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老年护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钟敏曹洪容

钟敏曹洪容(四川省第六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331-02

【摘要】通过对家庭护理和机构养老这两种养老模式的服务内容以及现状分析,探索出只有以社区护理为基础、护士为领导的家庭护理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老年养老模式才是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最有前景的途径。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护理家庭护理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身心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发展,“空巢”老年家庭的不断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慢性病的高发、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等都是中国老龄化必须解决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护士在面对中国老龄化这一严峻挑战时就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1]。近20年来,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老年护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学习借鉴其经验,思考中国老年护理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1人口老龄化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是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超过7%,这个国家或地区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到了1.3亿,占总人口的10.46%,按照国际标准,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中国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老年人为全球老年人口的1/5,亚洲老年人口的1/2[3]。中国又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老年人正以3.2%的年增长速度增长,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5.4%左右的速度增长[4]。

2老年人医疗保健面临的挑战

老年人所需要的照顾是连续性的。家庭作为基本照顾者的能力可能因独生子女政策而降低。由于大量劳动人口的流出,农村老年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远远超出城市[5]。同时,目前社区老年服务从内容、规模到质量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6]。

3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1家庭护理模式

3.1.1家庭护理的概念

家庭护理在国际上无统一的概念。孙菲指出专业的家庭护理是社区保健或护理服务机构为处于健康或疾病状态的家庭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包括护理程序在内的一系列服务[7]。

3.1.2家庭护理的服务内容

家庭护理的范围广,服务内容多样。一是提供康复保健和家庭健康指导,针对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的缺乏和护理技巧的掌握给予指导,协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针对在家里的慢性病老年人,提出适当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出院后保健、预防等[8]。二是提供基础护理技术,如换药、导尿、测血压、输液、注射等可在家庭实施的护理技术服务。再是提供卫生宣教、营养指导、心理护理、健康咨询服务[9]。总之,家庭护理服务是综合性的,不仅包括基本的护理技术支持,还涉及康复护理、健康指导、保健咨询等专业化的健康保健服务[10]。

3.1.3家庭护理的现状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实际,加之社会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绝大多数老人都在各自家庭中养老[11]。目前家庭护理开展的项目主要以提供护理技术支持为主,某些护理项目如残疾人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心理护理等服务工作较少,家庭护理综合保健服务的功能未完全落实。

3.2机构养老模式

由于家里毕竟不能为那些年老体弱或生病的老年人提供完善的服务,他们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长期照护机构:如老年护理院、养老院等。

3.2.1机构养老的服务内容

养老机构在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前提下,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一是齐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满足老有所养的安全需求:如设置安全扶手、无障碍通道等。二是医、养、护相结合的护理模式,满足病有所医的需求。在养老机构中开展老年人常见病专项治疗,指导康复保健提高其自理能力。三是建立个性化服务模式,根据老年人情况开展个性化服务。四是陶冶性情的“休闲养老”模式,满足老有所为的需求。还有临终护理关怀服务,提高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满足老年人后事安排的需求。

3.2.2机构养老的现状

据中国财政部门的物价规定,养老院一般为3种:能自我照顾的老年人每月850元;部分能自理的1000元;完全不能自理的1200元以上。而那些七、八十年代退休的老年人的养老金是平均每月800元左右,老年人生活贫困的十分常见[1]。据卫生部调查表明,全国仅有16.3%的城市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而且是部分项目,大多数卫生服务项目还未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12],所以养老院只适合那些中高等经济条件的中国老年人。

4促进家庭护理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老年养老模式发展的措施

4.1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卫生保障体系的健全

社区卫生服务是“高社会效益、低经济效益”的政府公益事业,是体现政府执政为民的“德政工程”[8]。然而目前政府对社区卫生的投入远远不能达到发挥基本功能的水平。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限制了老年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应制定适合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的经济机制,使有限的资金和服务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4.2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家庭护理和机构养老的管理机制

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人事制度、内部领导制度、分配制度和劳动组织制度等,形成“医院—社区护理机构—家庭护理机构”的一条龙服务,建立“疾病护理—预防保健—生活照顾”为一体的网络系统。

4.3加强护士培训,培养合格的护理队伍

护士在家庭护理和机构养老中起中心作用。但由于社区护理人员数量的相对不足,限制了老年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学历层次多以中专为主,专业能力与医院护士存在一定差距。另外,护士在职进修和继续学习机会较少,制约了社区护士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工作积极性。因此,一方面要结合院校护理教育,积极开展老年护理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扩宽培训渠道,开展社区老年护士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另外,应与劳动人事部门达成统一,强调护理人员必须持有申批许可的“上岗证”才能进入家庭或养老机构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之路已成为护理科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以社区护理为基础、护士为领导的老年护理模式被视为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最有前景的途径。只有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卫生保障体系的健全,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家庭护理和机构养老的管理机制,加强护士培训,培养合格的护理队伍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宏伟,于放.探索中国老年护理之路[J].现代护理,2007,4(13):295.

[2]殷磊.老年护理学[J].护士进行杂志,2001;16(4):249.

[3]张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社区老年护理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8;6(3):362-63.

[4]林婷,黄俊山,姜小鹰.城镇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利用状况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628-630.

[5]刘雪琴,李漓.美国老年护理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50-952.

[6]刘淑香,杨树娟,李波,等.长春市城乡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与护理需求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8(15):15157.

[7]孙菲,徐燕.我国家庭护理发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42-3.

[8]曾友燕,王志红.我国老年家庭护理的发展现状与改革设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830-1832.

[9]程黎,张俊杰.社区护理中的家庭护理[J].河北医药,2004;26(6):520.

[10]李曼春,常亚萍,张晓琳.社区护理服务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0):6358.

[11]刘红华,张先庚,黄琳等.老年社区护理—未来发展的趋势[J].实用护理杂志,2010;20(4):65-66

[12]杨芒,王春.试论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与补偿体制[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