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中国家卫生直报系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卫生统计中国家卫生直报系统的应用

苏依拉图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内蒙古锡林郭勒盟026000

摘要:对于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统计工作而言,国家卫生直报系统的实现是一项重大突破。凭借该直报系统的数据填报、汇总、审查、提取以及对比分析等一系列的强大功能,能够对我国区域性的医疗资源配置布局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文章将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当前卫生统计中国家卫生直报系统的应用现状予以阐述,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卫生统计;国家卫生网络直报系统;应用

卫生统计作为卫生统计行政管理中的基础工作,相关统计人员要想高效完成调查设计、资料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工作,倘若没有相关软件,其工作量无疑是巨大的。而随着国家卫生统计直报系统的实现,变传统的手工统计为计算机统计,有效提升卫生统计工作的效率、准确度与及时性,并且推动了医疗信息的共享,能够让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实时数据进行监控与分析。

一、直报系统的应用优势分析

直报系统的全称是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是由国家卫计委信息中心管理开发的卫生信息填报系统,推广其应用目的在于对我国卫生事业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搜集、管理与分析,进而对国家卫生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1】。此外,直报系统还赋予各省份的卫生行政机构的较大行政自由权,能够对所管辖区域内的卫生数据的填报、汇总、审查与分析进行自行处理。

可见直报系统在卫生统计工作中有着强大的应用优势,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1)报送环节简便。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统计人员只需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将相应医疗数据进行输入便可,省去了过去逐级申报的麻烦,不仅简化了报送环节,同时上级卫生机构能够看到更为全面的卫生信息。2)报送数据智能。相关卫生统计人员在进行数据报送时,只需点击合理化审核所有数据,便能够对报送数据进行准确性与逻辑性验证,倘若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数据报表下方便会有所显示,智能化的数据报送大大降低了信息错误率,也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与精力。3)报送数据及时。随着月报、季报、年报等制度的实施,确保了卫生统计数据报送的及时性,以极高的报送效率让卫生管理机构能够实时掌握医疗卫生动态与发展状况,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二、卫生统计中国家卫生直报系统的应用现状与改善建议

1.国家卫生直报系统的应用现状

随着国家卫生信息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的应用,切实提升了卫生统计工作的效率,然而从当前的应用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部分统计人员综合素养偏低,其计算机操作能力与统计学知识相对匮乏,在遇到诸如系统插件升级问题时,难以快速解决问题,抑或是报送数据表格的填写逻辑混乱,导致表格质量较差;其次,直报系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其中季报上报由于需要带入DBF格式,而这一格式并不常见,因此病历导入时难以达到100%的成功率【2】;再次,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需进一步提升,随着公共卫生体系、医院改革等监测指标的增多,统计人员对相关指标的理解难免会造成偏差,无法准确把握指标中的含义与标准,导致数据的真实性不高与逻辑性错误的现象出现;最后,部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匮乏,相关统计方法仍然落后,还需大量的人工完成,同时也缺少完善的统计报表制作基础。

2.改善国家卫生直报系统应用效果的措施建议

1)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为确保医疗机构的卫生统计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则需要严格挑选具备统计专业知识、了解统计政策以及较高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人才。与此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删选卫生统计指标,确保统计指标能够准确反映出区域内的卫生医疗情况【3】。医疗机构针对统计结果生成之后的填报表格要予以统一规范,并且编制涵盖数据收集、考核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工作的直报手册,严格按照直报手册展开直报工作,并且对统计人员的直报系统统计技术进行定期强化培训。随着现如今网络直报系统的应用,报告中的条目增加以及统计的频率增多,使得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增加,相关医疗单位除了要设置专职的统计岗位之外,还应保证就职该岗位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统计业务能力与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鼓励岗位人员加强自主学习,能够熟练填制各类报表,并且从大量的统计信息中挖掘价值性资源,更好地履行统计岗位职责。

2)完善直报系统。卫生统计中国家卫生统计直报系统所涉及的基层单位与直报用户非常多,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对网络直报系统进行优化,完善直报建设。通过配置性能更好的服务器以及进一步扩展网络带宽,去有效提升数据传输能力,加快数据上传速度,以完善的硬件设施去强化对报送数据的处理能力,对直报系统的部署实现进一步优化。通过完善直报系统建设,能够强化对直报信息中数据的审核,确保报送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有效地监控能够对数据报送中出现的异常予以及时处理。

3)推进卫生统计信息化建设。为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完善卫生统计过程,应全面推进卫生统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从最新颁布的国家卫生调查制度来看,各类报表中的指标越来越细化,报送的频率也愈发频繁。由此可见,手工进行的卫生统计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国家调查制度的需求,诸如医疗机构的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员占用总床日数等指标,都需要借助医院的信息系统才能够完成,而这一切都需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从源头确保卫生统计数据的质量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卫生统计中国家卫生网络信息直报系统的应用得以实现,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及时且准确的上传相关数据信息,使得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得以全面且实时掌握所管辖区域内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而有效提升了我国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因此,我们应针对国家卫生统计直报系统在基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大幅提升我国卫生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升卫生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共享性。

参考文献:

[1]王际鹏.国家卫生直报系统在卫生统计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5(8):208-210.

[2]侯英杰.卫生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应用安全解决方案[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0,7(4):60-63.

[3]毛云鹏,冯昌琪,方诗伟,等.卫生统计直报数据共享的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6):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