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

刘朋举

身份证号码:37011219820702XXXX250000

摘要:随着建筑对空间节能的日益重视,设计师越来越追求空间的充分利用。在传统建筑中,明框架梁和承重墙占据了空间的一部分,制约了建筑的净空。而且在视觉上也带来不良的效果。如何让建筑的大空间的水平结构体系更加优化成了现代建筑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空心楼板施工技术可以能够在大空间内用无梁、暗梁、少梁来合理优化建筑的水平结构。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

引言:

很多国家都对透水混凝土进行了深入研宄分析,并在很多地带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使用效果良好。在当今社会,随着人思想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爱护环境,懂得保护环境,而透水性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环保材料,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然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对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和推广还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诸多国家的有关学者也都仍然在研宄分析中。

1空心楼板优势

(1)空心板是无梁和暗梁体系,因此在空间上没有突出的部位。在视觉上,装饰的效果会更加开阔和美观。传统的实心梁板结构的跨度只有6.7m,并且需要实心梁进行支撑,这些板面与梁之间的节点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空心楼板避免了这些问题,不仅在大跨度中可以使用,而且由于其整块浇注具有整体性,不需要主梁、次梁进行支撑。不仅能够在建造的过程比较简便而且在拆除的过程中也毫不费力。而且这种大空间、无柱帽、无凸出不问能够提高净空高度,是空间具有开阔性。

(2)大柱网布局日益增多,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娱乐场所尤其严重,建筑空间中的梁柱都有较强的自重的大强大的承载力。空•Ii'板中空心管自重比较轻,可以增加建筑物的跨度因此在空间布置上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的难点

2.1芯管上浮的原理分析

(1)芯管上浮力分析

混凝土的成型是由具有可塑性到失去可塑性,从流态逐步变化为固态混凝土并具有强度和硬度的过程。在流体混凝土中,芯管要排出混凝土体积,芯管必然会受到很大的上浮力,另外,处于流动状态的混凝土,振捣时骨料下沉,容易沉积在芯管底部,造成芯管受挤压上浮而无法回落。随着混凝土失去塑性,强度增长,混凝土固化,芯管最终被嵌固混凝土内部,形成稳定的空心楼盖结构。

(2)芯管上浮原因分析

由于芯管上浮力较大,如果单纯的将芯管与板底钢筋进行绑扎,则在初次浇注时则会产生芯管上浮现象。在正常施工过程中,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注时,通常靠近梁边位置处芯管上浮幅度较小,而在板中位置处芯管上浮幅度则较大,由此可以看出,粱内混凝土及钢筋对芯管上浮具有一定的阻碍及约束作用。特别是在混凝土摊铺过程中,当每次摊铺厚度与整个板厚相同时,板底部的混凝土则不易振实,容易出现芯管上浮的问题。而且当某振点存在过振情况时,芯管也会出现上浮。因此对于芯管上浮问题,需要从芯管固定、混凝土浇筑顺序、摊铺厚度及振捣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有效的解决芯管上浮问题。

(3)空心管的安装及固定,空心管的位置(包括水平和竖向位置)必

须符合设计要求,使空心楼板的计算模型与实际受力状况吻合。施工时,根据布管图定出的排管线,计算出空心管下缘与底膜的净距,并用相同高度的砂浆垫块垫起空心管,准确地将空心管安放在模板上,并用“u”形卡固定,完成薄壁管水平方向上的固定。在垂直方向,由于空心管在硅中的浮力很大,因此在混凝土未凝固前,空心管上浮是客观存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空心管的位置不能出现太大竖向变化,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安全。比如可采用可靠强度的铁丝在每根管距端部将空心管与底膜固定。空心管与空心管接头处应留有不小于0.05m的实心混凝土部分,空心管距支座边缘应留有不小于O.1m的实心混凝土部分。

