气象局,甘肃西和742100;2.康县气象局,甘肃康县746500)

摘要:随着我国大气探测业务的飞速发展,区域自动气象站在大气探测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分布面积广、获取的气象资料准确度高、时空分辨率强、传输及时等特点,并且减少了复杂地形下人类无法进行连续观测的盲区,在气象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西和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全面诠释自动气象站资料在汛期气象服务中的作用。

关键词:区域自动气象站;防灾减灾;气象

引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是我国近年来大量布设的地面自动观测设备,是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动气象站具有获取资料准确度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强、并能获取空白区域气象要素数据资料的特点,使我国地面观测网对天气系统特别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能力大大加强。

西和县已组建了6要素、4要素、单雨量站区域自动气象站44个,形成了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观测站,在全县大中型水库、主要旅游景点和防汛的关键地域都布设了观测站,形成密度较高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网。实现了气象多要素的连续动态实时监测,显著提高了气象监测的时空精度,比原来大大增强了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使天气预报更加精细化,决策服务更加科学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1.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为防灾减灾赢得时间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自然灾害偏多、偏重,受灾面积扩大,从二维空间入侵到三维空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加大。强降水、冰雹、雷电、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决策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预警信号的适时发布,对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区域自动观测资料的应用,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对短时临近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提高了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使决策服务更加科学化,区域自动气象站站在西和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2018年7月10—11日,西和县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下表是西和县境内区域自动气象站监测到的此次降雨过程降雨量数据。数据显示,在这次暴雨过程中有16个观测点日降

雨量达到暴雨标准,其余站点达到大到暴雨标准。暴雨落区主要出现在西和县北部、东部、东南部乡镇。西和气象站气象站服务人员充分应用区域站数据资料,将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演绎到极致。针对本次降雨过程,按照陇南市气象台的指导预报、结合我县的实际天气、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做出预报,7月10日19时35分更新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7月10日19时45分启动重大气象保障(暴雨)Ⅲ级应急响应。过程期间,西和县气象局向各级政府部门报送决策服务材料共3期,其中,重大信息专报2期,雨情快报1期。通过西和县防汛抗旱工作微信群、西和县交通安全工作微信群提供近20次雨情信息,通过adc或者mas短信,指挥系统向政府决策人员和气象信息员发布短信2次近4000多条。

西和县党委、政府领导接到预报预警后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政府领导在防汛抗旱微信群转发了重大气象信息专报,西和20个乡镇10日白天到夜间连续奋战,深入抗洪一线,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将此次暴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区域站监测的数据资料,从降雨时间、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段,降雨的时空分布,全方位为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详实的数据,有了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撑,使防汛决策工作有了可靠的依据,科学自如的应对暴雨天气过程引发的暴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合理的避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区域站初步显示了在汛期气象服务中的可靠性、有效性、针对性的应用价值。

结合卫星云图、雷达回拨、自动站观测数据,研判天气演变,参考高空探测资料、地面观测实况从三位一体的角度加强了气象监测预报手段,区域站的建设在短时临近预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科学决策,启动应急抢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区域站资料对短时临近预报确实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区域气象观测站在西和县几次灾害天气服务过程中真正起到了气象前哨的作用。

2提高精细化预报的准确率,减轻和预防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区域自动站具有更准确、更便捷收集小尺度范围的气象要素情况,掌握更精密的气象信息,并且减少了复杂地形下人类无法进行连续观测的盲区,是最大限度减轻与防御气象灾害十分重要的手段。随着2006年我县区域自动站的逐步建立,区域站资料在汛期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精细化定点、定时、定量预报的准确率,研究造成各站点要素差值的因素,总结预报经验,各站点监测的极端要素资料,也为极端灾害性天气的落区预报提供了依据,从而提高精细化预报尤其是定点、定时、定量预报的准确率,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产品支持。

3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减轻农业气象灾害损失

西和县境内地势复杂,南北地形狭长,山脉纵横交错,气候多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受气候影响较大,春季的晚霜冻、夏季干旱、冰雹、暴雨、秋季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给山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区域自动站具有分布面积广、获取的气象资料准确度高、时空分辨率强、传输及时等特点,这就为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奠定了基础,从而提高了抵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

4编制当地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开发培育新型农业产业,降低农业产业风险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局地小气候的变化规律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农业气候区划基本上是根据内插法对各要素值进行分配的,这种方法受地形和下垫面影响很大,尤其象西和县具有沟壑山区、川坝等多种地形,按照内插法所做的农业气候区划与实际气候有一定的误差。而覆盖全县的高密度区域自动站丰富的气象要素资料,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仔细研究各站点的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基本资料,可以对某地气候状况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对传统的农业气候区划进行订正,编制更加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风险。为地方政府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实现贫困人口依靠农业产业脱贫致富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5小结

自动站观测资料在西和县防灾减灾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点:

(1)西和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组建的4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形成了覆盖全县境内地面观测网,基本实现了气象多要素的连续动态实时监测,填补复杂地形下气象资料无法探测服空白区,极大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范围的针对性、准确性、及时性,使地方政府领导能够有效指挥防灾减灾,合理时效地分配调度抗灾救灾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科学性大大提高,为防灾减灾赢得时间。

(2)区域自动站覆盖了西和复杂地形下气象人无法进行连续观测盲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气象自动观测设备可以再无人值守的恶劣环境下全天候自动观测,收集小尺度范围的气象要素,每一个自动站可以接入中小尺度气象监测网络中,并向中心站传送数据。掌握更精密的气象数据信息,区域站弥补了区域空间气象探测资料的空白,有利于提高精细化定点、定时、定量预报准确率,观测的气象数据为日常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使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提升。

(3)区域自动站具有分布面积广、获取的气象资料准确度高、气象信息数据传输及时特点,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水平,使农业生产对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得到加强。

第一作者简介:石煜(1975-),男,汉族,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人,本科,工程师,从事农业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