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种子画的经济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子画的经济价值

徐雯

徐雯/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一笔独一无二的财富,不仅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而种子画作为一种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其经济价值,通过对种子画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达到保护与推广的作用,达到双赢的目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种子画;经济价值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软实力愈发凸显其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成为各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依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与社会加大了对文化传播的力度,文化产业也迎来的新的春天。种子画作为一种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传承价值。而在这众多的价值中,经济价值无疑是最具理论与现实意义的。

一、种子画的历史

种子画又称“五谷粮食画”始现于唐朝,大唐年间海晏河清、风调雨顺,佛教道教盛行。在佛道两教的规仪中,“五谷”被誉为天地万物之精华,在民间,“五谷”也被视为辟邪之物。因而,人们用五谷摆成佛像供奉起来,借以传达自己的敬畏之情。不过,五谷绘制的神像不易摆放保存,因此,人们便试着用浆糊等粘着剂将其固定在木板上。逐渐地,人们用来绘制粮食画的材料不仅仅限制于五谷,其他植物的种子渐渐被运用于粮食画,至此种子画才有了初步的雏形。

大唐末年民生凋敝,种子画一度失传。尔后,历经数朝,期间起起伏伏,直至乾隆年间。乾隆初登大宝之际,各地大旱,民不聊生,被誉为天下粮仓的四川也出现了粮食紧张的局面。为探明真相,乾隆皇帝派钦差前往,一查究竟。钦差到了四川才知,当地官员贪污舞弊,欺上瞒下,克扣皇粮,百姓苦不堪言。为了向乾隆奏鸣事情的原委,并且达到良好的效果,人民便用粮食黏成了一副万言请命书。皇帝看到此书,惊讶之余,大为震怒,下旨罢免了数位官员。乾隆六十年,国泰民安,四川人民为了表达对于皇帝的热爱,有用粮食绘制了一份表文歌颂皇帝的功德,乾隆皇帝大为赞赏。

直至今日,种子画仍在民间艺人中手耳相传。南京市浦口区种子花继承人,利霞老师,苦心专研,成为了种子画大师,其作品运用种子的原色,构图清丽,手法细腻。而远在重庆的唐大焱老师也是一位粮食画大家,他将粮食画的制作工艺流程化,将其推向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种子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纯色种子画和多色种子画。纯色种子画顾名思义,用此类种子作画,图案具有立体感,画风自然朴质,经过特殊的处理,可以达到抗腐防蛀的。多色种子画便是将种子染色,这样种子便会永不退色,克服了单色种子画色彩层次不强烈等不足,是种子画历史上一次大胆的突破。

二、种子画的现状

近几年,政府和社会进一步加强了对于文化的保护,但是种子画作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其处境仍旧十分的艰难。

(一)社会公众重视程度不高,参与积极性不强烈

虽然政府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地努力,人们也渐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人们的生活毕竟有段距离,会使公众望而却步,导致公众虽然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却很少有具体的行动,群众参与的程度不是很理想。

当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种的种子画来说,也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会形成现在这样的局面,是由于社会公众对于种子画的经济价值认识不是十分充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种子画是一种小众文化,很容易被社会主流文化掩盖,人们往往会忽视其社会地位和作用。公众对于种子画包含的各种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的认识也是十分的肤浅,可能一味挖掘其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未将经济价值放在开发的考虑范围之内。第二,在这个充满物欲的社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准则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因此,在他们眼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腐朽的象征,最终会被淘汰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放任种子画自生自灭,不去挖掘其各种价值变成了他们的主张。

(二)政府的保护缺乏规划,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

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十分明显,各级各地政府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对于中央政策的理解难免不一致,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措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甚少,协调困难,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这样的开发与利用往往带有盲目性,无法有效合理的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更甚者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永久性的破坏。

再者,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步维艰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为止,我国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零散的法规,而03年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至今还未正式立法。在地方性的法规中,很大一部分并不具有可操作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以种子画为例,南京浦口区和重庆市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保护性法规。但是,两者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不能达到地区与地区的协调合作,这也在很大程度阻碍了种子画的市场化发展。

(三)整体投资结构失衡,地方过度开发情况严重

从经济原理角度出发,我们都知道,没有投入就不会有相应的产出,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投资加以推动。从现在的大环境来看,中央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当重视,也增加了对其开发的资金投入量。但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地方政府的投入只是杯水车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最终还是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加以落实。因此,现在这样畸形的投资结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利用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地方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十分稀少,但是却十分注重申报和开发。导致了开发过度保护不足的现象,这都与资金短缺有关。地方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盲目的推向社会,走向市场化经济,却不提供相应的资金对其加以保护和管理,这样的恶性循环十分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我们应从长远的角度对其进行开发,目的是让其在现代化都市中生生不息,而不是用破坏性的手段使其短暂的昙花一现。

三、种子画的经济价值

种子画除了经济价值之外,同时还具有历史、文化、宗教、地理等其他不同的价值。但是,其的经济价值却是种子画是否能在当今社会生存下去的支柱,因此开发种子画的经济价值更具迫切性,从而认识种子画的经济价值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种子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本。

种子画和物质文化遗产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着它自己独有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首先,种子画的经济价值由于是通过文化价值体现出来的,因此具有间接性。其文化价值越大,经济价值也就越大,这也是种子画与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区别。文化价值的思想性,艺术性能使人们关注种子画,为其着迷,存进其经济价值的开发,从而获得物质和文化的双重体验。

其次,种子画的经济价值具有潜藏性。挖掘种子画的经济价值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并且种子画经济价值的开发,还需要一些客观条件,比如技术和资金等是否允许。

最后,种子画的经济价值具有不可测性,经济价值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因为其存在的历史悠久,所以具有相应的文化价值,才产生了经济价值。但是,种子画的经济价值只是一种可能,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从以上种子画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种子画是一种文化资本。首先提出“文化资本”这个理论的是布尔迪厄,他认为,社会领域是一个积累的世界,通过资本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其意义。

资本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经济资本,这些资本可以直接转化成财富,不过需要以私人产权的形式制度化为基础。二是文化资本,在某些的条件的作用下,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可以相互转化。三是社会资本,这是由社会义务构成的,其通过某种形式被制度化,例如纳税人需要向国家纳税,以此转化为经济价值。

同时,文化资本的存在也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意识存在的;二是以文化产品方式存在的客观形态;三是以外化的能体会到的秩序等存在的制度形态。从而我们不难看出,文化资本要转化为经济资本必定需要通过文化产品,而种子画的产品便是这样的一种文化产品。所以说,种子画的经济价值,具有异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经济,打造资源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八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添加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且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从环境友好型社会到十八大的最新改动。这标志着我国将从粗放型经济转为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我们需要优化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我们要开拓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前者,主要是依托现代化的技术节约生产成本。但是,后者的开拓,却是十分困难的。

我国拥有庞大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蕴含的文化成本价值巨大,并且其不具有污染等现实危害性,又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无疑是很好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曾走过一段十分漫长的歧路,因此,我们要谨慎对待种子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三)种子画的经济价值有利于推动新产业的产生,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物质资源丰富,但是平均量确实极低的,国民经济同样如此。因此,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当然,一种产业的产生,其辐射作用是极大的,届时传媒,美术等行业也将造成巨大影响。从种子画的经济价值现阶段的开发来看,这不仅使得人们学会了一门手艺得到了艺术上的培养,并且获得了极大的经济价值,从而传媒业美术业的也开始关注,产生新的行业热点。

【参考文献】

[1]张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及其保护利用》,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

[2]齐爱民、赵敏,《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中的利益分享机制之确立》,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

[3]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