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语文教师基本语言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1

提升语文教师基本语言素养

林建英

四川省彭山县江口中学620868

【摘要】: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及特征。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语言,就必须清楚语文教学语言的特征及其内在规律,要对教学语言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语言、语言素养、教学效果、

一、1、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在语言方面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语言修养,不仅使自己的教学目的不能达到,还会误人子弟。因此,中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中学语文新课标中有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要求。普通话是全国各民族的共同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也应该是标准的普通话。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准的高低,关系到教学中各种环节诸如正音、正字、朗读等完成得好坏。

2、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语言是信息的第一载体,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但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明显的思想性和感情色彩,同时还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当学生接触到课文时,接受的不仅是课文的形式,同时也是接受它的内容、观点、方法和感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具有与语文学科一致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即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倾向性,以及对学生所起的思想教育作用。所谓教书育人,不光是教书,还要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学生品德情操的目的。语言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作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首要特点,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中首先要具备这一点,在教学中要善于恰当地运用富有教育性的语言,把思想教育巧妙地渗透在教育之中,使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接受到思想教育。

三、结合学校生活对教师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1、架起各科教学与语文素质教育的桥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是各科知识的载体,数学的法则定理,有些就是一个多重复句;理化的实验解说,就是一篇说明文;历史事件的记述就是记叙文;地理风光的描绘,就是生动优美的散文;政治观点的阐述,就是逻?严密的论文。在进行各科学习的同时,也有意进行语文学习,把各科教学当作语文素质教育的另一场所。

2、在班级生活中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班级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形式,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在这里既能进行班级建设,又能实践语文能力,既能进行集体教育,又能进行语文训练。例如选举班干部,让学生推荐或上台讲演;班里组织活动,让学生当主持人;学生轮流值日,一分钟讲演评论班级生活,填写班务日志;写会议发言稿,当班会记录人;新老师上课写欢?词;组织欣赏绘?、摄影、雕塑、书法等艺术作品等,使班级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

3、在学校生活中进行语文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具备一种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本能”。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艺术节、义务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重大活动后,让学生作文;听领导讲话、专题报告时,边听边做记录,训练提纲挈领的技能,学习生动的语言和优美词语;让学生办板报,纠正校园内外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开展人人都讲普通话活动,组织语文竞赛等。这样既丰富了学校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把语文教育由课堂扩展到学校生活的天地。

四、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1、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学语言把教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知识,那么语言再好也是没有用的。知识和语言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努力钻研语言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应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懂一些,这样才能使语言丰富多彩、内?深刻、富有吸引力。

2、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教师的语言素养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要求:

(1)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育要准确、鲜明、简练。

(2)教师语言的激励性。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3、要多练口语表达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把四十五分钟占得满满的,学生却在下面开小差、搞小动作。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讲得太多了,没有给学生一点消化所学知识的机会。因此,教师的课堂应主要用来阐释重点、答疑、解惑、总结和引导、启发学生如何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到这一步,主要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质量和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教师的语言贫乏,辞不达意,准确性不高,语言不流畅,或者存在过多的不必要的口号,就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平时应多练口语表达能力,以便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应用简洁扼要的语言,使学生及时解疑、记忆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