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与不孕不育的关系

/ 2

盆腔炎性疾病与不孕不育的关系

卜玲霞(江苏盐城协和康复医院江苏盐城224002)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4-027-02

【关键词】子宫附件炎不孕症

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PID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PID。既往将PID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目前认为慢性PID的术语并不恰当,过去对慢性盆腔炎的描述大致相当于现在所称的急性PID后遗症。急性盆腔炎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若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可由于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盆腔炎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1盆腔炎性疾病与不孕

我国育龄妇女不孕不育率为6.89%,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其病因复杂多样,其中由盆腔炎导致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占20%-40%,不孕发生率与盆腔炎发作次数有关。国外有报道显示,有1次盆腔感染发作史的妇女,21%将发生不孕,随着盆腔炎发作次数增加,其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国内报道PID第1次发作,不孕发生率为8%-13%,第3次发作时不孕发生率为40%-60%。另外,盆腔炎患者治疗前盆腔痛的时间越长,与不孕的关系越大,PID症状持续时间>2d并住院治疗者其不孕率是<2d者的4倍。但事实上,临床上仅1/2的妇女有明确的盆腔感染病史,另1/2的妇女感染处于亚临床表现或隐匿状况,使诊断困难,并且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而不孕的危险性也增加。

约2/3的PID患者存在输卵管炎。输卵管通畅是受孕不可少的主要条件之一,输卵管的管腔比较狭窄,最窄部分的管腔直径只有1-2mm。当发生炎症时,输卵管最狭窄的部分及伞端很容易发生粘连或完全闭锁,因而造成不孕。炎症如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时,首先发生输卵管内膜炎。输卵管内膜肿胀、间质充血、水肿及大量中性多棱白细胞浸润,重者输卵管内膜上皮可有退行性变或成片脱落,引起输卵管管腔粘连闭塞或伞端闭塞。如有渗出液或脓液积聚,可形成输卵管积脓,与卵巢粘连形成炎性包块。产后、剖宫产术后、流产后的急性输卵管炎、卵巢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由化脓菌引起,病原体多通过子宫颈的淋巴播散至子宫颈旁的结缔组织,首先侵及输卵管浆膜层,再达肌层,输卵管内膜受侵较轻,或可不受累。病变是以输卵管间质炎为主,由于输卵管管壁增粗,可压迫管腔变窄,轻者管壁充血、肿胀,重者输卵管肿胀明显,且有弯曲,并有含纤维素性渗出物,引起周围的组织粘连,导致管腔闭锁而不孕,或输卵管管腔不完全阻塞,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生。未经治疗的盆腔炎使输卵管留下瘢痕,或完全阻塞,或损伤功能所需的粘膜纤毛。PID的再次发作,可使输卵管因素不孕的风险成倍增加。

子宫内膜炎会影响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和正常收缩而导致不孕。盆腔炎症破坏卵巢功能,使激素分泌紊乱,影响排卵,使卵泡不能正常成熟或破裂也可导致不孕。

由于患有PID时,阴道分泌物增多,改变了阴道内正常的酸碱环境,同时稀释了精液,影响精子的穿透与活力而导致不孕。正常的子宫颈粘液能保护精子,供给能量,并且是贮存精子的场所。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使粘液的性状发生变化,脓性的白带内含有大量的白细胞和细菌,能吞噬精子,使精子活动力减弱。感染的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凝集作用最强。白色假丛酵母菌豆渣状的白带可堵塞宫颈口,并可使精液中的精子发生凝集作用,使精液不液化而引起不孕。同时由于感染使局部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加强而导致产生抗精子抗体,影响精子的运动和穿透力,干扰已着床胚囊的生长发育并使之变性、流产,从而影响生育。

2盆腔炎性疾病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据国外报道,PID行盆腔粘连松解及输卵管再造术后患者获得自然妊娠率为0-44%,其余患者最终须借助IVF-EF才能获得妊娠。因此明确PID对IVF-ET的影响,将有助于指导PID所致不孕患者的治疗,从而改善结局。杨秀儿等报道,PID可降低卵巢对外源性促性脉激素(Gn)的敏感性,使控制性超排卵时卵巢反应性降低,并可能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胚胎的发育、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等IVF-ET治疗的多个环节,降低其临床妊娠率,最终影响IVF-ET结局,并且随着PID程度的进展,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低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盆腔炎性疾病IVF前行手术治疗,松解粘连,减少对卵巢血液供应及上皮的损伤,能有效改善IVF-ET的结局。在IVF-ET过程中,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1%-9.4%,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发生也较常见,国内报道为0.675%,较自然受孕的复合妊娠发生率明显升高。其中输卵管病变是IVF-ET后异位妊娠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有报道在接受IVF-ET者输卵管有病理改变时其异位妊娠的危险性增加了6倍。

参考文献

[1]刘高金,张佩珠.现代优生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