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北Ⅱ场道岔升级改造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襄北Ⅱ场道岔升级改造浅析

杨雄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工务段湖北襄阳441000

摘要:站场道岔升级改造也可称为成组更换道岔,是一项系统而又庞大的工程,是工务段线路大修最大的施工之一,体现在工期较长、工作量大、工序复杂、涉及面广等方面。道岔升级改造对提高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襄阳工务段;Ⅱ场道岔;改造

前言:襄阳工务段在2015年下半年组织的襄北Ⅱ场南岔区道岔升级改造(更换道岔72组)是2014年襄北Ⅰ场南岔区道岔升级改造的延续,标志着襄阳工务段熟练掌握着成组更换道岔的技术方法。现在我结合襄北Ⅱ场道岔升级改造施工关键工序及应该注意的重点事项谈一下自己的认识。要顺利完成襄北Ⅱ场南岔区道岔升级改造的72组道岔更换任务,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环节至关重要,需要调查以下内容:

1.1每组道岔预铺位置:每组道岔附近不可能都有预铺道岔的位置,特别是在大型岔区,空旷的场地十分有限,但有大岔区就肯定有数量较多的股道,可以打报告申请封锁股道,在股道上预铺道岔,且必须考虑更换时横移、纵移的工作量,尽量少横移。且还要考虑轨排横移纵移时中间的障碍物,像有不可拆除的障碍物是不允许的,必须另选预铺位置。

1.2需要的钢件数量明细:岔区升级改造不光只是更换道岔,还要考虑与周边设备的过度,周边的设备能同步升级的必须要同步升级。Ⅱ场南岔区原为P43木枕道岔,股道基本上是P43钢轨,将道岔更换成P60道岔后,与股道之间的联接存在P60-P50-P43过度,为了设备质量的提升,将所有股道南头附带曲线升级成P60轨,P60-P50-P43过度放在股道内直线上,还有岔区夹直线等都需同步升级。这就需要大量的新P60轨、P60-50异型轨、P50轨、P50-43异型轨,这个必须提前调查,在材料预算中同步做进去。

1.3需要的普通砼枕数量明细:与钢件明细一样,对岔区普通木枕数量、位置进行全面调查统计,纳入计划同步更换。

1.4集中配轨地方确认:道岔升级改造需要大量的配轨,必须就近选定宽敞的位置,且轨道车方便收卸。

1.5所需的预铺道岔用的架子轨(P50)、架子枕(木枕)数量。

1.6所需高边道砟数量,此项工作必须提前谋划准备。

2.方案的编制

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2.1此次为预铺道岔需要封锁9条股道及一条夹直线,同时长时间封锁影响极大。因此考虑“边铺边换”的策略,每次最多同时封锁2股道,一边预铺道岔轨排,一边对铺好的进行更换,当一条股道上的道岔轨排换完时就开通,同时再申请封锁另外一条股道,这样车站压力也小,同时又能满足需要。这个封锁开通顺序必须要事先计划好。

2.2更换每组道岔的方案:从预铺好的道岔轨排处移至既有对应道岔处横移纵移的径路必须确定好,同时要明确更换道岔时轨道车收旧料时的占用范围。

2.3工务的方案出来后,要联合电务段,写明电务的影响范围,最后由路局组织车站、工务、电务部门共同评审方案。

3.预铺道岔轨排

3.1安排轨道车送架子轨(P50)、架子枕(木枕),预铺在股道上的不需要。

3.2根据长期封锁的股道及更换道岔顺序,安排卸岔枕及钢件,安排预铺道岔。

3.3预铺岔枕时单开必须确定道岔开口朝向,是左开还是右开,复交道岔就不许要考虑这些;其次必须按照图纸来,先初步摆到位,按照图纸再调整枕木间距(枕木间距并非固定不变),单开道岔需拉绳确保直外股外侧螺栓孔在同一条直线上,复交道岔拉绳确保枕木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确保预铺的道岔没有扭曲。

