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并解决粮库建设过程中的难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分析并解决粮库建设过程中的难点

徐首春

乐清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浙江乐清325600

摘要:粮库建设项目在前期谋划、设计、审批、招投标、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竣工财务决算、备案归档等一系列工作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难点。本文根据浙江省东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实际的粮库建设项目,将粮库建设过程中碰到的几个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分析;解决;粮库建设;难点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实行市场化和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本地区的粮食缺口将进一步加大,粮食风险也将随之增加。为防范粮食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必须进一步充实本地区的地方粮食储备,缓解粮食仓容紧缺的矛盾,以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新建地方粮食储备的仓库已成当务之急。

一、粮库建设项目的概况及开工前准备工作

新建的这个粮库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54713平方米(其中带征用地面积58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953.4平方米,建成散装平房仓8座,及其生产、办公配套设施。本工程建筑占地面积18475.4m²,面积较大,原来的场地地貌较复杂,其中有水塘、山体等。开工前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临时道路铺设、临时变压器报装、水电安装、临时设施搭建等。在满足开工条件后,就正式开工建设了。

二、分析并解决粮库建设过程中难点的重要性

分析并及时解决粮库建设过程中的难点,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节约工程造价,并能有效地将各个施工工序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有序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工期,确保粮库建设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三、分析并解决粮库建设过程中的难点

在粮库建设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难点,现在列举以下几个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1、分析工程难点一:由于场地之前属于围海、回填,部分面积地下淤泥较多,在平整场地的同时,要将场地主干道路进行矿渣换填;现有场地的高处铲平后,整个场地标高比正负零低800mm,施工单位需要大量矿渣回填(估计一万多立方米);由于该项目附近又是在做道路铺设,造成矿山的矿渣相当紧张。

解决办法: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牵头,联系矿山负责人,告知矿山负责人该粮库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达成一致意见后,第一时间缴纳部分现金作为押金,确保将矿渣回填量优先满足本项目。

2、分析工程难点二:在打试桩的过程中,由于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标书)的里面是采用回旋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单位就采用回旋钻成孔灌注桩,结果打桩的速度慢得像蜗牛。打桩过程中,进行到上面的素土、淤泥层面还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进入到全风化岩层就出现问题了,更不用说入岩了(设计要求是进入中风化岩层1米);如果打桩形式不作调整,会影响整个工期。

解决办法:由业主的主管部门组织召开打桩施工工艺变更的专家论证会,根据专家论证会的意见,同意将回旋钻成孔灌注桩调整为冲击钻成孔灌注桩。

3、分析工程难点三:由于场地的原因,无论是采取回旋钻成孔灌注桩还是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混凝土充盈系数都远远超过理论充盈系数的方量;(回旋钻成孔理论充盈系数1.20,实际充盈系数平均是2.40;冲击钻成孔理论充盈系数1.32,实际充盈系数平均是2.70),充盈系数理论与实际相差很大。

解决办法: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会议指出,该项目地块处于港区范围,由于港区的特殊地质情况原因,港区范围内其他的建筑工程也存在类似的状况,通过协调,充盈系数依照港区范围内其他工程项目相似计算。

4、分析工程难点四:工程灌注桩共有832根,再结合工期,施工组织设计上施工作业的桩机必须要16台左右,否则影响工期,1台400KVA临时变压器功率只能供应7-8台桩机施工。

解决办法:由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联系供电部门(供电局及供电所),再申报1台400KVA的临时变压器(一般情况下,变压器从申报到安装完成,最快也要一个月左右)。通过多方沟通、协调,在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只用了7天的时间,第2台临时变压器就安装完成、投入使用。

5、分析工程难点五:在基础开挖的过程中,散装平房仓(无桩基础)A1、散装平房仓(无桩基础)A2、散装平房仓(无桩基础)B2局部出现了实际地质情况与地勘报告内容不相符,从而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解决办法:由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联系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回复:局部采用C20毛石混凝土换填至基础底标高,毛石粒径不大于40cm。这么做能有效提高浅层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上图为散装平房仓(无桩基础)A2基础开挖

四、结语

“国家大本,食足为先”,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粮食储备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手段。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储粮备荒的悠久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储备制度。特别是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建立健全科学的粮食储备制度和管理体制,切实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成为各级政府十分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粮食储备库的建设,对国家控制粮源,增强宏观控制能力,保证大中城市的粮食供应,确保粮食顺畅流通,繁荣粮食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积极分析并及时解决粮库建设过程中的难点,是推动粮库顺利建设,建成投产使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概论》(新1版)主编熊峰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4

[2]《地基与基础》主编昌永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1

[3]《地基处理实用技术与应用》主编黄梅化工工业出版社2015.7

[4]《建筑施工全过程管理实务》主编冯建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7

[5]《建筑施工实用手册》主编杨波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8

[6]《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主编苗胜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

[7]《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三版)主编顾祥林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9

[8]《工程结构》(第二版)主编许成祥关萍科学出版社2015.5

[9]《施工员通用与基础知识》主编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