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研究

唐镇

重庆市长寿区八颗街道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1220

摘要:由于畜牧养殖行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动物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有效防控是确保畜牧养殖业稳定的根本保障,对于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和社会文明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要想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就必须降低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生病的几率,推动我国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发展。

关键词: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控防;对策

1导言

现阶段,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属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养殖规模也在不断的提升,并且养殖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整体的养殖趋势更加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多种疾病,从而严重的降低了饲养质量,阻碍了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要做好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控防工作,寻找有针对性的控防对策,使畜牧养殖业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

2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常见类型

2.1传染病

传染病治疗起来较为麻烦,是可怕的病症,通过动物并进行直接传染,在此环节,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水源、空气等,通过多种介质进行传染,危害到养殖业动物的健康生长。病毒、真菌、细菌等都是动物传染病的主要病原,被传染后,在早期,动物不会有明显的身体表现,传染病主要分为潜伏期、前驱阶段、发病阶段等这几个环节,在通常情况下,进入发病阶段后,动物的反应较为明显。

2.2普通病症

动物的普通病症主要分为3类: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产科疾病,普通病症是针对个体而言的,只需要在发现的初期做好及时控制,进行有效的治疗,就可以保证个体健康。动物内科疾病的形式很多,大多表现为外伤。最复杂的就是动物产科疾病,动物从怀孕开始一直到产后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疾病都属于产科疾病。

2.3寄生虫病

蠕虫、原虫以及节肢动物是寄生虫疾病常见的3个种类,畜牧养殖的过程中,寄生虫病也属于常发的一种疾病,蠕虫与原虫通过在动物的体内或体外寄生,依靠吸取动物自身的营养物质进行成长,而节肢动物的存在方式为体外寄生,将动物排出的排泄物等作为自身的营养基础,从而实现生存的目的。换句话说,无论哪种寄生虫都需要依靠寄生主体进行生存,并且也能够通过普通接触进行传染。

3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

3.1养殖设备完善度不足

虽然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但是我国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却不理想,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无法对养殖设施进行全面的完善,而且在选址、构建等方面也存在不足,甚至很多养殖场建立在环境比较恶劣的位置,无法为动物的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设备与设施,从而增加了动物的患病几率。

3.2人为因素

部分养殖户文化水平低,且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单纯凭借“口耳相传”的经验和自行摸索的规律进行畜牧动物养殖,一旦动物出现不良病症时,养殖户不能及时发现动物发病情况,动物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养殖户专业知识知识匮乏,在疫情较轻微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当动物病情较严重时,养殖户才去聘请兽医诊治,却为时已晚。

3.3生长环境差

生长环境的好坏是保证动物健康成长的重要客观性因素。然而现阶段我国畜牧养殖业基本上是养殖户小规模分散养殖,因而在圈舍建设和管理投入资金很少。而动物的活动范围就会受到限制,缺乏充足的活动空间,动物的健康水平就会下降,没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很容易得病,特别是脏乱差的养殖场。

3.4饲养管理不规范

大部分的养殖场都会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容易造成动物疾病爆发,而且有的养殖户根本没有科学管理意识,甚至不了解有关专业的饲养知识。盲目地认为吃得多就会长得好,这个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应该科学地喂养,这样才会节约成本,提高收益。

4防控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有效措施

4.1定制安全检疫制度

由外部引入的动种群,首先需对其进行严格疾病监测和消毒。买进前期先和原畜牧动物分开养殖,并对其隔离观察,随后注射疫苗并驱虫,在保证新引进畜牧动物身体机能正常健康后,才可以进入正常饲养区域进行混养。其次针对养殖区域制定出入标准,只能允许工作人员与饲养人员进去养殖区域,其他外来车辆与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才可以进入,畜牧动物交易避免在养殖区域内进行。在流行病发生期间,所有的养殖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消毒,对动物检验,如发现疑似病例,应进行及时处理,保证种群安全。

4.2科学饲养动物

在动物饲养需注意: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因为饲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的身体机能状态,因此饲料人员必须保证饲料干净、卫生,确保饲料健康、安全,这是食品安全的必要保证;在饲养中,不同的种类的动物其喂养方式不同,相关人员应结合动物种类、生长所需等因素,按比例分配喂养,使饲料中营养与动物生长需求相符,如此可以起到提升动物抵抗力的作用。合理的膳食可以增强动物体质,提高免疫力;制定实践性养殖制度,合理安排动物粪便。首先需定期对动物粪便或者排泄物进行清理,并做好消毒工作,定期通风,检查卫生情况。针对繁殖动物应建立繁殖系统,采用有效的措施避免外界因素对动物繁殖造成的影响,保证繁殖动物健康。

4.3养殖场的合理布局与安排

最好采用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如此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最大程度降低外来动物对养殖动物的疾病传染。定期为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严格检查疫苗质量和免疫头份,保证疫苗作用能够充分发挥。针对养殖场地,最好将其建设在地势高、通风性良好的地方。且保证水源充足、排水便捷。一般情况下养殖产场地应远离居住宅区。在养殖场地布局设计方面还需合理安排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合理设计动物种群和数量,为动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4疾病发生后的控制措施

如果动物发生疾病,应即使处理,给与相应的治疗。在疾病发生后不要只是关注于眼前的利益,忽视对养殖场环境和其他动物的消毒工作。导致群发性养殖疾病,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在疾病发生后,养殖人员需做好以下几个的防控措施:将患病动物与其他动物及时隔离,根据疾病情况选择淘汰或者是隔离;详细记录动物的免疫与用药情况,严格遵循兽医的指导进行用药,妥善保存用药记录;遵循兽医的指导及时停药,结合药物与停药期限的不同,及时停药。避免用药过量造成药物残留,进而影响动物养殖质量。

4.5加强动物饲养与管理

提升养殖人员对疾病防御的主动性,增强其重视度。相关部门可以给动物养殖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培训,使其能够运用先进技术来对动物养殖进行科学管理。保证养殖生产收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有效的动物疾病防控措施,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因此不仅要做普通疾病的防控措施,还需注射疫苗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如流感。药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疾病防控手段,特别是一些流行疾病,其防治效果较为显著。但需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动物的危害较大,养殖人员一旦出现错误疫苗的情况,就会造成极大的后果。

5结束语

总之,动物疾病的控防工作,不仅是畜牧养殖业发展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的关键性工作,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以及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必须要做好畜牧养殖中的动物疾病控防工作,全面提升畜牧养殖食品的安全性,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翁国斌.刍议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相关工作开展的工作重点[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4):11.

[2]刘金贤.试论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07.

[3]王金霞.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有效控制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8,38(20):113.

[4]张艳敏,贡媛媛.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