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王强宗

王强宗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中医院骨科743400

【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90例跟骨骨折病人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非锁定钢板组病人采用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病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锁定钢板组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跟非锁定钢板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锁定钢板组病人术后12个月时踝关节Mazur优良率明显高于非锁定钢板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其在手术操作所需时间、术中创伤出血量情况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所需时间等方面跟非锁定钢板并无太大差异,但在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主要得益于其牢固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跟骨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06-01

作为一种严重复杂性骨折,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2%左右,多数病人伴随关节内损伤。由于跟骨具有复杂解剖结构,且局部软组织不具备良好血供,因此其治疗较为困难,愈合时间长。近年来随着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术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对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90例跟骨骨折病人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非锁定钢板组中,包括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4岁——64岁,平均年龄(48.58±11.31)岁;体重50kg——87kg,平均体重(63.73±12.51)kg;受伤至手术时间2d——9d,平均时间(5.18±1.52)d;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32例、重物砸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跌倒伤2例。锁定钢板组中,包括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4岁——66岁,平均年龄(48.12±11.37)岁;体重50kg——85kg,平均体重(63.72±12.12)kg;受伤至手术时间2d——9d,平均时间(5.24±1.12)d;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30例、重物砸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跌倒伤3例。

所有病人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并经X线检查确诊。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用于本次研究结果有科学性。

1.2治疗方法

非锁定钢板组病人采用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病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侧卧,常规消毒铺巾,切口入路为外侧“L”形,将软组织锐性切开,一直到跟骨外侧壁骨膜,注意对腓肠神经的保护,沿着外侧壁剥离骨膜,轻轻牵开皮瓣,对跟骨关节面和距下关节面进行显露,用皮瓣将三枚打入距骨克氏针挡开,对跟骨外侧壁进行充分显露,用一枚直径四毫米的克氏针横向打入跟骨结节以利于牵引,更好显露距下关节面。将跟骨外侧壁撬起,对跟骨关节面、距下关节面和BOHLER角进行复位,对载距突骨折块和骨结节骨折块的关系加以纠正,并用手掌从跟骨的内外侧进行用力挤压,促进跟骨横泾的恢复,同时对跟骨内外翻畸形进行纠正,并用3-4枚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在X线透视下关节面恢复满意后,对跟骨外侧壁进行复位,并将外侧接骨钢板进行预弯和放置(锁定钢板不需要进行预弯)。将螺钉打入并固定,在C型臂透视下证实跟骨形态和固定物位置满意则可以松开止血带,进行引流,缝合和加压包扎[2]。

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

1.3评价指标

采用Mazur标准评价病人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踝关节静息时、活动时均无肿痛,步态正常,活动自如。良:踝关节静息时无肿痛,活动时轻微肿痛,步态正常,活动度为正常范围的75%以上。可:踝关节活动时疼痛,步态基本正常,活动度为正常范围的50%——70%。差:踝关节静息时、活动时均疼痛、肿胀,跛行,活动度不足正常范围的50%[3]。

1.4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病人一般资料以及手术治疗效果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病人年龄、体重、就诊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等计量资料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性别、受伤原因和关节恢复情况等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情况比较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锁定钢板组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跟非锁定钢板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3.25±6.36min、82.63±12.23d和75.38±4.76ml,而锁定钢板组分别为84.18±7.20min、85.37±10.54d和76.65±3.81ml。

2.2踝关节功能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锁定钢板组病人术后12个月时踝关节Mazur优良率明显高于非锁定钢板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锁定钢板组优15例,良20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77.78%,而锁定钢板组优18例,良24例,可3例,优良率为93.33%。

3.讨论

锁定钢板是通过螺钉将钢板与骨连成一体,固定效果牢固,有利于钢板对骨折部位的生物力学控制,增强钢板的支撑作用。同时不影响骨折局部血液供应,有利于损伤的骨膜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4]。

本研究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跟非锁定钢板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个月时踝关节Mazur优良率明显高于非锁定钢板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锁定钢板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强度,其能够跟软组织相融合,且具有成角稳定、锁定螺纹孔跟钢板锁定在一起、支撑效果强等优势。其在螺钉和钢板之间形成稳定的界面,充分发挥内支架和动力加压作用,对骨膜破坏度比较低,且对跟骨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具有更高的稳定性[5]。

综上所述,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其在手术操作所需时间、术中创伤出血量情况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所需时间等方面跟非锁定钢板并无太大差异,但在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主要得益于其牢固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魏文鹏,杨志.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J].山东医药,2011,51(42):95-96.

[2]张晓光,李金亮,曹奇勇等.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对比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8):758-760.

[3]葛占洲,陈秀民,王在斌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2):167-168.

[4]董鑫华,孙晓,柴君雷等.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J].中医正骨,2014,24(11):42-44.

[5]张云峰,段洪,邵标等.应用器械复位手术治疗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4):31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