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肠道

/ 2

思考肠道

丁建华

商丘市中医院476000

据中新社报道,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年均新发大肠癌病例13万,并以年均4%的增幅不断攀升;在癌症发病排名中,大肠癌已由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中国发达地区的大肠癌发病率较30年前增长了两倍多,已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2020年,中国可能有550万人罹患该病。

为什么?我们究竟怎么了?难道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只与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变化有关吗?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我们身体的三道较为重要的屏障:

血脑屏障:是由软脑膜,脑毛细血管壁,包在血管壁外的星状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所构成的。婴幼儿因此屏障未发育完全,所以比较容易发生脑炎。成人的这些组织结构致密能够阻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经血流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

胎盘屏障:是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共同构成。该屏障不妨碍母体与胎儿的正常交换,但却能阻止母体内可能存在的病菌的通过。但在孕头三个月,胎盘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孕妇若感染某些病毒(风疗病毒、肝炎病毒)就会由母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等。胎盘屏障在人出生后已不复存在。

胃肠道屏障:胃肠道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一方面,负责运输排出日常糟粕,一方面负责阻断毒素侵害人体。现代医学认为胃肠道屏障的重要作用是: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99%都是通过肠胃消化吸收的;2)人体废物及毒素的80%是通过大便排出的;3)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大部分是在肠道内合成的。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微生态环境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而肠道微生态环境抗病作用首先是通过肠道屏障来实现的。

综上所述三道屏障,只有胃肠道屏障每天都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并且伴随一个人的终生,但人们听说较多或引起重视的往往是前两个屏障,而对胃肠道屏障却是视而不见,对于胃肠道屏障这个最为重要的保障有几人能够认识他、了解他呢?又有几人能够主动维护呢?

其次,让我们看一下我们对自己的胃肠道屏障是多么的残忍:便秘和腹泻是经常出现的两个病态,然而这些排便异常的患者当中只有50%的患者选择去看医生,其中只有20%的患者会遵守医嘱。未引起他们重视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便秘和腹泻的危害。大量的水份在大肠吸收,使我们不至于像排小便似的总是蹲厕所,这是大肠的一个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便秘呢?大肠内有毒的液体反复被吸收已经本身对身体构成了危害,再加上长期服用泻药而出现的副作用,这两种因素叠加对大肠的伤害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皮肤粗糙、色斑、痤疮,只是表皮表现出来的危害,更可怕的是这两种因素都是导致或诱发大肠癌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长期便溏或腹泻呢?大量的肠道益生菌和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将会一同随粪便丢失,因为钾、钠、铝、镁等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以及一些维生素在大肠内合成或吸收。肠道益生菌在大肠内生活和繁殖,这些对人体至关重要的物质长时间随腹泻而流出体外,对人体会有相当大的危害。就拿双歧杆菌来说吧,能够充当肠道屏障卫士,防止细菌、毒素等接触大肠细胞,因他分泌出一种最广泛、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A(S-I-GA),这种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够阻止细菌附着在肠黏膜细胞上,这一功能要比其他免疫球蛋白高7-10倍,同时,双歧杆菌更能耐受大肠中的温度和PH值的变化。在肠道内双歧杆菌作为有益菌通过自身细胞壁内的磷酸壁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结合,共同占据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如同防卫敌人的城墙,能阻止肠腔内致病菌的入侵,如果这道生物屏障不牢固,人就容易生病。

双歧杆菌的功能:1)帮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2)帮助身体维持平衡,拮抗致病菌,防止疾病;3)抗癌、抗衰老;4)抑制有害菌生长;5)促进大肠蠕动;6)防治腹泻,增强人体免疫;7)分解致癌物质;8)吞噬瘤细胞。

由此可见,长期的便秘和腹泻,都是肠道屏障的两种恶劣天气,这两种恶劣天气都会使原本郁郁葱葱的大肠环境变成一片沙漠。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的胃肠道是不是也应当有年龄之分呢?当一个人的肠道年龄远远大于实际生理年龄时,会不会出现“少年老成”,当一个人的肠道年龄远远小于实际生理年龄时,会不会出现“青春永驻”?中医认为的“肠道畅通百病不生”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含义呢?有研究表明,50岁以后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数量只剩下原来数量的10%。所以人们50岁以后越来越衰老。

再次,再来看一下我们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人们总认为胃肠道是铜打铁铸的不朽长城,任凭生猛海鲜,辛辣厚味。这里面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饮食不加节制,每天辛辣厚味、生猛海鲜、油炸食品等,有一部分人苦于应酬,每个月在家吃饭的次数寥寥无几,仔细想想,这些人胃肠道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转,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另一方面是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激素喂养大的鸡、鸭、鱼、猪等家禽,福尔马林泡过得不会腐烂的海鲜,硫磺熏过的白馒头、农药超标的蔬菜、各种添加剂超标的饮料和食品。这些东西进入人的胃肠,胃肠就变成了“一座化工厂”,一部分毒素由肝脏化解,一部分毒素由二便排出,一部分毒素入血被白细胞吞噬,剩下那部分毒素实在代谢不完的,只能沉积在人体,日积月累成为健康的无情杀手。

最后,再来看一下我们的生活和排便习惯:医学证实,40岁后肠屏障开始老化,但40岁左右正是工作岗位的主干力量和家里的顶梁柱,每天的工作压力巨大不说,工作的时间较长和生活节奏较快使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更谈不上锻炼身体和养生,每天公园里晨练的十有八九都是老年人。再加上排便习惯的人为控制,打乱了胃肠道(第二大脑)与第一大脑的生物钟共鸣。胃肠道不是简单的有肌肉和粘膜组成的管道,而是在复杂的神经系统支配下发挥功能的一个整体。一方面肠道受丘脑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另一方面胃肠道本身尚有自动调节的神经系统,即肠肌间神经丛与粘膜下神经丛,且总数与脊髓神经元相仿。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存在于胃肠道内的肽类激素也存在于脑内,作为神经信息的遗传物质,故称为脑肠肽,这也提示神经系统与胃肠系统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因此,胃肠道有人体“第二大脑”之说。精神与消化道之间的关系密切,例如精神状态的变化能影响胃黏膜的血液灌注和腺体分泌,也能引起结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的变化。溃疡病病人的症状加剧或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出现,常常发生在情绪受打击之后。据报道,在战争、地震环境下,居民、士兵,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情绪不稳、容易冲动与脊髓和脑的相互作用可引起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情绪变化可以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认为七情的变化与脏腑功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持久,使精神意志难于承受,超过生理适应范围时就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功能,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病。七情中的思与胃肠道关系密切。中医认为,思为脾之志,思虑过度,忧思伤脾,临床上可见胸闷腹胀、食滞难消、不思饮食等症状,以上均说明了精神因素与胃肠道疾病二者的关系。

作为一名肛肠科医生,真心呼吁大家思考肠道,思考健康。

作者简介:丁建华副主任中医师科室主任1963.12.17出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