2.2薄壁管损坏的防止和补救办法

在装卸、搬运及叠难时需要对薄壁管小心轻放,避免抛掷。利用专用吊篮对薄壁管进行吊运,吊至安全楼层时需要及时排放,不宜再叠层推放。一旦在安装现场对薄壁管造成损坏,小面积破损利用湿水泥袋粘贴上即可,对于大面积破损,则需要利用湿麻袋进行填充。在对薄壁管进行安装施工时,需要在管顶随铺垫土作为有效的保护,避免直接对薄壁管进行踩踏。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时,需要在薄壁管上进行架空安装,并铺设浇灌道,避免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薄壁管上。

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

3.1混凝土的振捣措施

针对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难点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强化对混凝土的整体技术运用,保证混凝土振捣的严密性。这点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①在选用混凝土的水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选择材质上乘的优质水泥,加强对水泥质量的要求;②在选用骨料时,要选择尽量满足要求的、洁净的河卵石,要对粗骨料和粗细料的中砂选用进行良好的细度模数管理,选择含泥量相对较小的目标。③在配置混凝土时,一定要根据现实情况和要求严格按照规定配比以满足现实的需要。

3.2钢筋绑扎及空心箱体安装注意事项

钢筋绑扎前需根据轴线在模板上准确的弹出肋梁位置,确保后期箱体安装空间。根据定位线依次绑扎肋梁钢筋、底板钢筋,在绑扎过程中要格外注意肋梁间距。待肋梁及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铺设预埋管件,管件设计应尽量沿肋梁布置,如确实无法避开的应找熟练工人在空心箱体底部开槽,将管线及线盒埋入,然后再开槽出进行修补加强,确保空心箱体与上下板筋的间距。板上铁绑扎完毕后安装板上铁与填充箱之间的安放限位垫块,若按上铁与填充箱之间接触较为紧凑时,将限位垫块塞入上铁与填充箱之间即可。若上铁与填充箱之间缝隙较大,宜用铁丝将限位垫块绑扎在上铁下面,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的振动不会使垫块跑位。空心箱体的定位是施工的重点,措施是否得当关系直接到空心板结构体系能否实现。

3.3预应力筋铺放施工

预应力筋铺放施工一般可穿插于肋梁钢筋绑扎期间,需合理安排工序流水作业,其一般不会占用关键工序时间。铺设前需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其一便是预应力梁端模制作,梁端模须采用木模,若施工工艺有特殊要求也可采用其它模板。根据预应力筋的平、剖面位置在端模上打孔,孔径25~30mm;其二是预应力矢高架立筋制作,为保证预应力筋在梁中的矢高位置,需用架立筋将其固定,要求架立筋采用直径12mm螺纹钢筋(长度同梁宽),高度按施工翻样图的预应力筋矢高控制点高度。

3.4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空心管外表面充分浇水湿润,以免空心管大量吸水分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降低而产生空板、麻面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应沿顺管方向推进,并在竖向分两次浇捣,以便能看清管与管之间的空隙,防止漏振,但必须在第~次浇捣的混凝土硬化之前完成第二次浇捣。可采用直径较小的振动棒结合小型平板振动器协同振捣,避免直径大功率大的振捣器,不得将振动器直接接触空心管:应主要原因是振动棒容易将管振碎。振捣间距不宜太大,一次性浇筑范围不宜超过3m。混凝土浇筑宜采用泵送施工,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级配,石子粒径不宜大于2.5cm,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18cm。

结束语:

在建筑结构中,楼板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利用率明显提高,虽然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凡道工序,但相较于密肋条梁板施工,不需要进行密肋梁上君支模拆模等施工,有效的提高模板的周围次数,降低了施工成本。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空心管材料的质量,做好空心管固定及混凝土分次浇捣等施工,则能够有效的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质量,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亮亮.浅谈现浇空心楼盖内模施工[J].建材与装饰.2016(33)

[2]潘德诚.浅谈筒芯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艺[J].福建建筑.2017(04)

[3]王小旭.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预防控制措施研究[J].居舍.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