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略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略谈

唐福全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岭小学唐福全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要看到,旧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往往偏重灌输,很少考虑受教育者的主题作用,疏于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忽视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效果的判断也多偏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察,疏于对知识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考评。这样,必然使学生感到被动,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学—乐学—会学”的良好循环,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课题,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进行了大胆的注重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尝试,现将主要思路与做法付诸文字,以求同行指教。

一、转变观念,创新教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朝着预想的方向进行。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再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再高学历的教师队伍,也不可能创建面向21世纪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教育。所以,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就是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现由重视知识到重视能力,再到重视素质的转变。教师既要传播书本知识,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行为,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造过程,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为此,要贯彻如下原则:1.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学习相结合的原则;2.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3.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训练、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原则;4.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体现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最高目标。

二、钻研教材,提出问题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何使两方面有机结合,融汇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各章节重要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设计问题。

三、答疑解难,授之以渔

古人云:“授之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因此,在思想素质教育中,一方面要求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信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树立崇高理想,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仅要当好“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知识的导航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间题,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个别难度较大,理论较深,涉及知识面较广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幻灯片、电视专题片、课堂等,实施情境教学,和接受。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开辟社会把问题讲清讲透,使学生真正理解

四、发扬民主,鼓励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整体素质进行全面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求有相应的环境,这种环境应该是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才能标新立异,才敢于批判和创造。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离经叛道,独树一帜,勇于创新。老师不轻易说“不”,是教师胸襟豁达,尊重学生的良好体现,它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以启迪学生开拓视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贵任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在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

五、结合现实,归纳总结

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中,我们要紧扣生活,紧扣时代,结合学生现实思想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出发,去探讨论证理论的正确与否。让学生在论证中改变以往那种“思想政治课是高层次。深不可测,与学生关系不大”的想法,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它的“滋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答疑,师生讨论等一系列的过程,绝大部分同学基本能够理解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时教师要及时地归纳总结重要的知识点,加深学生记忆,把应该掌握的知识牢牢把握住,并启发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从而自觉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过程,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进行比较、鉴别,使知识最终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这一环节的检查落实,可以通过让学生写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小论文、组织演讲比赛、开主题班会、辩论会等方式进行。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素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增强其关心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历史责任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补充和强化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可行,而且效果显著。在开始阶段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会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并从中体味到无穷的乐趣,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牢固而扎实,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无味、深不可测,而是感到轻松愉快、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