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重视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

姜静

姜静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卫生院江苏徐州221143)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遗传倾向性,以糖代谢障碍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终身性代谢疾病。据统计,200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增至5000万,约占全球糖尿病病患总数的20%以上。且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十年将是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的时期,增长率能够达至14%。随着年份的增加糖尿病病患人数则会相应随之增加,该病症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使病患家庭承受严重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一级预防;高危人群;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322-01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同时也是一级预防的重点对象,本文拟在对以往资料研究的基础之上,将2型糖尿病的检测指标、病症表现以及预防的必要性综述如下。

1.糖尿病一级预防的定义

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面向的对象是非糖尿病人群,即糖尿病易感人群和存在糖尿病潜在发生危险的人群,通过减少环境行为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或推迟其发病时间的目的。近年来人们对糖尿病病理生理认识的逐步深入和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也不断加深,使得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更具可行性。并且因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重点[1]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故而实行后更具经济效益。

2.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确定标准和筛查方法

2.1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①年龄>45周岁;②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BMI)≥24或<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③既往有糖耐量异常者;④既往有空腹血糖调节功能异常者;⑤有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史者(成人≥140/90mmHg(1mmHg=0.133kPa));⑥血清甘油三酯大于2.83mmol/L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0.91mmol/L左右的病患;⑦糖尿病病患的一级亲属。

2.2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

①到医院门诊就诊的病患的化验和查体结果;②医疗保险机构每两年对参保人员进行健康体检;③因其他疾病住院的病患存在的糖尿病危险因素;④社区目标人群评估发现;⑤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随访调查发现等。

3.预防措施

3.1医院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预防

3.1.1糖尿病病患的一级亲属

实施医院健康教育可大大增强糖尿病病患的自我保健意识,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并对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医院增加对糖尿病病患一级亲属的健康教育,更能从源头上阻断糖尿病的发生。其一侧重预防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防病意识,其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帮助亲属提高对病患的照料水平。在对糖尿病病患一级亲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应告诫其虽然遗传因素影响个体对糖尿病的易感性,但环境因素却在糖尿病发病中起触发作用。即便是与糖尿病病患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但只要控制好环境和行为因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生活规律、心态平和、定期体检就可以远离糖尿病。

3.1.2肥胖和超重者

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持续时间长短直接决定着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高低。大量统计数据表明:肥胖的广泛流行和与其相关的疾病的发生是21世纪最大公共卫生问题,而肥胖人口的增加和居民体力活动的减少是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决定性因素[2]。可见,控制体重成为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应从调整膳食结构、限制能量摄入总量、适当增加体育锻炼等现代医学普遍认同的减肥原则上着手。医护人员应为住院的肥胖病患做好住院期间饮食计划并以具体情况督促病患适量运动,控制病患体质量,计算病患三餐营养所需并记录病患营养摄入量,这样既保证每日所需营养的摄入,又使摄入热量与所需热量基本持平。待病患离院后,同样要做好出院的膳食指导,告诫病患控制体重对防控2型糖尿病的重要性,使病患增加维持健康控制体重的内心意愿,自觉在出院后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

3.1.3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病患

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其中包括高脂饮食。有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大量饱和脂肪酸、缺少膳食纤维可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耐量异常。病患如若患有高血压或肥胖以及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该四种症状是发病关联、相互影响的疾病征候群。针对高血脂病患来说,应对其饮食进行一定的调整,对其脂肪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进行调整,并同时叮嘱其应适当运动,进行调脂治疗,定期检测,从而将血脂维持在健康水平。由于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应根据病患具体情况,为病患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应细化运动种类、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等,以便长期坚持,并按时调整运动计划,使之达到最适状态。

3.2加强各级政府和社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

能够到医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与潜在糖尿病高危人群相对有限,因此需加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社区预防作为医院预防的补充。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3]。在健康教育内容选取上,应防止简单说教式,而应寓教于乐,寓教于做,多关注群众喜闻乐见,能引起兴趣的话题,达到信、知、行并重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目前社区体系尚不十分健全,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要适应预防2型糖尿病的需要仍需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动员全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并通过报纸、电视等公众传媒普及糖尿病的防治常识,筹资出版糖尿病知识手册及相关多媒体出版物,从多侧面多途径提高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知识水平。

2型糖尿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有效预防,但因其发病隐匿、病程长久,难以治愈。过去多不为重视,但因近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来造成2型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二来人群疾病谱由传染性疾病为主变为非传染性疾病为主,2型糖尿病的预防越来越受到关注。加之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医院、社区与各级政府干预力度的加强,相信2型糖尿病的预防在未来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鑫,袁新华,李玲.关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J].职业与健康,2003,19(70):135-136.

[2]李光伟.糖尿病一级预防任重道远[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91-92.

[3]龚幼龙.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