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对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风险管理对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

陈兰钟燕赵会

陈兰钟燕赵会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对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单胎初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产程、难产率、产后出血率、阴道分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控制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风险管理;产科护理;围产期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288-02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始终,在产科,护理行为关系到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应受到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能起到重要作用。我院选取65例初产妇在围产期实施风险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30例单胎初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6.4±5.3)岁。孕35~42周,平均(38.1±4.3)周。各项生理指标经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可进行阴道试产。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精神障碍。将这13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在科室中举办有关风险管理的培训,以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学习产科相关知识提高对危重症的抢救能力。组织学习相关法规,及时发布医院安全信息。

1.2.2围产期风险管理①产前风险管理:向产妇介绍分娩知识、影响分娩的因素、临产先兆、自然分娩过程或剖宫产过程,使产妇了解阴道分娩的好处以及剖宫产的适应症。说明各个产程的宫缩情况及可能出现的状况,让产妇做好心理准备。②产中风险管理:对胎心、宫缩及产程进展进行细致观察,适时做好人工破膜,适当应用镇静剂[1]。产妇宫缩时,指导其调整呼吸,间歇时让产妇放松肌肉,稍作休息,还可进食一些流质食物以恢复体力。为产妇进行按摩以减轻疼痛。第二产程时指导产妇采取正确的体位,教会产妇适当的呼吸法以及使用腹压促进胎头下降,缩短产程。③产后风险管理:对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每隔30min测量1次血压、检查阴道流血、宫缩及膀胱充盈情况[2],如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鼓励产妇排空膀胱以预防产后出血。

1.3统计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7.13±2.36)h,显著少于对照组(10.07±4.12)h,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显著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

*

注:组间比较,*P<0.05。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如何规避护理风险,防止医疗意外事件的发生,便成了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产科护理具有自身的特点,护理质量将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产科护理的风险显著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是为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保障,做好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尽可能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风险[3]。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安全观念,提高护理水平以及抗风险能力,我院产科在围产期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加强各个环节的护理风险防范,增强了产妇的安全感,同时予以分娩方法的指导,预防产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产妇实施全方位的观察与护理,将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同时加强与产妇的沟通,维护了护患关系,保护了护患双方的利益,减少了患者投诉。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显著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控制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罗红梅.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0,6(5):168-169.

[2]赵友芬.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J].贵州医药,2010,34(1):94-95.

[3]邱慧玉,陈绮萍.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