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持久性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1

提高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持久性的策略

杨铁岩

杨铁岩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华李学区小学251700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全面实施,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一经开展,就获得了学生的喜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整个活动不会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推动学生关注课程、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和创造的重要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安排活动的每个环节,做到有张有弛、有涨有落,使学生爱学、想学、乐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持续地保持一个个高涨的兴奋点。在几年的指导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三大策略:

策略一:主题,基于生成。

1.多问几个为什么,从日常生活中生成。生活中的有些常见现象,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看似简单,但如果处处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有那么多的问题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引导学生确立活动主题时不妨从身边的一点一滴抓起,滴水映日,通过深层的挖掘,得出形象生动的结论,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思想和情感教育的完善。

2.延伸学科知识,从学科知识中生成。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在日常学科教学中产生了很多疑问或感兴趣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其他学科完全割裂开来的,可以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如果老师对学生适当引导,延伸学科知识,就能从学科知识中生成课题。

3.关注生活现实,从生存环境中生成。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我们应该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如家乡经济发展了,可家乡的河流却污染严重,是让许多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

4.源于动手实践,从学校特色中生成。许多学校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造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形成了自己的科技活动特色。学校特色优势项目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对富有本校特色的、从自己身边来的课题,研究起来更感兴趣,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如我们结合学校科技特色,进行了《我与知识产权同行》、《科学车模火起来,探究车轮转起来》等实践活动,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策略二:形式,基于活泼。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想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除了教师必须善于抓住时机、选好主题、当好参谋、正确引导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活动的主题设计出多种多样新颖别致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各种能力。为此,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自己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要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人翁精神,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才华,“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醉心于此,乐此不疲,体验成功,感受幸福,创造快乐。

策略三:评价,基于发展。

1.积极鼓励,还学生一份自信。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历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才能使他们自觉、自信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

2.成果展示,促进人人参与。展示交流是对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各种表现和实验结果的综合体现,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主题活动的深入拓展。一些研究课题经过研究后,会得出令人惊奇的成果,可让学生们通过校内电视台和广播把这些成果传扬出去,也可以办一个“成果展览室”,适时让学生们来参观,成果的研究人进行讲说。这样不仅促使研究的学生研究兴趣更浓,而且使更多学生有了研究的欲望。

3.设计评价工具,引导学生反思。综合实践作为一门课程,如何进行学期总结性评价呢?评价结果以什么方式进入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呢?为此,教师可设计些评价工具,并通过它们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评价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各种活动方式给予充分的肯定,多鼓励、赞扬学生,多以描述性评价为主,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这些记录评定和协商研讨评定可使学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增加自信,学会扬长避短,敢于创新,激发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给了孩子自主的空间,也给了教师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拓宽思路,转变观念,激发学生主动生成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获得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丰富多彩、活生生的体验。学生将伴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活动中去,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自己去实践、去探究,成就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