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应急医疗救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地震灾害应急医疗救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夏冬

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

【摘要】我国西部地区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灾害不仅具有不可预知性,发生时间、级数、范围都只能有大概的概念。近年来影响最大的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今年的宜宾地震。地震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不仅是身体上,更在心理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介于我国目前普遍对地震发生时所作出的救援行动方式方法,本文作者作为医疗行业工作人员,结合自身体会,遵循提出救援时大部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供参考和讨论。

【关键词】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人员;安全防护

1地震灾害的特点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强、难以预测、破坏性大、经济损失巨大等特点。大地震发生时的非常突然,在很短时间内将导致地面的错位、倾斜、升降变形,会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导致大量建筑物、桥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等破坏,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2地震灾害医疗应对负荷评估

地震灾害情况下的医疗应急救援与平时的医疗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受以下几点限制:

(1)紧急医疗制度内部限制:

①临时医疗救助机构医疗救助秩序混乱;②医疗救援空间的有限性。不同于以往的医疗反应,灾区的救援和外部障碍;③医疗应对的紧迫性。医疗救治的紧迫性。伤者必须在短时内接受紧急治疗;

(2)应急医疗系外部限制条件:

①地震灾区的地理和交通条件、空间环境和道路条件是救治伤员、运输和疏散的基本条件,而对灾区的应急运输能力是医疗应急人员、应急资源和伤员分流的重要瓶颈。②气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恶劣的天气条件阻碍了现场紧急救援,特别是对空中紧急物资的运送和伤员的运送的影响。③通讯、电力和供水等系统,是地震医疗应急救援生命系统的基本保障。④基础设施条件地震导致较大范围的设施破坏,让灾害现场应急救援无法快速反应。

3面临的压力和自我保护的漏洞

(1)在面对地质灾害的压力

当地质灾害发生时:环境破坏,山体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大量建筑物和设施遭到破坏,损失严重。恶劣的环境包括信号停止,通信中断,交通和其他灾难以及生命线损坏。对于受灾地区的应急人员来说,设备受阻,处理时间短、不顺畅,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后果,若无法进行快速有效的控制,会给救灾人员的心理造成压力。它不仅增加了救援难度,而且可能对个人造成身心伤害,使地质安全救援受到威胁。

(2)应急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应急救援人员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重视技能培训,并为紧急保护专门培训。然而在实际救援过程中,各种不确定突发因素,容易出现一些危险事故。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我们不仅必须具有优良的抢救和治疗技术外,还应对各类灾害,学习和掌握自救知识,增强自我保护知识,提高应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应急救援人员清楚知晓自身能力,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哪些危险应高度重视,如何做好自身防护,这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去。②注重合作,救援工作中工作人员应相互协作、配合,以便及时有效发现相关救援人员的状况,采取紧急有效救治措施,避免生命威胁出现。③配备完善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对自身带来影响,确保自身安全。

3应急预案应该具针对性

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中,应当包括完整的有针对性的预案、灾后的即时评估、网络化的组织体系、队伍的应战能力,以及社会大众对急救知识的普及。

进入灾区后医护人员应该怎么做,需要有统一的行动指南,否则就会出现混乱。例如,骨折病人的切开减压手术通常不适合在一线灾区进行,因为开放伤口的感染率将会非常高,并且有可能最终导致截肢。

伤员现场救护及组织实施示意图:

救援医务人员在现场面对众多伤病员时,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对伤病员的病情程度作出评估,然后再开展救治行动。医生要掌握对伤病员的搬运、转运的技术规范,明确运送的伤员必须是在"医学监护"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还必须严密观察伤病员的病情,尽量避免因不妥的方法、不当的器材使伤病员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此外,现代医学救援还包括对现场尸体处理、环境保护、心理支持、疫病预防等相关技术的指导和操作。

通过这次重大灾害医疗急救的应急考验,我们应该深刻的总结应急体系及应急工作开展的相关经验。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水灾;有核辐射的可能;有医院内部的火灾;有感染性疾病,例如SARS、禽流感等各种传染病等,医院应针对每一种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要制定不同级别的预案,并对各级预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演练。

4强化训练、全员参与是应对灾害的有效途径

各成员应宣传和灌输预防和预防措施。除了医疗急救队,防灾害应急小组,对重大灾害的地震预案,应急演练的消防规划,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正常组织也应进行组织。而涉及家庭成员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熟悉紧急疏散和撤离计划和路线的认识;继续对于医务人员非手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时,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成为医院的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石,提高创伤急救和紧急心理辅导的内容,并且可以与各种灾害紧急救援工作应付,成为人们的生活合格监护人。

结语:

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工作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中国是一个容易发生地震灾害的国家,我们应该在地震发生前预防。有必要深入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做好抗震救灾和应急医疗救援工作,以科学的态度搞好地震预防和防灾准备,以便员工精益,先进的技术,成套设备,成为一个专业的紧急医疗救援队伍。只有这样,未来的急救医疗救援工作才能做得更加扎实,尽可能减少人员的死亡和伤残,把地震灾害给灾区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陆惠泉,李众,张云达.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自我防护[J].城市与减灾,2012(4):26-28.

[2]张婷婷.东阳市马宅镇岭干顾举行突发性地质灾害演练[J].浙江国土资源,2013(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