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机械通气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有创机械通气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

汪湘湘

汪湘湘(贵州省盘县人民医院贵州盘县553500)

【摘要】目的:探究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试验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钠肽水平、生命体征以及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试验组的BNP(1036.41±261.87)pg/ml、HR(97.84±25.35)次/min、RR(25.12±6.71)次/min、PaCO2(42.24±11.1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BNP(1332.21±335.57)pg/ml、HR(114.62±29.46)次/min、RR(28.57±8.85)次/min、PaCO2(49.97±13.66)mmHg;试验组的PaO2(81.86±22.38)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aO2(74.04±19.52)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脑钠肽浓度。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急性重症;左心衰竭【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9-0253-01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患者随着急性肺水肿的发生,会相继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进而加重患者全身脏器缺氧,使其发生不可逆损害,其往往突然发病,再加上病情严重,因此,要进行及时抢救,进而避免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1]。其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机械通气。为了更好地分析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特在我院选取近两年的50例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收集其资料进行随机分组整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名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名。

对照组中,男患者14人,女患者11人,患者的平均发病时间(2.90±0.80)h,年龄在45岁~82岁,平均年龄(65.50±17.60)岁;试验组中,男患者23人,女患者12人,患者的平均发病时间(3.05±0.90)h,年龄在44岁~83岁,平均年龄(66.05±18.03)岁。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性别、年龄等因素,均没有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采用呼吸机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呼吸机的数据进行适当调整,对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可静脉注射适当吗啡,直至其充分镇静;试验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首先应用维库溴铵(国家准字:H20067267,生产厂家: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再连接呼吸机,纯氧吸入大约2min后,经口行气管插管,同时将呼吸机模式设为辅助/控制通气,并设置好其它各项参数,接着再机械通气期间,静脉滴注丙泊酚(国家准字:H20010368,生产厂家:西安力制药有限公司),病情好转后停用,最后当患者的自主吸气压为20.0cmH2O,同时呼吸功能明显提高时,观察1-2d,若患者病情稳定,则拔管。

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脑钠肽水平、生命体征以及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气分析:采集动脉血进行测定[3]。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后的脑钠肽水平(BNP)情况比较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试验组的BNP(1036.41±261.87)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BNP(1332.21±335.57)pg/ml,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2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HR(97.84±25.35)次/min、RR(25.12±6.71)次/min、PaCO2(42.24±11.1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HR(114.62±29.46)次/min、RR(28.57±8.85)次/min、PaCO2(49.97±13.66)mmHg,试验组治疗后的PaO2(81.86±22.38)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PaO2(74.04±19.52)mmHg,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3讨论急性重症左心衰患者的病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其预后往往很严重,而机械通气能够迅速改善急性重症左心衰患者的症状,如低氧血症、酸中毒等,以及心肺功能,如心脏的压力、容量负荷等,进而能够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4]。

本次试验的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试验组的BNP、HR、RR、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BNP、HR、RR、PaCO2;试验组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aO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因为有创机械通气相较于无创机械通气来说,其可以应用维库溴铵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呼吸肌、外周肌肉等肌群的耗氧量;同时镇静剂丙泊酚相较于吗啡来说,对患者的镇静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此外还可以减少患者机体的耗氧量,进而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纠正酸中毒、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患者预后[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来说,有创机械通气的疗效优于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更加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1]杨成彬.有创机械通气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863-3865.[2]韩磊磊.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5(16):188-190.[3]沈金蓉,李小晴,赵晋容,等.无创机械通气联合吗啡治疗左心衰竭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7):785-785.[4]周荣辉,陈华发,谭键锹,等.BiPAP无创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34-35.[5]宋瑞玲.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