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叛孟达看司马懿的军事才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从平叛孟达看司马懿的军事才能

黄跃先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孟达的为人,司马懿的英明。从言辞激烈提醒曹丕远离小人、瞅准机会英明决断、运用策反策略瓦解孟达机体、速战速决快刀斩乱麻等四个方面论述司马懿的军事才能。

【关键词】孟达司马懿才能

孟达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他先是靠私人关系投靠刘璋,再是靠法政引荐投靠刘备,后是因为对关羽不施以援救得罪刘备而主动投降曹丕,当曹魏没人待见他他又蠢蠢欲动想投奔诸葛亮,最后被司马懿给灭了。

司马懿对孟达这个人了如指掌,不仅看他本人,而且从他的根上刨起。孟达的父亲孟他就是一个喜欢投机钻营的人,为了达到混入官场的目的,不惜一切代价,是一个典型的政治赌徒。说起孟他当官还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孟他想当官,但他没靠山,没门路,没背景,没爹拼。张让当时大权独揽,朝廷之事他说了算,所以想走张让后门捐官的人特别多,孟他也想通过这个渠道,于是他把家产卖掉变现,全部用来贿赂张让手下的奴才,只要求奴才们在张让府门口在稠人广众面前给自己磕个头。这要求确实不高,奴才们整天给人磕头呢,磕头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于是答应了孟他。结果孟他去张府比较晚,想走张让门路的人特别多把张府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就在这时,孟他坐着车来了。奴才们一拥而上,跪地而拜,直接牵着马就进了张府。求张让办事的人都被震住了:这人什么来头,这么厉害!看来找他更管用,于是把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等贵重物品送给孟他。孟他把这些宝贝登记造册,原封不动地借花献佛送给张让,张让一高兴就给孟他封了个凉州刺史的官做。有人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他爸卖葱娃卖蒜,这句话好像就说的孟达父子,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由于司马懿知道孟达出身孟达的为人,认为孟达不可靠,觉得孟达是个小人,所以司马懿对孟达早有提防,早就酝酿着寻找一个适当的机会灭了孟达。司马懿对付孟达有以下策略:

一、言辞激烈提醒曹丕远离小人

当曹丕跟孟达走得很近,甚至和孟达同辇而行时,司马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国家利益着想,一向谨慎沉稳、低调做人的司马懿一反常态言辞激烈地劝曹丕远小人。史书上记载司马懿采取的是“骤见”的方法,“骤”是“暴风骤雨”的“骤”,可见言辞激烈到什么程度,可见司马懿急国家之所急急到什么程度。但曹丕被孟达如簧的口才所迷惑,被孟达堂堂的相貌所陶醉,对司马懿的逆耳的忠言是拒绝接听、充耳不闻。不听也不要紧,最起码司马懿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曹丕好歹有一个印象,多多少少有点警惕性。关键是司马懿有一双识人的慧眼,他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判断,为日后平息孟达反叛打下了舆论基础。

二、瞅准机会英明决断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司马懿对孟达有看法,有痛击孟达的心里准备,机会终于来了。一向把孟达捧得很高的曹丕英年早逝了,曹魏满朝文武没有人待见孟达了,孟达觉得混不下去了,于是又想反叛曹魏,马吃回头草,投奔诸葛亮。这秘密被仇视孟达的申仪(申仪是司马懿埋的眼线)知晓了,申仪发现了孟达跟诸葛亮有私信往来,报告司马懿。这给司马懿灭孟达找到了契机,也给司马懿灭孟达提供了先决条件,争取了战略上的主动。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已经不是曹操当政时候不被重用常被提防的司马懿了,而是深得曹丕信任成为托孤大臣的司马懿,位高权重,德高望重,有权作决断,有胆作决断。本来他应该先向曹睿请示,然后再动手平叛,但他觉得这样太耗费时间,等接到曹睿的批复,孟达可能都已经反叛了,事态可能就扩大了,残局就无法收拾了。《鸿门宴》中樊哙有句名言,叫大行不顾细谨大行不辞小让,大丈夫做事应该从大局出发,不应该顾及那些芝麻绿豆小事,于是他决定先斩后奏,把孟达反叛消灭在萌芽状态,先解除国家的危难再说。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断是英明的。

三、运用策反策略瓦解孟达机体

据司马懿分析,孟达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这种人没素质,没人品,最不能服众,内部肯定有人对他不满,从内部最容易找到突破口。所以司马懿除了在孟达身边埋了申仪这个眼线随时发现情报随时汇报信息以外,还找了两个有权而且孟达信得过的人,一个是孟达的外甥邓贤,一个是孟达的将领李铺,都是孟达的亲信,对这两个人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使这两个人成为内应,等司马懿大军一到,里应外合,平了叛乱。

三、速战速决快刀斩乱麻

司马懿得知孟达要叛乱的消息,首先给孟达写了封亲笔信,大概意思是相信孟达不会叛乱,分析诸葛亮也不会善待孟达。先稳住孟达,麻痹孟达,让孟达放松警惕性,也给自己作战赢得了时间。接着,司马懿就快马加鞭,昼夜兼程,赶往上庸,亲自督战。从宛城到上庸足足有1200里路,曹魏大军急行军,只用了八天时间,一天平均行150里路。打仗讲究兵贵神速,司马懿神速得厉害。而且速战速决,到了上庸就开战,结果只用了16天时间快刀斩乱麻灭了孟达。当然,邓贤李铺开城投降功不可没。

灭了孟达,平了叛乱,司马懿为曹魏除一大患,也给司马懿赢来美名佳话,让曹魏满朝文武对司马懿刮目相看,足以印证司马懿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三国演义》及其注解

3、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