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浅谈水利工程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莫金想

(东莞市江库联网工程中心广东东莞523808)

摘要: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在水里工程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将水质监控、水情测报、闸门监控、安全监测以及视频监控诸多工作内容在一个平台中进行融合,也使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相互流动分享得以变成现实,让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更加完善。笔者在这一文中主要讨论了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引言

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水利的信息这些步骤就是水利工程的信息化,还有将水利信息加以利用,共享水利信息资源的程度加深和使用深度的全面提高,并以此将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加强。在当下时代,先进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诸如电子、传感器、网络等,有相当一部分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将大坝的水情、闸门和安全监测等自动化系统陆续加入其中。在应用每个系统过程中也逐步成熟起来,然而将两个完整的系统之间的运行隔离开来,由于硬件接口和通讯规约的一些问题,在共享数据统一调度上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重复地开发、建设了很多系统,需要不同的操作员来负责管理和运行每个系统,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就被悄然浪费掉了,水利工程管理所带来的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从眼下的情况为基本点出发,非对于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統来管理操作系統的要求十分迫切。

1.解析系统的功能

在综合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现在的公共电信网可以在其中起到一个催化的作用,不但使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还能建设成水利综合信息网,把地方电信通道的潜力充分开掘出来。水利工程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综合信息自动化监控的问题始终是问题的关键,在水利工程中必须要有效解决的,还必须要加强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的信息。如果想要填补其所带来的需求,只有这样方能行之有效。综合信息网的建设之中囊括了测报、检测等诸多功能,综合信息网还要对分享系统内部的数据信息和可行性得到坚实的保障,这样才能把最有效、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人机界面。

2.基于SOA和ESB的应用支撑层

在水利建设的信息化过程中,漏洞和问题市场伴随着各个系统,例如在系统中,由于一些应用系统软件不够封闭,缺乏灵活性,缺乏集成性,尽管数据也在系统之间相互流动,不过数量很少,然而在数据共享过程中,相当规模的转换工作也同时进行。而且不同的应用采用的技术平台体系也是各不相同,它们之间也因此缺乏一个标准,这个标准需要统一的接口和统一的架构,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在多个信息系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以及数据流动等这样的需求还是比较困难的,更困难的功能级别的信息共享。

在系统中,如果使用的支撑平台是SOA和ESB的,在达成不同业务系统流程的集成和扩大补充新的业务系统功能等方面上,应用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以及业务协同和信息交换的公共服务都可以向客户提供。有一个服务瘫痪掉了,另一个服务就会补位替代它工作,下游技术和服务职责就不必要花心思去担心了,只有服务接口需要花时间去注意了。

3.水利自动化工程管理主要的缺陷

目前,面对我国的水利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愈加趋于成熟的发展,还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和一颗直面问题的心,而问题的查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统一规划是否欠缺。缺乏统一规划是我国水库管理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在水利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建设方面发展的比其他国家晚一些,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习惯以故旧运营模式作为工作的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形成统一的规划比较困难,联网管理水库就比较难以实现;管理模式和监测手段缺乏与时俱进的特质,以至于缺乏先进性。当下,我国的一些大型水库,正处于年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比较集中,雨季的水量较大等地区,因此就会出现水情状况严峻并非人力所能控制,水灾引起的安全隐患,让安全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我国的水库管理方面对水位、雨情的监测能力要着力提升,消除安全隐患,不能形成统一的网络管理是水库综合管理的缺陷之一。水量、水质、水情等信息都是水库所能涉及到的,其主要特点还是信息量非常之大,对这些信息水库管理方面主要还是缺乏统一的管理系统,统一的网络管理也没有能够形成。如此,信息共享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种种原因使水资源的调度、统一配置和管理的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不可预知的困难。

4.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办法

水利工程管理并不能平步青云,需要持续且系统地工作,如果想在水利工程高效安全地运行和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方面都有所作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作为切入点来开展工作。

4.1建立服务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软件系统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组态软件相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它主要是使用在水利工程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多闸门管理的自动化技术会因为这一点得到明显利好变化。保存规模较大的数据并予以处理是水利工程管理软件经常涉及到的,自动化管理的实现,就要把建设基本点数据集合作为前提条件,主要是为了实现信息共享。新技术自动化控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新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第一是,包罗万象的数据库。数据的集合就是数据库,对相关组织的活动进行描述。数据处理功能只是其中的一项功能,它还能够存储和管理地图、多媒体等,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监视和控制远程或重要的区域地点。第二是视频监控的主要目的是将视频监控设备采集来的视频数据并传输给监控中心,实时报告监测点的动态信息,第一时间察觉到问题并妥善处置,视频监控技术在水利自动化工程中使用的规模较大,很普遍。第三是空间信息技术。以航空航天技术所提供的便利客观条件的立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都可算作空间信息技术,把地理信息系统当作关键点,实时获取空间数据并进行后续处理。

4.2信息化、自动化硬件设备的选择要理智

技术与设备需要得到妥善的配置,国产信息化和自动化设备应该成为首要选择,在设备的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当下的国产设备做的比较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国产设备物美价廉,采购时省去了进口费用,维修保养也很方便,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系统的性价比有了很不错的提高,我国的自动化程度和和信息化规模也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拥有了许多已建成的水利工程,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软件要求需要一再地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若走向智能化,对应的软件系统就不能不随之建立,硬件建设随之共建,自动化、信息化的硬件设备要依据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选用,设计人员也要通过各种机会把新技术的使用进行熟练掌握,在水利工程中充分发挥使用,将水利工程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参考文献:

[1]牛运光.国内外水利工程管理简介[J].东北水利水电,2016(7).

[2]何德宇.浅谈洪潮江水库工程建设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9).

[3]刘元绘.三河闸工程50年管理的技术进步[J].中国水利学会学术年会,2015.

[4]杨昊.浅谈水利工程管理[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7.

[5]张守伟,宋文爱.基于C/S与B/S结合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J].信息通信,2017(20):57-59.

[6]陈岚,刘霞,付静.基于J2EE的水情查询系统[J]:水利信息化技术与建设成果研究[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4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