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体会

徐寅王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4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给予非手术治疗法,观察所有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36例完全缓解,4例给予手术探查治疗。结论:老年人是不全性急性肠梗阻高发人群,病因多且发病急,非手术治疗身体创伤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尝试应用。

【关键词】不完全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96-02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外科急腹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通过受阻,有很多病理因素有关,比如,术后粘连肠梗阻、肠套叠、嵌顿疝、肠扭转以及饮食不规律、腹部肿瘤等,老年急性肠梗阻,常伴有其他疾病,治疗急性肠梗阻时需要结合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对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或者不完全性肠梗阻进行判断,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4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4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不完全性急性肠梗阻。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5~68岁,平均年龄(56.5±2.1)岁,住院时间2~21d,平均(11.5±4.1)d。其中,明确梗阻病因的35例,未明确病因的5例,粘连性肠梗阻22例,麻痹性肠梗阻18例[1]。从病因上看,肠扭转7例,嵌顿疝2例,肿瘤4例,肠粘连27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腹痛、腹胀、呕吐、以及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经B超检查,20患者存在肠管积液、腹水、扩张,肠蠕动减慢或消失。7例检查存在肠壁增厚、腹部肿块、肠管扩张、腹水[2]。

1.2方法

1.2.1禁食、胃肠降压对患者行肠管放置处理,吸引时观察引流物颜色、形态、形状,直到消除腹胀,肛门开始排气。除3例患者不接受治疗外,其余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

1.2.2维持酸碱平衡与电解质平衡,提供肠外营养支持所有患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依据检查与化验结果对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进行调节[3],将中心静脉压、日排尿量记录下来,统计补液量与速度。

1.2.3抗菌药物治疗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静脉滴注革兰氏阴性菌属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以及甲硝唑(厌氧菌属);庆大霉素16~30mg与0.5g灭滴灵粉剂混合经胃管灌入,关闭胃管,保持20min,每日应用,直到症状减轻。

1.2.4促消化道梗阻解除依据患者病情,结合病因,给予以下治疗法:14例患者使用20~50ml/d液体石蜡,经胃管灌入大承气汤等导滞中药;17例患者给予经胃肠管灌入7~12g大黄;8例患者应用皮硝外敷于腹部,每天敷用一次,定时更换;例患者结合造影经胃肠管灌入葡胺,剂量为30~70ml[4]。其他治疗方法,比如,消化溃疡史用奥克或信法丁防治。

1.3观察指标

症状消失,消化道功能恢复,视为缓解;症状部分缓解,消化道功能通畅,视为局部缓解;病症无变化视为未缓解。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标准差(x-±s),使用检验计数资料,χ2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经5d治疗后,20例粘连性肠梗阻与16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症状完全缓解,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部分缓解,1例行粘连松解术,症状减轻。4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36例症状完全缓解,剩余部分患者均行全身检查,准备实施手术治疗。部分缓解患者中,3例手术探查,2例行造瘘手术,1例行外造瘘手术,治疗后症状均减轻。

3.讨论

老年人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伴有其他疾病,且术中风险多。相关报道也显示,肠梗阻病死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突发因素就越多,老年人死亡率高于青年人。选择创伤小的非手术治疗法可逐步缓解病症,更利于老年患者疾病恢复。如果开展急诊手术,但是未做好肠道准备,被迫行造瘘手术,将不能使疾病根治,过分强求病变肠段吻合,会增加吻合风险。由此,粘连型肠梗阻或者不完全性粘连梗阻非手术治疗更有优势。

非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体检次数不低于3次,且每次体检结果均进行比较,CT、X线检查可及时、准确判断腹腔内是否有肿块、出现肠扭转、腹水等。治疗时,主要行胃肠降压、肠外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光谱抗生素预防感染,还可以应用大黄灌肠,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解除排气与排便障碍,应用血浆可将血浆渗透压提高,缓解肠道水肿,使肠粘膜氧供改善,禁食患者每日可应用奥曲肽对胃肠液分泌进行抑制,有助于血液循环的恢复。老年急性梗阻患者尽量争取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显著者,需做好肠道准备行手术根治,鉴于梗阻发病时间长、肠管长期水肿,患者营养供给不足,可行二期肠管吻合术或者肠管造口。总之,正确诊断病因,结合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才能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可减少对机体以及器官组织的损伤,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痛苦小且安全,适合老年群治法,值得临床采用。

【参考文献】

[1]刘英民.104例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4):367-369.

[2]陈桂敏,李鸿彬.奥曲肽在恶性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22):26-27.

[3]吴波.肠梗阻导管在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6(2):53-54.

[4]刘诚聪,李世宽,王培戈等.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4):396-399.

姓名:徐寅;性别:女,籍贯:山东省青岛市,学历:本科,毕业于滨州医学院;现有职称: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