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小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李静

李静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行修补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接诊的43例行修补术治疗的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对其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客观评价围手术期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对患儿有效的围手术期干预护理措施,本组患儿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恢复效率,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行修补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干预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病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疾病,患儿发病后会出现病理性胃食管返流,对患儿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是患病期间会严重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会自出生后出现呕吐症状,其中80%病例是在出生后第1周内,另约15%是在1月内出现,一般表现为呕吐量大且剧烈,大多数的病例呕吐物会含血性物质[1]。对于本病的治疗,轻者可保守治疗,重者长期反复呕吐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修补手术治疗扩大的食管裂孔。近年来,伴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腔镜手术凭着其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逐渐在临床普遍开展。我院对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接诊的43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进行了腹腔镜下的修补手术治疗,配合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接诊的43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全部患儿均经明确诊断符合本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入选患儿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患儿年龄6个月到6岁不等,平均年龄(12.31.7)月;患儿最低体重5.3kg、患儿食管裂孔宽度2.6-4.1cm。全部患儿均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操作,手术类型均为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同时实施胃部低端的折叠手术干预。

1.2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1.2.1术前护理:饮食指导,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会出现呕吐现象,个别患儿会有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现象,因此应做好患儿的饮食护理,要合理的安排患儿的饮食,根据患儿的情况及时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保障营养的供给。根据患儿的检查结果,必要时予以药物辅助治疗。此外,应指导患儿家属正确的喂养方法。应做好患儿皮肤及体位的相关护理工作,为手术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患儿呕吐后应及时的跟换衣服,避免呕吐物侵蚀皮肤造成皮肤湿疹的发生;休息时应采取半卧位或予以斜坡位休息,在喂奶时应保证直立位或半卧位,以防呕吐窒息的发生;休息时,为防止返流的发生,可抬高床头等。

1.2.2术后护理:①腹部体征观察,术后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如有无伤口渗出、腹痛、腹胀等。术后24h内需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对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等准确观察并准确记录,待24h后胃肠功能恢复,可拔出胃管给予正常进食。对术后出现腹胀现象的患儿可予以口服吗丁林、腹部热敷治疗[2]。②呼吸道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及监督,患儿因麻醉未清醒,因此术后应给予呼吸机支持,待拔管后应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并对呼吸频率予以观察记录。对清醒患儿,应予以每日三次的吸氧治疗,同时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③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会增加患儿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发生率,因此,应做好患儿的营养护理工作[3]。临床护理人员应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营养支持方案。如对贫血、营养不良的患儿可予以红细胞悬液及血浆输入护理。但应注意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以免引起婴幼儿心肺负担过重。同时对出现药液外渗、肿胀、局部颜色及温度改变、血管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等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停止输液并更换穿刺部位。④并发症护理,肺部感染是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的常见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术后应予以患儿实施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对出现异常者应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处理。对高热患儿,应积极的对其实施降温处理,避免热惊厥的发生。此外,应加强巡视,要确保患儿炎症得到有效的医护处理,以免出现其他病症[4]。

1.2.3出院指导:对康复出院的患儿进行相关的知识指导建议,告知患儿家属,患儿应在其监督照顾下保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同时保障患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指导患儿家属学会观察患儿相关异常情况,对出现异常者应及时就医。

2结果

本组43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在积极的围手术期干预护理下,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患儿手术时间58min到122min,平均时间(87.8±14.3)min;手术出血量5ml到21ml,平均出血量(10.3±3.6)ml。43例患儿在术后次日有25例患儿出现了体温升高现象,待积极护理后,全部患儿体温均将至正常。43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仅一例患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现象,经干预后缓解。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8到13天,平均住院时间(10.1±1.5)天。

3小结

小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属消化内科疾病,是比较常见的膈疝类型。本病的发生会导致小儿患者出现胃食管反向流出,还会对患儿的食道系统间膈肌角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部分患儿还会出现腹腔脏器增大等现象,这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患儿在发病的过程中会出现呕吐、发热等现象,伴随着呕吐物的增多患儿的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和明显,这对患儿的成长发育也有着严重的影响。研究显示,针对患儿实施有效的治疗,并配合相关的护理操作,是可有效的促进患儿康复的[5]。针对护理措施,本次我院对近期内接诊的43例小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者实施了修补手术治疗,同时配合围手术期干预护理措施,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因此,笔者认为,临床对行修补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这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施诚仁,金先庆,李仲智,等.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1-268.

[2]赵宏志,秦鸣放,王庆,等.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1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2):159-161.

[3]王文美,冯杰雄.小儿梗阻性黄疸时营养状态评估、营养支持及其发展趋势[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28-31.

[4]于利萍.不同手术方式下食管裂孔疝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249-250.

[5]龙胜娟.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9):1231-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