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会读悦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爱读会读悦读

马群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蒿泊小学264200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此,课标明确提出“一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加强自身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只有让学生喜欢阅读,使阅读成为“悦读”,才能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图书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由此看来,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我首先做的就是——教给学生建立阅读档案,档案的内容包含已经读过的书,读书兴趣,读书座右铭、读书计划等。

2.“大声读”,激发阅读兴趣。《帮助孩子爱上阅读》一书中指出:“帮助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其实非常简便易行——就是每天坚持5-10分钟,大声为孩子读书,坚持半年以上一定会有收获的。”在实践中,我坚持每天为学生读书5-10分钟,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讲述他们通过大量阅读而学贯古今、博学多才的事例,激起学生读书的渴望。

3.推荐选读书目,让学生广读。如向学生推荐《窗边的小豆豆》、《小王子》,根据学生喜欢看《西游记》,向学生推荐《老子》的名句,蒲松龄的《崂山道士》、《聊斋志异》……在潜移默化中,书籍已经成为学生的好朋友,阅读成为学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了。

二、教给方法——帮学生学会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课内……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这份能力应当再阅读其它的书,才能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不少学生读课外书,只是觉得有趣,阅读后只能了解一些热闹的情节,无法自我评价阅读效果。我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融课内课外为一体,帮学生学会阅读。

1.课内教方法:利用语文实践课,我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学生在读完后填写读书卡:读书时间、书的题目、好词、佳段、自己的感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然后在班级召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和读书伙伴沟通、交流、探讨。我倡导学生要专注地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引导学生阅读记叙文时,指导学生要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反复读,要边读边背诵;对一些好书要学会精读;积累语言时要学会摘读;速读时眼随手动。针对学生在读书时出现的识半边字、新词不求甚解的问题,我举行了“识字大比拼”、“词语大观园”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读书要勤,勤用工具书,勤思考。

2.课外养习惯: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外的时间是无限的。学生在学校习得阅读的方法后,我把阅读的要求放到课外,让学生每天放学后至少读半小时的书,学会挤时间来读书,并填写读书卡。为了保证学生读书活动的有效性,我取得家长的支持,向家长推荐好书,用《读书彩虹》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探讨。由于学生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在与家长交流时经常令家长刮目相看,家长的赏识使学生感受到课外读书的喜悦。

3.课内课外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针对特色篇目进行专题性拓展阅读,在学完《草船借箭》后,引导学生读少年版《三国演义》;学完《一夜的工作》,推荐学生读《周恩来的故事》、《周总理,你在哪里》;学完《匆匆》,推荐学生读朱自清的《背影》、《春》……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当学生读书的习惯基本养成时,我让学生每晚至少要运用自己当天积累的一个美词练写一段话。“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每个学生在一个月后都收到成效。当学生看到阅读档案中自己积累的文字时,当学生无意识地引用名言、成语等辩论时,我及时地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进步喜悦。这种喜悦又变成内在的动力激发学生多读书。

三、开展活动——使学生享受“悦”读

“学生是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小学生年龄小,只有引导学生享受到阅读的成功,使其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他们才会真正地在享受中“悦”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专门设立了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如举行朗诵比赛、故事会、表演剧本、成语大观园、读书知识擂台赛、评选优秀广告、我的淘书经历等活动,评书香少年、读书小博士等,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把喜报发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带动全家人一起读书。我还在教室的黑板上,专门留出一方空地,名为“读书天地”,学生可以介绍自己读的好书,可以推荐名诗名句,也可以发表读书感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人在上学的年代里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的毕业以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人阅读的需要、人精神的饥饿感,只有在中小学阶段才能形成。”在语文教学中,我致力于多元指导,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享受阅读的喜悦,形成了阅读的需要、习惯,使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个性、人格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悦读,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