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微

张陈

张陈

杭州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为了实现房屋建筑施工的节能减排,建设绿色工程,并有效的利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由于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有很多优点,因此被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从而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而如何有效的利用新技术的优点为工程带来便利成为当前建筑业需要研究的课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时间短,因此,要避免因技术不成熟而造成的损失。下面就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简述如下。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1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点

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速度快

房屋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的构件是预制构件,大部分的构件在工厂内已经是成品或半成品,现场施工中只需将构件按照图纸安放在适当的位置,同时做好板材之间的连接就可以了。因此,施工起来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使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又上新台阶。

1.2节能减排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由于装配式混凝土施工采用的是预制材料,现场施工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有效节省材料的用量。从而为我国的能源的利用带来新的发展形式,减小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明显减少了空气和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有效发展节能减排建设,使我国的建筑行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一致。

1.3降低工程造价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还能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的构件是在工厂内实现的,现场只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指导施工即可。现场施工时所用的主要是吊装机械,可以减少很多人工,有效的降低了人工费的支出,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减小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有效提高施工进度,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保障。

1.4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功能特点

由于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性较好,连接性强,故结构抗震性能也随之增强,从而保证人们的使用安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正在不断的改善,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简单,施工速度快,能有效的控制各预制构件的紧密连接,增强保温强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设计预制构件,确保施工所需构件与现场施工相一致,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2混凝土装配式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制墙板安装及节点施工操作要点

装配式结构里的预制楼板的施工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先是预制墙板的吊装,然后是墙板的定位(应该是确保位置准确无误,避免返工),接着是墙板斜支撑的安装以此固定墙板,再接着就是墙板的精确调节(必须精准),再接着就是一些现浇节点的的钢筋绑扎,还有水电的机电线盒以及线管的埋设,然后预制墙板就要开始灌浆了,灌完浆就要安装PC扳了,再然后就是浇筑墙体,最后就是绝热夹芯板垂直缝防水构造的施工了。

2.1.1灌浆操作技术要点

工地上对灌浆料的使用要求必须是现场制作,一般用到的机器是搅拌机,在进行搅拌的时候,先把水泥等需要添加的搅拌物倒进搅拌机,接着添加80%水,开始搅拌,静置一会,接着就可以进行灌浆的具体操作了。灌浆最适宜5~40℃,温度过高过低都对接下来的施工产生不良的结果,灌浆过程要避免阳光直射,而最好在初凝的15min之内用完,不要多拌,用多少拌多少。进行灌浆的时候,要对构件的表面进行洒水,来润湿和降温,这样有利于施工。在冬季施工的时候要注意保温,当温度低于5℃时,必须停止施工。当预制墙板两边现浇部分要进行合模的时候,就要进行灌浆的施工。施工现场具体采用套筒灌浆,一般是从套筒的底部开始,从预留的PVC灌浆孔依次灌浆,等到有灌浆料从PVC灌浆孔流出时,说明孔内已经满了,随即用软木塞将孔塞住,必须塞牢,防止漏浆。还有在完成灌浆的4h之内,不能让预制墙板受到震动,以防出现缝隙。

2.1.2PC板安装技术要点

进行PC板的安装,首先要用临时支撑的固定架固定好,等到PC板构件进场后,根据PC板的安装要求,将其放在堆放架中,吊装时系好上面预留的吊环,就可以进行吊装。这里着重强调一点,PC板安装的时候,一定不能和预制板之间留有缝隙,必须整体的拼接。拼接完成后,可以校正PC扳了,校正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

2.1.3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提前在底部浇筑3~5cm的减石子水泥砂浆,起到减缓混凝土石子,防止漏浆的作用,当浇完砂浆后,就可以浇筑混凝土了。墙体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这里对浇筑的高度也有要求,应该是40cm左右。而且每次浇筑的时间间隔应当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否则就会有缝隙,浇筑的过程中要用振动棒振捣,振动棒的使用有许多要求,比如振捣要均匀,要避免漏震,还要采用分层振捣的方法,每层应该小于30cm,振动棒应该快插慢拔,每次应该插入50cm左右,不要插深了也不要插浅了,这里就需要有经验的瓦工师傅了,要对振捣的时间准确把握,当出现石子下沉或者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振捣了,避免多振和少振。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应当避免碰到钢筋,预埋件,和模板。浇筑完成后,应当整理上口钢筋,恢复到原先位置,还有应当以钢筋上的标高进行找平收面,这里应当严格控制好。墙体浇筑的高度应当比顶板的下皮高,应该高出2~3cm,都完成以后,就要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表面收光好,争取达到标准要求。

2.2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施工

预制阳台的吊装一般要注意已下几点要求:①吊装时应该系好上面预留的吊环,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检查一下,吊环是否完好;②在吊装阳台的过程中,应当保证阳台板离作业面大于50cm的时候停顿,以此来调整位置,看是否符合安装,安装时尽量速度放缓。然后对着控制线,放好阳台,可以微调来达到准确的位置,还要保证阳台的水平,可以用水平管来控制标高;③安装好阳台后,最好进行一次校正,确保水平,标高都准确,还要确保安装质量。

2.3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

预制叠合板安装的时候,应当利用模数化吊装梁,为了保证安全,起吊的过程中应当缓慢,确保叠合板不要出现晃动,保持平稳。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正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不断的向标准化、模数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墙体的保温、隔热、防渗漏等性能达到最大。不断的优化装配式混凝土设计,不断改善施工工艺和方法,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更好的为建设工程服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当实现节点的有效连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使建筑物的构件有效的传递受力,从而增加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提升和改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念,实现一体化施工,有力的推进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中,实现产业化结构的施工成为当下建筑工程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施工有力地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应用,以有限的资源促进建筑的快速发展,不仅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而且使建筑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科学的掌握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有效利用各种技术施工形式,发挥各自的优点,从而实现绿色建筑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奎山.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装配住宅施工技术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

[2]刘琼,李向民,许清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现状[J].施工技术,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