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儿科的护理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基层儿科的护理管理

杜丽

杜丽(陕西省留坝县医院护理部7241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2-0102-02

【关键词】基层儿科护理管理护患关系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科学的护理理论和技术是否很好的应用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尤其在基层儿科管理上更为体现。基层儿科集中了儿科的所有疾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加上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缺乏表达能力,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对儿科的护理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但是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总结出了几点管理方法如下:

1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护理管理的首要内容是人的管理,指的是护士、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长本人。

1.1关心和尊重护士现在儿科患者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一个小孩生病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围着,对患儿进行的各种技术操作尤其是对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极高,同时这些父母年轻气盛,脾气大,再遇见有钱有势的家属,护士如果不能“一针见血”,常常会遭到家属的责怪和投诉,谩骂,甚至动手。“一针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而且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差,观察护理较成人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技术压力。很多护士都不安心儿科护理工作,所以护士长要在工作中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督促护士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关心护士尊重护士,理解护士,更要在关键问题上勇于为护士承担责任和风险,有错误应在事后单独批评,维护护士的自尊心;如果护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护士长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帮助,关心体贴他们,使她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在儿科的护理工作。

1.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护士对病人的管理过程,而管理过程一个不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护患关系,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有病家长格外着急,对护理的要求很高。为此我科安排两个责任心强,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和责任组长,专门上白班,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和护理,要求他们做到接诊热情,健康宣传全面,治疗护理及时,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负责科里危重患儿的一切护理工作和所管辖组内病人的健康宣传教育,让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同时每个病房都有专门的责任护士,除做好健康宣教外,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患儿、跟他们玩耍,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并且在病人多时护士实行弹性排班,如增加中班工作人员以确保护理工作的及时性减少护患矛盾。

1.3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缺乏表达和认知能力。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和摩擦。如:医生对护士的要求是正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和及时反映病情,而护士却要全方位护理患儿。进行健康宣教、解答家属的有关疑问、解决护理问题、做好护理记录等,有些医生很不理解认为护士不务正业瞎忙碌,使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而有的医生工作缺乏计划性,早上忙于写病情记录。造成查房不及时、医嘱不及时、临时医嘱过多,造成护理工作忙乱,护士对医生有意见等等,对于这些矛盾,护士长首先从护理上查找原因,若主要责任在护士应批评帮助护士,向医生解释道歉,责任在医生应不卑不亢地给予策略解决,护士切忌同医生发生正面冲突,有着平等、尊重、团结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4护士长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和沟通技能护士长除了重视自身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加强护理群体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突发事件迅速应变能力。要注意提升护理团队的抗挫折力,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让大家认识到抱怨不如改变,通过不断改善自我,提升团队整体战斗力和工作效率。要认识到工作没有做好,主要是护士长的管理问题,在工作中要以注重协调运用方法和适当的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在工作中真正成为医患、护患、患患、医护、护护等各种人际关系之间的“润滑剂”,成为各类矛盾纠纷苗头的“灭火剂”成为拉近各类人际心理距离的“粘合剂”。

1.5护士长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开拓创新的意识,儿科病种繁多,专科性不强,有些疾病在专科护理书上都找不到护理依据,需要在临床上摸索,这就要求护士长在认真钻研业务、不断进取、掌握儿科疾病相关知识等方面走在护士的前面。在技术操作方面护士长也要有过硬的本领,护士们懂的,护士长要精,护士们不懂的护士长应熟,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不成功时,护士长能“一针见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护士们的尊重。

1.6正确用人,平易近人任何一个护士长都是从普通护士中走来,虽然工作职责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护士长用人要公平合理,认人为贤,发挥每个护士的专长,努力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2灵活使用管理策略,加强病房管理

2.1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首问负责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护士要主动开口问:你找谁,有事吗?需要帮助吗?第二方面是患儿家长有什么疑问,如果问到那位护士,那位护士马上负责解决,不推给其他护士,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也必须由护士传达给医生,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家长认为护士是在有意推诿等情况发生。

2.2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的恐惧心理,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安抚患儿,语调和缓、语言情切、耐心和蔼,多鼓励多表扬患儿。在病房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在病房走廊的墙壁上张贴色泽鲜艳的育儿知识并配有好看的卡通图画;病房内有各种温馨提示卡。鼓励家长为患儿买玩具,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2.3严格控制交叉感染儿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针对这种情况,我科过去被动应付检查为现在主动迎接检查,采取日提醒、周强调、月检查等方法,让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同病种患儿住一室,并且对病室内进行用物擦洗消毒,空气流通,每日紫外线消毒等措施。

3正确对待护理纠纷

3.1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1)采血输液没有做到“一针见血”;2)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固定不良造成液体外渗或针头脱出;3)拔针后针眼压迫不好而出血;4)患儿皮肤娇嫩,液体外渗,致局部出现红肿;5)护士忙着抢救重病人或处置新病人而没有立即为某位患儿处置;6)病人多,治疗、护理不能及时;7)各种处置、操作未告知家属目的、注意事项;8)解释不耐烦、态度生硬、动作粗鲁。

3.2纠纷的防范措施1)加强“三基”训练,提高自身技术水平;2)护士实行弹性排班,护理人员根据年龄大小、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优势互补,解决了8小时外护理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3)强化法律意识,进行责任心教育,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如实记录护理文档,在保护患儿的同时保护自己;4)严格查对制度,每位患儿每日输入的液体,(包括临时液体)都要认真查对,药品、剂量、配置人、每瓶液体的输注时间及操作护士都要有记录,责任到人;5)严格执行告知制度,每项操作和处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6)须送检查时应提前与相应科室联系,小儿镇静好及时送检查;7)执行纠纷预警制度,对有纠纷倾向,除向主任、护士长汇报外,当班护士要做好交接班,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各班,使各班谨慎对待,防止事态恶化。

3.3护士长应对策略护士长首先对护理纠纷应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对有情绪不满或过激行为早制止,及时阻断其恶性发展。对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提前与患儿家属一起详细分析并制定好解决的方案,使家属在治疗前期对整个过程有全面的了解,解除一切顾虑,取得家属的配合。对待纠纷做到三宜三不宜,即宜见不宜避,宜劝不宜激,宜散不宜聚。其次要临危不乱,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患儿家长,心平气和,满腔热情的接待,耐心倾听申诉和反映,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如确实是我们工作不到要向家属赔礼道歉。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从而使家属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得到有效的提升。对采取非法手段大打出手、聚众闹事、无理纠缠等通过院方辅助法律的方法解决。

参考文献

[1]儿科护理学,现代护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