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归纳法在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比较归纳法在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杨沐雨

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蚌埠市233000

摘要:比较归纳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研究方法,它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总结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本文运用这一研究方法从不同规划内容方面对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从而给其他山地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比较法

1比较归纳法简介

比较法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

归纳法则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论证方法。它是通过两个事物或者多个进行比较后,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从而总结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

2比较归纳法的应用

比较法实质是对事物从相同或者不同层面进行比较,发现其相同点或者不同点,分为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横纵结合比较法。本文运用的是横向比较法与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一般是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同层次的比较,纵向比较法是单个事物与过去某个时间的状态进行比较。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不同内容进行分析。而归纳法则是对事物进行总结,发现一般规律。

3比较归纳法优缺点及局限性

优点:直观、形象、简单易懂,具有一定说服力;缺点:主观随意性较强,分析人员要有一定专业水平。分析人员知识面越广,知识掌握越熟练,阅历越丰富,归纳得出的结论越有说服力。

局限性:比较归纳法是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不同,不能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更多的是依据主观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因此精确度不足,只能对不定量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4比较归纳法在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案例中的应用

4.1空间结构布局比较

将桐子林镇和土城镇两个案例进行比较

4.1.1桐子林镇[2]

根据目前桐子林镇域用地的现状,结合《盐边县总体规划》,采用“两轴三片”沿江带状的空间发展模式。“两轴”:一轴由磨石警片区、大坪地片区和簸箕鲜片区连接形成;另一轴从牛坪子经深沟餐、方家沟,到桐子林火车站连接形成。“三片”:以现建成的磨石警为中心片区,北部大坪地片区,以及南部的簸箕鲜片区,通过二轴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1.2土城镇[3]

根据2009年的《土城镇总体规划》,其镇域采用的是“一主两轴四片区”的空间布局模式。“一主”指的是以土城镇为中心,作为全镇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两轴”指将235省道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要轴线以及209国道作为次轴;“四片区”指东部通省馆村片区、中部镇区中心片区、南部白鸡铺村片区、北部塘埂村片区。

4.1.3小结

二者的相同点:(1)都是山地小城镇,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坡地较多,且土地资源不足,居民点过于分散。(2)都没有采用传统的“外溢式”发展,而是采取了“跨越式”的发展方式。(3)都是带状的空间发展模式,依山就势,一般以省道、国道或者其他道路作为镇区主要发展轴线,以镇区及周边地区作为发展中心。不同点:(1)桐子林镇采用的是“两轴三片八节点”的空间发展模式,土城镇则采用的是“一主四副两轴四片区”的空间布局模式;(2)两镇的地理位置,自然地形都不同,因此在进行空间布局时,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3)从行政级别和区位条件看,桐子林镇比土城镇更具优势,发展更快。

4.2土地利用比较

将八道河子镇和南江镇两个案例进行比较

4.2.1八道河子镇[4]

八道河子镇土地利用中存在许多不协调的现象。随着镇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比例会逐渐增加,随之的是用地比例的增加。因此,需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降低居住用地比重,以增加第二、三产业的用地比重。

镇域范围内,对一些零散分布且生产率低的农业用地进行适当调整,或整合成其他用地,或将其他用地适当开发成农业用地。

4.2.2南江镇[5]

(1)南江镇建设用地比例过大,比例过高,规划适当拆除一些不必要的建筑,减少建设用地比例,条件符合可以开发成耕地。

(2)耕地比例低仅占全镇农业用地的17%,需要对耕地进行严格保护,对其他类型的土地也可以适当开发成耕地。

(3)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过大,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且居民点过于分散。规划减少居住用地比例,对居民点进行整合,提高土地利用率。

4.2.3小结

两者的相同点:(1)镇区内都无省道或国道穿越,交通不便,经济条件相对落后。(2)二者土地利用率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对粗放;耕地面积少,用地紧张,储备用地不足;居民点过于分散,不易集中布置。不同点:(1)二者地势不同,八道河子镇地势平均628m,南江镇地势平均1100m,因此后者道路修建要求条件更高,难度更大。

4.3道路交通比较

将仙女山镇和沙镇溪镇两个案例进行比较

4.3.1仙女山镇[6]

仙女山镇地处重庆武隆县中北部,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和南部边缘山地,镇区距武隆县城16公里。区位条件较好,交通条件较差。

目前有四天道路通过镇区:武仙路(对外公路)、天仙路(镇区道路)、武丰路(镇区道路)以及一条村道组成。大多数道路以水泥路面为主,路面较窄,依山就势,通行能力差。镇内无铁路通过,无公交客运站。

4.3.2沙镇溪镇[7]

沙镇溪镇位于湖北省秭归县西南,全镇国土面积188平方公里,镇区位于青干河与长江的汇合处;主要交通线路为334省道和长江航道。

镇区现状道路网带有典型山地特点,依弯就势,弯道曲折多变、时高时低,布局自由度较差。过境车辆经过集镇中心,且随处停放,交通拥挤。

根据2011年的总体规划,自香山路起,向南延伸至纸厂河区域,修集镇外环路,接334省道,可连通矿区,并使过境车辆绕过集镇中心。

4.3.3小结

二者相同点:(1)道路弯曲多变,时高时低,且宽度较窄,行车不变,易造成交通事故;(2)道路布局不合理,路网密度较低;(3)依赖过境道路发展,缺少支路,交通拥挤;(4)无公交客运站等交通设施。二者不同点:(1)仙女山镇无过境道路,而沙镇溪镇有334省道穿越;(2)仙女山镇无航道,而沙镇溪镇有长江航道。因此,沙镇溪镇交通条件比仙女山镇更好,发展更有优势。

5总结

本文通过上述几个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案例,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空间布局上,不适宜采用平原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布局手法,一般采用“跨越式”的发展方式,而不是“外溢式”,同时具体的布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2)土地利用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对粗放的模式应转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方式,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3)道路交通不宜采用平原地区道路那样宽、大、直的布置方式,应依山就势,自由布局。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董晓莉.山地山水城镇空间布局模式探析[D].四川大学,2006.

[3]吴峻,吴思文.二高山地区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研究——以湖北房县土城镇总体规划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35:28-30+5.

[4]陈博洋.吉林省东部山地丘陵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涂涯.南江县山地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