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胸部CT的影像学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胸部CT的影像学特点

赵停婷(通讯作者)胡光欣訾瑞段瑜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2019年1月-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以双肺多发斑片渗出性病变为主,且大部分病例呈磨玻璃样渗出。同时以下肺及胸膜下分布为主,部分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为综合性诊断,但掌握其胸部影像学特点,在其症状表现尚不典型、确诊检查尚未回报时,可早期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赢得治疗时机,以缩短治疗周期,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胸部CT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24-02

Imagingfeaturesof20casesofInfluenzaA(H1N1)VirusPneumonia

ZhaoTingting(Correspondingauthor),HuGuangxin,ZiRui,DuanYu

Department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GeneralHospitalofNingxiaMedicalUniversity,Yinchuan,Ningxia75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hestimagingcharacteristicsof20casesofinfluenzaA(H1N1)viruspneumoniadiagnos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toFebruary,2019.MethodsThechestCTfeaturesof20patientsdiagnosedwithviralpneumoniacausedbyinfluenzaA(H1N1)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fromJanuarytoFebruary2019inthedepartment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inGeneralHospitalofNingxiaMedicalUniversity.ConclusionsThemainmanifestationsofviralpneumoniacausedbyinfluenzaA(H1N1)weremultipleplaquesandexudativelesionsinbothlungs,andground-glassopacityeffusionwasseeninthemajorityofcases.Thelesionsweremainlydistributedinthelowerlungandsubpleuralareaandsomeweredistributedalongthebronchialvascularbundles.

【Keywords】InfluenzaA;H1N1virus;Pneumonia;ChestCT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播疾病,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可累及肺部导致病毒性肺炎及出现相关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爆发性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可导致死亡[1]。2019年初我院收治大量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肺炎患者,其中不乏重症流感甚至致死病例。现报道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2月收治的20例实验室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CT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及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收集在2019年1-2月收治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经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所有患者咽拭子标本均送至银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6.4岁。患者主诉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四肢酸痛、全身乏力等。就诊时均在当地医院就诊接受抗生素治疗或自行口服抗生素治疗,但症状无有效缓解,部分患者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所有患者就诊我院门诊或急诊,就诊当天均接受胸部CT检查及咽拭子标本采集。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16排螺旋CT,电压120KV,120~160mAs,层厚5mm,螺距1.063,宽1600HU,窗位-600HU。

所有胸部CT影像均有两位临床经验超过5年的呼吸内科医师及1名放射科医师阅览,影像学描述内容包括:病变范围、数量、形态、大小、密度、治疗后影像变化。

2.结果

分析纳入的2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病例的胸部CT,总结病毒性肺炎典型的胸部影像学特点为,以双肺多发斑片渗出性病变为主,且大部分病例呈磨玻璃渗出影,部分表现为实变,其间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分布以双肺、下肺及胸膜下为主,部分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可伴纵膈淋巴结肿大。见表1,图1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但部分病例在抗病毒治疗5天后出现双肺病灶增多,分布更加广泛,听诊双肺啰音数量及范围增大。但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症状,精神状态及实验室指标并未恶化。2周后复查胸部CT,可见大部分患者病灶明显吸收,但病灶部位遗留纤维条索影,吸收缓慢。其中2例患者发展为重症流感,出现ARDS、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后死亡。这2例患者其中1例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接受化疗过程中,另1例患肺癌,均属于基础抵抗力低下人群。

图45岁,男性,主诉“咳嗽、咳痰、气短伴发热1周”。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渗出影,大小不等,呈磨玻璃样改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部分病灶分布于胸膜下。

3讨论

2009年甲型H1N1流感首先在墨西哥出现,流感疫情迅速蔓延全球[2]。该病毒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呼吸道症状特点与细菌性肺炎无显著差异,临床常误诊为细菌性肺炎而延误患者病情,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从而发展成为重症流感,严重可导致死亡,增加医疗及经济负担。根据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需要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3]得到实验室诊断依据之前,临床医师常需要根据经验,如发病诱因、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进行诊断及及时提高抗病毒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特别是需要尽早识别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其中掌握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学特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收治的20例甲型H1N1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分析及治疗后肺部影像学的变化,总结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学特点。

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发病早期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渗出影,大小不一,常呈磨玻璃样改变,以下肺及胸膜下分布为主,病灶常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部分病例可见纵膈淋巴结肿大。在抗流感病毒治疗过程中,肺部渗出病灶范围可增大,渗出病灶增多,持续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病灶可逐渐吸收。在18例救治成功的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现,在正规抗病毒、抗感染等综合治疗2周后病灶可有明显吸收,表现在病灶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原有渗出病灶部位遗留纤维条索影。急性期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肺部纤维化程度,加快病灶吸收。

在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如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风湿系统疾病等,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易出现重症流感,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病死率升高。重症患者常在积极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后,仍持续高热,出现呼吸窘迫,严重需要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原有部分渗出病灶可部分吸收,但出现新发病灶,双肺渗出病灶数量总体明显增多,病灶密度增高,范围增大,提示预后不佳。

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肺部病灶虽有特点,但并不特异,仍需与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相鉴别。其诊断需结合发病时流行病学特点,是否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时期,是否接触了流感患者,仔细询问患者症状,有无畏寒、发热,有无咽痛、鼻塞、流涕,有无全身酸痛、乏力,有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实验室检查有无白细胞数量变化。胸部影像学是否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渗出、磨玻璃影,是否分布于胸膜下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等特点。故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为综合性诊断,但掌握其胸部影像学特点,在其症状表现尚不典型、确诊检查尚未回报时,可早期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赢得治疗时机,以缩短治疗周期,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梁凯轶,周慧.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6):1028-1029.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2.06.028.

[2]MorikaneK.[Changingmanagementofpandemicinfluenza][J].RinshoByori,2010,58(3):254-26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J].环球中医药,2010,(1):28-30.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0.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