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问题与建议高殿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问题与建议高殿才

高殿才

新疆方信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830000

摘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正确掌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动态改变与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效果的关键方法和基础性工作,所以,一定要重视与做好。本文关键实施了关于水土保持监测环节的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增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建议实施了讨论。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问题

引言:搞好水土保持,保护水土资源,维护优良的生态环境,完成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定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与维护优良的生态环境出发,应用几种方法与技术,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区域、危害和其防治成效等实施动态监测的过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做好,才可以掌握项目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和改变状况,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与安全隐患,及时改善防治措施,帮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可是因为中国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起步相对晚,中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怎样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质量就变成了环境部门面临的难题之一。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监测过程的随意性相对强。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展开的组织程序相对混乱,没有有关标准性监测流程的指导性文件、标准;合同内容签订的随意性相对大,不可以依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的监测内容签订,或随便编造监测指标;监测单位不关注目前标准、指导性文件的操作流程,不重过程,只重结果;建设单位只管最后的验收可不可以通过,缺少重要的组织机构、人员与信息支持、沟通渠道来配合监测工作。

1.2落后的数据采集方式,尤其是面积监测方法不高的精确度,达不到该有的技术要求,采集的数据可靠性不强,很难在工程管理中运用。

1.3降水资料收集不标准,尤其是次降雨与侵蚀性降雨的规范不统一,容易导致数据的混乱与分析错误。

1.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践相对少,监测实施方案不可以行之有效适用于项目实际状况,亦不成熟的监测技术,一直沿用传统技术,高新技术引入和运用不足,在监测的时候除GPS技术已经开始普遍尝试外,RS、GIS等先进技术运用依然相对少。

1.5水土保持监测设施保存率低,生产建设项目绝大部分在野外,受施工影响或人为破坏,大部分生产建设项目监测小区很难保存,不可以发挥动态监测的作用,不可以产生完整的数据系列,达不到该有的监测效果。

2.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建议

2.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监督管理能力

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现在出台的有关规定、实施方法和行业规范等。因为强制性力度不足和监督管理滞后,变成开发建设单位关注不足的因素。所以,有关展开水土保持监测的强制性条文要在水土保持法中有清楚确定的表现,让监测工作从“有章可依”变为“有法必依”,从而让水土保持监测的资金、设计、进行都可以获得保障与落实,加强约束力。

2.2健全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增强技术合作,提升监测能力

要渐渐建立省、市、县三级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特别是县级监测点要尽快设立,同时在改革体制中,把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纳入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或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管理。水土保持监测纳入同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的经费,保持监测机构与人员稳定,从根本上确保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正常展开,促进监测工作的合理发展。为解决监测设施差、观测方法与落后的方法、人员不熟业务的问题,不但监测队伍要充实,培训力度还要加大,提升监测能力,在技术、监测设施设备方面进一步充实。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增强和高校、科研单位、水文体系的技术合作和交流,试验与推广监测新技术、新成果,研究与开发水土流失预测以及水土保持评估模型,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的科技含量。

2.3规范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确定监测指标系统后,要对各监测指标的监测方法标准化。目前开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时候,一个监测指标的监测方法常常存在几种,就一个土壤侵蚀强度就分直接法、间接法,直接法中又有径流小区法、精密水准测量法、标志法等等。这样,在相同的侵蚀环境下,通过不一样的方法获得的监测结果常常相差非常远。就算用相同的监测方法实施监测,因为不统一的监测设施,监测人员不统一的操作过程,也会造成同一生产建设项目的监测结果也相差甚远。所以,在没有对监测方法实施标准化之前获得的监测结果常常缺少可靠性、可比性,不可靠的监测结果常常比没有监测结果更糟。所以,水土保持监测机构要在积极展开每一项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的基础上,及早标准各监测指标的监测技术、方法、频率,建设监测质量控制系统与制度,让监测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完成莫衷一是的情况。

2.4提高监测技术,完成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

加快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运用,提升现代化水平。积极展开RS、GPS、GI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有机的结合现代化高科技和传统的常规监测技术,建设监测、传输、处理、发布为一体的数据信息体系或动态反映水土保持情况的空间数据库。走水土保持监测跳跃式发展的路子,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水平。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水土保持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通过合理的监测,为水土保持部门提供每一项正确的数据,他们才可以拟定出科学有效的措施,从而把水土保持工作做好。

2.5增强监管力度,监测工作贯穿工程实施全过程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增强对水土流失监督管理力度。在监督检验过程中,对还没有委托监测单位展开监测开发建设工程的业主,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业主认识水土保持监测的必要性和水土保持监测和后期验收的关系,并同时推荐能展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单位。推荐时优先推荐操作标准、实力雄厚的单位;并对监督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的要求,都以正式文件的方式实施说明。水土保持监测的最后目的是要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水土流失实施监督防护,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尽早介入,就可以尽早地对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和对水土保持设置实施防治效果评估。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监督检验中发送的正式文件落实状况实施跟踪,监督建设单位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方案,避免人为水土流失再度出现。

2.6加强监测报告报送制度

建设单位依照有关要求委托监测单位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可是出于各种因素,经常发生监测报告缓报或不报的情况。这种事件处理要由监测单位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增强合作,监测单位向建设单位持续宣传报告定期报送的意义,同时水行政主管部门如果发现不及时报送监测报告时,要以正式文件下发通知建设单位,推动建设部门可以依照规定时间报送监测报告,便于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工程的展开状况。

结语

总之,依法及时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和展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完成“三同时”制度的详细表现,两者都是开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程序,不可或缺。就现在全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而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展开时间不长,现在还存在部分问题。然而,随着水土保持行业标准、逐步健全的监督体制,程序化、标准化展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势在必行。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升到和主体监测同等管理水平上来展开工作,对于开发建工程水土保持,乃至对整个生态建设都将是一个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贵军.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03)

[2]高建敏.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重要性[J].河南农业,2011(03).

[3]刘鹏.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1(02).