3.4由于采用的是“边铺边换”的方案,所以道岔预铺安排的是专班进行,每天进行预铺道岔。

4.更换道岔前其它需要准备的工作

4.1道岔预铺好后必须验收。每铺好一组就要组织工务、电务对轨排进行验收,填写联合验收单,确保所有问题在上道前全部处理完毕。

4.2现场测量、安排配轨。这项工作十分细致的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一旦出错会导致落排后轨缝过大或钢轨太长。其中岔前岔后钢件拉方必须测2边。

4.3安排轨道车将配好的钢轨及计划同步更换的枕木同步运送到既有道岔指定位置。

44工机具的准备:道岔铺换机组、小蜜蜂(震动镐)、走行轨、横移轨,还有其他的材料等。

5.道岔更换时期需要考虑的重点事项

5.1排障:排障至关重要,排障就是排查每组道岔更换时,会影响轨排横移纵移的障碍物,包括电务的轨旁设备、各类柱子等,在更换前要全部拆除或放倒,更换后再安排恢复。

5.2既有线路锯轨位置的确定:这项工作有线路科负责,根据测量计算拉出锯轨位置,测量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施工是否顺利,测量误差过大或没有根据轨温考虑预留轨缝会导致预配好的钢轨无法正常换入,此时需要重新配轨,费工费时,再遇到其它地方卡壳就会导致延点。

5.3优化渡线方向:有些道岔间的渡线方向不良,需要根据测量数据导出CAD图,测算出道岔理论中心移动量,在确定切口位置时需考虑进来,且涉及到电务绝缘位置的移动及道岔曲股上方接触网参数的变化,此项工作必须提前与电务、供电部门沟通,督促电务与供电部门检测及调整相关参数。

5.4拉横距:此项工作必不可少,施工前将既有道岔大约每5米一个点测量直外股距旁边的参照物(接触网电杆,电务台子、旁边的道岔线路钢件等)之间的距离,写在参照物上。方便落排后挖机大致粗拨道,捣固后再用小型液压机精准拨道。

5.5点前协调会:主要确定以下问题:①点前横移是否需要提前占用股道,②工务两组配合轨道车点前停留位置,给点后分别占用哪个区段,③施工影响范围、时间等,④点毕前压道安排,⑤点毕后轨道车卸旧料、收送材料的天窗安排。

5.6施工流程

更换道岔施工有多个作业小组,如轨排组、拆旧组、换轨换枕组、接头组、整修组、焊修组、配合电务组、防护组、路料回收组等。每个作业小组都有自己的作业流程及分工,具体见施工方案,这里不过多说明。主要说一下落排拨道过程,轨排借助走行轨推到位以后,首先搭设安全垛,利用推轨排的轨道车牵引抽出走行轨,取出走行轨下面的垫板,再垫枕木头,将走行轮倒放在枕木头上(轨排轨枕下),拆除安全垛,落排,拉横距(之前做好的标记),利用挖机协助拨道,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全部拨完之后再起轨排,取出走行轮及枕木头,再落排;回填道砟之后,测量人员要用水准仪测量抬道,用小蜜蜂等捣固工具捣固密实。

5.7放行列车条件:点毕前要检查是否达到放行列车条件,之后安排轨道车压道,直股、曲股每一条径路都需要压道。

5.8施工完后准备工作:点毕后,收旧料的轨道车要去指定的位置卸旧料;安排配送钢件等材料,保证第二天的换岔施工。

6.收尾工作

6.1与车站协商要点,升级股道附带曲线、长夹直线钢件,更换岔区木枕,升级成砼枕。

6.2安排对站场上遗留的废料、架子轨、架子枕、旧轨、旧枕等进行回收,打扫站场。

6.3安排对岔区缺砟地段进行卸高边道砟补砟。

6.4安排专班对新铺的道岔进行保养,最好做一遍维修。

6.5线路科组织纪委、财务、重点维修车间、线路车间、施工队对此项目进行综合验收。

结语:

本文笔者对襄北Ⅱ场道岔升级改造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工作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卢祖文.我国铁路道岔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铁路,2005,44(4):11-14.

[2]张志方.铁路道岔简化统型研究[J].铁道建筑,201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