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创新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创新发展

杨晓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创新发展

建筑工程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对于建筑工程开展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效地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仅仅能够使得工程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而且还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得建筑工程既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够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因而对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依据现状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现状加以改善,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

1.1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在我国众多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所应用的管理体制都相对比较落后,甚至还存在着很多企业开展管理的这个概念与思想,对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不注重对管理的认识与发展。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工程单位为了能够节约建筑的成本,不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由其他的部分共同承担管理的责任,进而就会造成整个建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之中,出现管理的重叠或者是缺失的现象,阻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运行与发展。这种情况在发生之后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也就没有相关的管理人员来对其负责,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造成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及速度都降低,促使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更加的落后,进而降低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1.2不完善的管理方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领导对于施工现场的实际考察次数较少,仅仅评价以往的经验来设计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情况,就有可能出现实际施工效果与预期效果不相符的情况,影响了整个建筑的质量。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类似于环境、天气等不确定及无法预料的因素,致使实际的施工情况与预期的情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的质量都会带了一定的麻烦。加之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经验较少,激烈的管理竞争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都造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国际建筑发展的需求。

1.3缺乏相关的人才建设

我国的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都是农民工,由于农民工们的文化知识与素质有限,且对于自身专业性的知识及操作没有完全的掌握,存在着一定的不熟悉性。因此,在实际的操作施工过程中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除此之外,新型的设备及技术也无法技及时的应用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进而就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有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的农民工们在应用新设备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操作失误或者违规现象的出现。因此,建筑单位由于缺少管理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致使整个建筑工程从施工进度、质量、标准都无法较好的达到相关标准,进而降低了整个工程的利润。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2.1制定现代化的施工管理理念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想对整个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的,就需要顺应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来进行创新。同时,作为建筑工程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在工作、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创新的意识,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对管理的模式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创新,通过转变现有的管理模式与机制,增加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对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进而来有效的转变整个建筑工程单位在管理方面的模式,建立起一个紧迫性与长期性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与制度。此外,相关的施工单位还需要依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变化,结合该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等来制定出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就能够有效的增加整个工程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度,逐渐的开拓潜在的市场,促使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

2.2管理技术的创新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对工序以及建筑物资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的程序较为复杂,给相关的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此,可以通过应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由此不仅能够增强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对大量的工程事物进行有效、有序的管理,还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图纸及相关的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汇总,制作成数据化、模块化的形式,进而能够有效的进行查询有整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将相关的建筑工程资源进行共享,及时的发现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高效的解决措施,更好的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提升整个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2.3组织机构的创新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无法有效的顺应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与形式。据此,需要相关部门针对组织机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创新与发展。在原先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都是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来形成经理。这种形式下的项目经理代表着施工单位,能够随意对施工单位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支配,依照所签订的合同来对各自所负责的项目进行管理。这种管理的模式与形式,就会造成各部门只负责与自己相关的部分,进而就与总体性的设计与管理相脱离,各部分之间无法进行有效、良好的融合与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由于各部门之间的权力与责任不明确,会对整个建筑工程单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就需要相关的建筑施工单位针对管理组织部门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改进,通过建设监督管理的结构来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统筹与规划,以此来完善整个建筑建筑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增强其监督管理的效果,促使建筑工程更好的发展。

2.4建设高素质工程管理队伍

建筑工程单位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出来要保证管理理念、制度的创新之外,还需要提升整个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与能力,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及能力,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需求。尤其是一线的员工们需要在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通过定期的培新来学习新型的技术,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同时,建筑工程单位一定要坚持执行持证上岗的制度,进而建立起一直高素质、专业性的管理队伍,以此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促使其更好的发展。

3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提高自身的工程管理水平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方式,因此必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引起足够的重视的,采取措施对于工程管理现状加以改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庆坤.浅谈新形势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创新策略[J].建筑工程设计研究,2015(12):63~65.

[2]吴雪根,杨学夫,王兴炎.试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0(26):265~266.

[3]梁冰斌.试论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6(4):102~103.

[4]杨军.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城市建筑,2014(6):372+261.

[5]任春晓.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江西建材,2016(13):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