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管理的发展与瓶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大学体育教学管理的发展与瓶颈

杜鑫刘立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非常复杂繁琐,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尤其是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体育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很多问题和瓶颈,各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体育教育管理的重视,更新管理理念,提高体育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体育教育管理工作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大学体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管理;发展;瓶颈

1大学体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形式不同,决定了体育教育管理工作也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管理,高校的体育管理体系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制定。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还向学生传达了一些体育思想和体育品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体育教育管理是体育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有力保证,它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目标,有效管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包括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学运行和教学建设的管理、教学档案的管理等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体育教育管理体系,将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到管理系统中,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大学体育教育管理存在的瓶颈

2.1体育教育管理者观念比较落后,素质不够高

当前,很多大学的体育教育管理者没有全面了解本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对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也缺乏应有的了解,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对现代体育教学的理念缺乏认识,没有将体育教学的目标纳入管理中来,只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不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管理工作也只停留在简单的管理层面上。另外,体育教学计划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使得教学内容、课时数等的规定都过死,大学体育教学长期处于零乱、无序的状态。

2.2大学体育教学体系管理的不科学性

大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的支持,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完善此体系,将是保证大学体育教学管理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如今大学管理者对此问题并没有意识到其严重性,并且缺乏广泛的调研、比较,所以有些大学高层只是闭门造车,对体系的建立不能科学化、系统化,进而造成大学体育教学的滞后性。一个学科的体系是否完备与科学,不仅能体现出这个学科受重视程度,同时也能体现出这门学科进行的顺利与否。

2.3设备落后,场地器材缺乏

体育部虽然每年都开设一定的新课程如街舞、啦啦操、健美、羽毛球、网球等,但师资力量缺乏和教学场地不足等因素制约了选课制度的实行,不能真正意义上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模式。现在有的课程需要到学生处的文体中心借用场地,遇上有招聘会,场地就会出现冲突,能否利用学校闲散土地修建临时运动场。体育部不具备电化教学能力。

2.4体育教师资质结构不合理

为响应国家政策,高校今年不断扩招,为大学带来规模效益与发展的机遇,同时带来的也有对教学质量的严峻考验。通过大学的几年扩招,在校学生数量明显增加,但体育老师的数量却没什么改变,职称结构不合理,教授、副教等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小,讲师、助教等低级职称所占比例大,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学历不高,很多大学老师仍是以本科毕业学生为主,这就势必导致体育教学水平下降。

3大学体育教学管理的发展策略

3.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身心健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要想进行学业和事业的发展,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健康,没有健康的体魄,即使再有能力也难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更谈不上自身的健康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营养补充过剩,导致肥胖等危害身体健康的现象不断出现,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国家的关注,阳光体育的开展,正是国家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由于自由空间较大,学校的约束力不强,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也就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高等院校更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改善体育教学管理,促进阳光体育在校园的开展,促使学生自发的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以更好的面对生活和学业上的压力。

3.2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全新理念革新

大学体育不仅仅包括实践操作性课程建设,同时还需要理论知识的系统引导,传统观念中大学体育教学就是跑跑跳跳的目标缺失性问题亟需革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不是空喊的,需要将这个全民健身理念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来,足够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头脑灵活的人才,更需要身心健康、品质优越、心理成熟、善于创新的新型人才。任何一个学科的开展都是朝着培养一个综合型人才的方向行进的,大学体育同样如此,因此教育管理者急需更新理念,创新观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体育人才而努力。

3.3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拓展学生体育健身场所

为深化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贯彻“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必须要有相应的场地、体育器材和教师队伍等与之相配套。因此,要加大对大学体育教学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适应大学体育教学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要考虑适时地建立和完善课外体育活动制度,鼓励建立各种运动协会或者课外体育俱乐部。在建立俱乐部的时候应考虑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提供项目、师生讨论,最后由教师帮助其完善整个社团的建立和活动。在协会或者俱乐部内,学生以会员的身份参加体育活动,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通过讲座、模拟演示、分项指导等形式,向学生传授运动项目的保健知识、技能,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知识面。也可以考虑经常性的组织趣味性体育竞赛,通过竞赛展示学生参与的项目和锻炼成果,以娱乐的形式扩大体育健身在校园内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体育锻炼,并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3.4确立体育教学中心地位

教研室的建设、室内教学、学生学习三方面是体育教学核心工作。教研教室工作状况好坏直接影响教室的授课心情,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热情,要加强对教育工作者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充分发挥老师教先锋榜样作用,树立学生激励制度,善用体育成绩优秀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从体育课的学习中有丰富的收获,在新的管理理念倡导下,坚持以人为本,重知识、重学术、重人才,实行学识、能力、素质三方面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全方面实现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结束语:

总之,体育已经成为新时期越来越重要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也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目前大学体育教育管理问题又越来越多,甚至已经非常严重的限制了体育教学质量的发展和体育教师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体育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而且对于重点问题要进行深刻的剖析,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更好的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大学体育教育管理的瓶颈解析[J].董利升.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3)

[2]体育教学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J].孙兴东.当代体育科技.2016(34)

[3]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探讨[J].颜乾勇.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2)

[4]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王佳茵.当代体育科技.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