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30例诊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睾丸扭转30例诊治体会

许吉万

许吉万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探讨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对睾丸扭转的治疗水平,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睾丸存活率。对30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探查。30例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其中7例切除睾丸。提高睾丸扭转诊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彩超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对怀疑睾丸扭转者主张尽早手术探查。

【】睾丸扭转诊断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349-02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是由于睾丸和精索本身的解剖异常或活动度加大而引起的扭转,使精索内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睾丸缺血、坏死,是泌尿外科的急症,需要紧急处理。本病以往认为发病率不高,为1/4000左右,近年来随着对以往病例的分析,发现本病有相当一部分被误诊为急性睾丸炎或急性附睾炎,因此,实际的发病率可能并不低。睾丸扭转以鞘膜内型最为常见,是指睾丸在鞘膜内发生扭转,好发于青春期。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患者,年龄1岁~25岁,平均16.5岁。左侧20例,右侧10例,无双侧同时扭转。发病到就诊时间:<12h22例,12~24h4例,>24h4例。30例均为突发一侧睾丸疼痛,疼痛可向同侧腹股沟、下腹部放射。

1.2诊断发病突然,睾丸疼痛常在睡眠中疼醒,从隐痛开始,逐渐加重,向同侧腹股沟区放射。发病时间>12小时后,可见阴囊皮肤红肿,睾丸明显肿胀,触痛剧。由于提睾肌痉挛和精索扭转变短,睾丸向上移位呈位,且睾丸与附睾的位置发生改变。扭转时间>12小时,可触及睾丸与附睾的界限不清。阴囊抬高试验(Prehnstest)阳性。大部分提睾肌反射消失。若阴囊内睾丸缺如者的急腹症患者应考虑有隐睾扭转的可能。

1.3辅助检查①Doppler超声血流图可灵敏测出睾丸血流变化,对睾丸扭转诊断的敏感性达80%,特异性100%。扭转轻、时间短,可呈无灌注血流图像。扭转程度重,如360°以上,时间长,可呈无灌注血流图像。②99mTc作睾丸同位素扫描准确率95%以上,但此项检查费时、系统复杂以及条件限制性等,基层医院初诊时不宜作首选的检查和确诊方法。

1.4治疗方法首先在患者阴囊做横切口,切开鞘膜壁层,将睾丸娩出,对受累睾丸进行探查,检查其扭转的实际方向和程度,若很短时间内睾丸由紫蓝色变成粉红色,提示其尚有活力。术中将扭转睾丸复位后,经常规予以1%利多卡因行精索局部封闭和50°~60°温盐水纱布热敷30min后观察,未见血运回复者,予以手术切除,血运回复者则行固定术治疗。将有活力的睾丸固定于中膈位置,健侧睾丸固定于阴囊壁或中膈。

2.结果

30例患者中首诊确诊25例,误诊5例,1例误诊为鞘膜积液,4例误诊为急性附睾炎。30例患者中7例睾丸坏死,给予睾丸切除,其余均复位固定。

3.讨论

3.1病因及发病机制睾丸扭转既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性因素。依据扭转部位的不同分为鞘内型、鞘外型和睾丸系膜型(MesorchialTesticularTorsion)。鞘内型临床常见,高发年龄为12~18岁,它与先天性解剖异常有关。鞘外型少见并多见于新生儿、胎儿,约占10%,扭转部位在睾丸鞘膜上方,往往扭转较为严重,需作睾丸切除。睾丸系膜扭转比较罕见,扭转部位发生于睾丸顶部与附睾之间的组织,认为与先天性睾丸系膜过长和附睾与睾丸结合不全等有关。另外,睾丸发育不良、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异位或隐睾也是发生睾丸扭转的解剖学因素。后天性因素主要包括剧烈运动、外伤、肿瘤、温度季节等环境因素,另外青春期性欲增强,性冲动活跃致夜间阴茎勃起频率及持续时间增加,导致睾丸及附睾随提睾肌收缩过度上提、旋转也是睾丸扭转的原因之一。

3.2治疗睾丸扭转的治疗以手术探查为主,睾丸扭转的发生时间是决定手术方式的关键,多数学者均认为发病6~8h内进行手术探查并复位固定,睾丸的成活率较高,如发病超过24h,睾丸可发生坏死、萎缩等不可逆性损害,使精液质量严重下降,导致男性不育。所以睾丸扭转宜给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已经明确诊断或高度怀疑睾丸扭转者,应给予手术探查治疗,不主张手法复位,因为手法复位的盲目性较高,复位不当反而加重病情,并且复位仍可复发。手术过程中根据复位后睾丸的血运恢复情况决定睾丸的处理方法,睾丸复位后,用温盐水纱布湿敷睾丸20~30min,如果睾丸色泽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则保留睾丸并给予睾丸固定术和鞘膜翻转术治疗,如果睾丸色泽未好转仍为紫黑色,则给予睾丸切除术。睾丸的解剖异常是双侧性的,所以有必要对对侧睾丸进行探查并给予睾丸固定处理,防止对侧也发生扭转。

3.3误诊原因分析①缺乏医疗常识,患者对此病重视程度不够。本组病例中多数为农村患者,缺乏医疗常识,患病后先到就近诊所治疗。②基层医生缺乏对睾丸扭转的认识,不重视详细的病史采集及查体。误诊主要发生在非专科医院和基层医院。青少年患者如没有明显的创伤史而突发睾丸疼痛者要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应及时向患者讲明情况,转专科医院诊治,而不是一味地消炎治疗,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失去睾丸。③未能及时行手术探查。即使对睾丸扭转的诊断有怀疑时,也应及时手术探查,这是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即便术中确诊为急性睾丸附睾炎,行附睾被膜或睾丸白膜切开减压,亦可缓解症状,缩短治疗周期。④对急诊患者建立绿色通道,快速准确诊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尽早手术。

综上所述,提高对肇丸扭转的认识,进行全面细致的问诊、查体,及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尽早手术治疗,可有效治疗肇丸扭转,降低肇丸丢失率,挽救肇丸生精功能。

参考文献

[1]扈新,杨艳,张玉泉,等.15例睾丸扭转临床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5(2):168-169.

[2]孔德朋.睾丸扭转16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7):103.

[3]王增利,赵卫红,孙伍柒.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现状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