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宋碧萍熊桂林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通安农牧站四川凉山6151311;会理县内东乡综合为民服务中心四川凉山6151002

摘要: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无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均有种植水稻的习惯。实践证明,栽培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稻米的品质,决定着稻米的精米率和糙米率比例。因此,加强对于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并从栽培技术的角度加强对于水稻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水稻的质量,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稻米品质;影响;

引言

在国民经济整体提高的背景之下,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的需求量逐渐上升,并将产品的质量作为选择产品的主要标准。这就要求我国的农业经营者不仅仅要追求农产品的产量,更要切实通过提高栽培技术的方式来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以满足市场对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1前期管理

1.1前期育苗和插秧

首先在水稻育苗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稻种,进行育苗。通过掌控播种或是插秧的时间可以提高稻米的品质,一般来说播种和插秧的时间若是能够晚于正常时间,会导致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减少,生产的稻米会更加精细。时间应该科学掌控,如果播种或者插秧的时间太晚,就会减少粗蛋白质在稻米中的含量,降低稻米的胶稠度,为稻米加工增加难度。一般第一季在清明前,第二季在6月底和七月初。虽然延后播种和插秧时间可以提升稻米的外观和味道但是却降低了其营养价值。插秧的密度过大,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不利于其养分的吸收,降低其蛋白质的含量、稻米更加垩白、直链淀粉成分含量增多,对其外观和营养品质产生影响。

1.2灌溉

灌溉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可以从灌溉水质和灌溉技术两个方面分析。灌溉水质较差,稻米品质自然较差,用清水灌溉的稻米其品质自然会更高。优秀的灌溉技术,除了能够为水稻的生长提供相应的水分之外,还应该到达前期深水护秧,深水护秧使秧苗的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都浸在水中,中期干湿交替、湿润的黄台,保证根际生态环境更加良好,所以要想生产出高品质的稻米,田间管理人员必须建立有效的促控系统。水稻发育后期过早停水也会对稻米的质量产生影响,田间的灌溉水时间可以稍微过长一些,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加稻米的蛋白质含量。

2田间管理

2.1合理使用肥料

有机肥是水稻种植中常用的肥料,而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的元素,像氮、磷、钾、硅等均在有机肥中存在。若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合理使用氮肥,则不仅可以确保稻米的产量,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米的美观度。农户在使用氮肥的时候必须严格控制单位面积内的使用量,若施肥合理,则可以有效提高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稻米垩白率和垩白面积。此外,不同的氮肥使用方式也会对稻米的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实践证明,一次性施加水稻生长所需的全部氮肥量会降低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而根据稻米的生长情况分期施肥,则可以确保稻米充分吸收氮肥中的养分。钾肥与氮肥的功效基本相似,合理使用钾肥可以有效保障稻米的精米率。除此之外,硅肥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硅肥对于稻米的外观和食用口感以及味道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栽培水稻的过程中,必须合理使用有机肥,严格控制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2.2清理杂草

鉴于水稻的生长特点,所以当稻田冲存在较多杂草时会对水稻的生长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农户必须加强对于杂草的清理工作,通过使用人工拔草、药物治理等方式落实。药物除草剂是种植水稻时常用的除草方式,其具有见效快,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的特点,从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一般来说,稻田中的杂草具有很强的抗药物能力,故而使用除草剂除草时应当在杂草的萌芽时期。秧田除草剂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除草剂,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基本可以消除稻田中95%的阔叶草。除了使用除草剂除草以外,农户还要落实对于杂草的防治措施。一般在水稻插秧达到一周的时候,将稻草扎成捆平铺在稻田的行间。平铺稻草的方式不仅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而且抑制时间较长,成本较低。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户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措施,比如在稻田中饲养肉鸭等。

2.3病虫害的防治

危害水稻生长的病虫害主要包括二化螟虫、稻瘟病、稻曲病等。为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农户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尽量选择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品种,并合理使用化学药剂,杜绝使用含毒量较高的农药。此外,农户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为水稻营造良好、无污染的生长环境,并加强对于水稻的培育工作,当水稻的根系生长发到、整体植株健康时,其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会较高,此外,生物防治在抵抗虫害方面也有着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当农户以水稻种植为基础,建立一定规模的生态农业时,生物防治的效果尤为明显。最后,农户还可以采用一些农业措施来达到消灭害虫、病菌的目的,比如深翻、泡水、清理杂草等均有着不错的效果。

2.4科学灌溉水稻

农户在选择灌溉水稻的水源时,要尽量选择自流清水,因为使用污水灌溉出来的稻米在品质上较差。此外,农户应当科学、合理使用灌溉技术,并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适当灌水。比如说,在水稻发育的中前期,农户要保证稻田始终维持在一种较为湿润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再比如说,在水稻的孕穗期间,农户要在稻田当中建立5cm左右的水层,降低低温情况对于水稻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而当水稻进入抽穗阶段之后,农户要使用浅、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其目的在于保持水稻根部的活力指数,避免水稻出现晚熟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户必须严格控制停水的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一般在收获前半个月左右停水即可,若停水过早则会影响到稻米的整体品质。

2.5水稻的收获

水稻收获时期的选择也会影响到稻米的品质。因为,稻米的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会根据收获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差距。一般来说,当水稻达到蜡熟期的时候,稻米的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会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并在水稻的黄熟期时达到顶点,随后会逐渐下降。因此,农户应当尽量选择在水稻黄熟期时进行收获。实践证明,收获方式也会影响到稻米的品质。人工收获的稻米在稻米和产量上都要高于机械收获的稻米,若在水稻种植面积不大,人力资源充足的时候,农户要尽量选择使用人工收获的方式。

2.6稻米的仓储

水稻成熟收割的时间和方式都会对其品质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水稻的精米率和蛋白质会在蜡熟期之后增多,会在成熟期之后减少。基于此,成熟期前后几天内收割的稻米品质会高于其他时间收割。为了保证收获到最佳品质的稻米,就需要精准的掌握水稻成熟期,种植人员可以结合经验和实际观察情况进行判断,选取收割时间。另外,虽然机械收割更加快捷便利,已经大面积推广,但是实践证明,机械收割的稻米品质往往低于人工收割。仓储是稻米在整个生产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其对稻米的品质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稻米收仓之后,其中含有16%左右的水分当仓储温度高时就会造成稻米霉变。所以仓储技术中包含了对粮仓的通风技术和翻仓晾晒技术,这些技术的适当应用,能够提高稻米的商品性。优化稻谷的干燥、加工等操作流程,都是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科学的仓储技术能够保证稻米品质的优良。

结束语:

综合来看,水稻栽培技术与稻米品质之间属于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合理使用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稻米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张三元,张俊国,金京德等.有机栽培环境对水稻产量构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5,30(2):13-16.

[2]王爱辉,王勇,耿文良.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3,43(6):31-33.

[3]李筱明,刘进明.水稻品种不同季节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1993(5):16-17.

[4]金京德,张三元,周舰等.水稻栽培环境及氮肥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4,29(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